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道远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3篇无线传感
  • 13篇传感
  • 9篇无线传感网
  • 9篇传感网
  • 6篇网络
  • 4篇通信
  • 4篇无线传感器
  • 4篇感器
  • 4篇传感器
  • 3篇时隙
  • 3篇无线传感器网
  • 3篇无线传感器网...
  • 3篇分簇
  • 3篇传感器网
  • 3篇传感器网络
  • 2篇对等通信
  • 2篇数据收集
  • 2篇通信设备
  • 2篇组播
  • 2篇组播通信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4篇姚道远
  • 11篇刘海涛
  • 10篇沈杰
  • 8篇黄河清
  • 6篇马奎
  • 3篇邓瀚林
  • 2篇张宝贤
  • 2篇邢涛
  • 1篇何洪路
  • 1篇阴泽杰
  • 1篇王海林
  • 1篇袁晓兵
  • 1篇殷振慧

传媒

  • 3篇光学精密工程
  • 3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通信学报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服务质量的无线传感网调度协议研究
现有无线传感网协议需要在能量等资源受限条件下保障全网服务质量,包括检测延迟、数据上传成功率、数据传输时延等。本文面向大规模随机布设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战场等环境中的目标事件监测等典型应用,设计自适应睡眠调度算法和协议,以在保...
姚道远
关键词:服务质量
一种新的能量有效性无线传感网节点设计被引量:1
2006年
当无线传感网运用于恶劣、时变的环境中,如何使网络的生命周期最大化,并满足一定QoS要求,成为无线传感网在这些应用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主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扩通信体制的双内核节点架构,不仅能满足复杂环境中的通信性能要求,并且功耗较低。该节点的设计主要采用了软硬件相结合的动态能量管理策略以及参数可调的软件无线电设计,通过底层的灵活设计为无线传感网各层协议的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测试和实践平台,从而研究、设计新的物理层及上层协议来减少非理想硬件平台的功耗,提高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和通信性能。
沈杰殷振慧袁晓兵姚道远刘海涛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软件无线电
基于QoS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调度协议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大规模随机部署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密度不均匀性和不同应用对事件监测时延的不同需求,为提供全网可调的监测时延保障,设计了面向事件监测应用的全网能耗均衡的自适应分布式感知调度协议(ADSSP),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随机感知调度协议,ADSSP能获得更低的平均监测时延,在满足相同的平均监测延迟的前提下延长了30%的网络生存时间。
姚道远王海林张宝贤刘海涛
关键词:分布式算法网络寿命
短距离无线传感网的保障通信时隙扩展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距离无线传感网的保障通信时隙扩展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通过紫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发送保障通信时隙申请控制帧,实现网内对等通信的保障通信时隙分配申请;(2)通过紫蜂网络通信设备发送保障通信时隙申请控制帧...
姚道远邓瀚林沈杰邢涛孙德云
文献传递
野外地表无线传感网信道传播模型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针对三种典型传感网的野外布设环境,对地表低空收发天线的路径损耗特性进行了现场实验测定,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和建模。测试和拟合结果表明,地表无线信道与传统蜂窝无线信道模型存在较大差别,但仍可采用单折线或双折线模型进行表征,同时得出了一些有助于研究和设计无线传感网的信道传播特性和规律。所得的分析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野外地表无线传感网络,提高其仿真实际有效性。
沈杰姚道远黄河清马奎刘海涛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计算机仿真
802.15.4规范的增强型保障时隙通信协议的研究
2010年
针对IEEE 802.15.4-2006标准的保障通信时隙(GTS)分配机制存在系统容量低和传输时延大的不足,提出了增强型的GTS方案。该方案设计了新的GTS分配算法,以支持端设备之间的直接端对端通信;将原标准中的单信道分配算法扩展为多信道分配算法,以充分利用物理层规范提供的多信道资源;设计了GTS通信维护算法,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方案可将相邻端对端设备之间的平均传输时延减少到原标准的1/3,系统容量最大可以扩展2N倍(N为系统数据信道数),且增加的网络开销可接受。
姚道远邓瀚林黄河清沈杰刘海涛
关键词:P2P通信通信时延
Qualnet平台下基于扩频的无线传感网物理层建模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建立完整的基于Qualnet的无线传感网仿真研究平台,解决Qualnet所集成的物理层模型对扩频系统支持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门限的物理层建模方法,并以IEEE802.15.4为例进行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这种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完全发挥扩频系统的性能,使用该模型的无线传感网仿真系统运行正常。
何洪路黄河清姚道远刘海涛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扩频物理层
保障监测时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调度算法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重点区域事件监测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满足不同监测时延要求,该文首先分析了点目标监测应用的时延下界,设计了多项式的最优自适应占空比分布式感知调度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面向局部重点区域的事件监测分布式感知调度算法(LDSS)。LDSS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通信复杂度。仿真结果显示,与现有的随机调度算法相比,LDSS能获得监测时延更接近于理论时延下界的性能。
姚道远张宝贤刘海涛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算法
无线传感网自适应能量驱动簇头轮换算法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分簇结构是大规模无线传感网(WSN)的一种有效的拓扑管理方法。在这种结构下,由于簇头(Cluster Head,CH)节点的能耗速率远高于簇成员节点(Cluster Member,CM),需要做簇头轮换以平衡网络能耗。该文分析了基于能量驱动的簇头轮换策略,并提供一种基于簇头节点实时负载来估计其启动轮换的能量阈值的自适应簇头轮换算法(Adaptive Cluster Rotation Algorithm,ACRA)。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如LEACH,EDAC等比较,ACRA算法最少化簇头轮换次数,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黄河清沈杰姚道远马奎刘海涛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分簇
基于混合汇聚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方法被引量:6
2008年
考虑固定传感器网络中固定与移动汇聚节点共存的工作模式,提出了一种数据收集方法。在兼容网络原有固定汇聚节点模式的同时,支持一个到多个移动汇聚节点,移动汇聚节点定期地向其附近小范围内的传感器节点扩散自己的存在信息,传感器节点向离自己跳数最小的汇聚节点发送或者转发数据包。距离移动汇聚节点一跳的传感器节点通过应答-超时重传的方法来保证到移动汇聚节点的数据可靠传输。仿真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固定传感器网络,使用该方法能够大幅度地延长网络寿命(正常流量情况下延长600%以上,大流量情况下延长350%以上);在网络高负载时最高数据传输成功率能达到91%,比节点全静止时提高了8.3倍,最低数据传输延迟仅为46.5 ms,比节点全静止时减小了92%。
马奎黄河清沈杰姚道远刘海涛阴泽杰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汇聚节点数据收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