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莉萍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二尖瓣
  • 4篇心脏
  • 4篇先天性
  • 3篇先天
  • 3篇小儿
  • 3篇小儿先天性
  • 2篇动脉
  • 2篇心室
  • 2篇心脏病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二尖瓣关闭不...
  • 2篇反流
  • 2篇超声
  • 1篇动脉瓣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动图

机构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姚莉萍
  • 8篇孙锟
  • 4篇陈笋
  • 2篇李惠民
  • 2篇吴兰平
  • 2篇丁茗
  • 2篇杨新
  • 2篇张玉奇
  • 2篇沈蓉
  • 2篇刘明
  • 2篇张丽
  • 2篇邱峻蔚
  • 1篇薛海虹
  • 1篇王群山
  • 1篇虞岐崴
  • 1篇赵庆
  • 1篇刘维平
  • 1篇张志芳
  • 1篇赵丽娇
  • 1篇席丽丽

传媒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2006(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合残差路径及密集连接的乳腺超声肿瘤分割
2021年
目的乳腺癌是常见的高发病率肿瘤疾病,早期确诊是预防乳腺癌的关键。为获得肿瘤准确的边缘和形状信息,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残差路径及密集连接的乳腺超声肿瘤分割方法。方法基于经典的深度学习分割模型U-Net,添加残差路径,减少编码器和解码器特征映射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在特征输入层到解码器最后一步之间引入密集块,通过密集块组成从输入特征映射到解码最后一层的新连接,减少输入特征图与解码特征图之间的差距,减少特征损失并保存更有效信息。结果将本文模型与经典的U-Net模型、引入残差路径的U-Net(U-Net with Res paths)模型在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乳腺肿瘤超声数据集上进行10-fold交叉验证实验。本文模型的真阳率(true positive,TP)、杰卡德相似系数(Jaccard similarity,JS)和骰子系数(Dice coefficients,DC)分别为0.8707、0.8037和0.8824,相比U-Net模型分别提高了1.08%、2.14%和2.01%;假阳率(false positive,FP)和豪斯多夫距离(Hausdorff distance,HD)分别为0.1040和22.3114,相比U-Net模型分别下降了1.68%和1.4102。在54幅图像的测试集中,评价指标JS>0.75的肿瘤图像数量的总平均数为42.1,最大值为46。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有效改善了分割结果,提高了分割的准确性。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U-Net结构并结合残差路径与新的连接的分割模型,改善了乳腺超声肿瘤图像分割的精确度。
陈杨怀陈胜姚莉萍
关键词:乳腺超声
小儿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三维结构功能参数研究
目的:三维测定二尖瓣返装置的功能结构参数,通过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来探索造成二尖瓣返流的结构功能机制。方法:20例二尖瓣返流患儿为研究组,2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集包含全部二尖瓣装置信息的图象,运用TOMTEC工作站进...
吴兰平孙锟张玉奇姚莉萍张忠芳陈笋沈蓉
文献传递
双源螺旋CT对非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机制的研究
2013年
目的运用双源螺旋CT(DSCT)探寻非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反流机制。方法超声诊断为二尖瓣反流并行CT俭查的46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63.57岁。二尖瓣反流组依据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轻度反流组(20例)、中度反流组(14例)、重度反流组(12例)。分别在cT图像上测量收缩中期幕状面积、幕状高度、二尖瓣瓣环前后径、联合间距离等二尖瓣装置形态参数。另随机选择无二尖瓣反流的体检者43例作为止常埘照组..结果小同程度二尖瓣反流组在幕状面积、幕状高度、瓣环前后径、收缩中期和舒张末期瓣环面积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瓣环联合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二尖瓣反流组在舒张期左心室短轴长度、球形度.收缩期左心室长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肌间距变化度、左心事长径位移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CT功能检查对二尖瓣反流机制研究有重要价值,、非缺血性二尖瓣反流乃因心室-瓣膜环受过重前负荷而扩张.导致前外侧乳头肌腱索对前叶体部的过度牵拉.致使精确闭合的双侧瓣叶产毕前叶的云云h不对称导计对合而稠的减少,产生反流。
姚莉萍孙锟陈笋邱峻蔚刘明虞凌葳
关键词:二尖瓣反流二尖瓣瓣环乳头肌
三平面组织成像技术初步评价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的非同步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ST段无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失同步化特点,确立其失同步化指标。方法用3V探头分别采集15例正常成人(正常组)及15个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的左室心尖四腔图,应用三平面成像技术同时显示心尖二腔图及心尖长轴图,测量每个对象左室12节段(6个基底段和6个中间段)的收缩期达峰时间及各项同步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心梗组患者的收缩期达峰时间较正常组有不同程度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室隔/侧壁延迟:正常组以室隔延迟为主,延迟时间最长为38 ms;心梗组以侧壁延迟为主,延迟时间最长117 ms。3心梗组与正常组比较:△TS-12(101.9±52.9 vs.67.3±30.2,P﹤0.05),标准差(34.1±18.5 vs.22.3±11,P﹤0.05);△TS-4(62.5±36.1 vs.35.8±24.4,P﹤0.05);△TS-6(67.2±37.1 vs.43.1±26.1,P﹤0.05)。结论三平面组织成像技术方法简便,能定量反映左室壁收缩活动的延迟情况;△TS-12及标准差、△TS-6、△TS-4这四项指标可用于评价ST段无抬高心梗患者的左室失同步化情况。
汪洁孙锟王群山陈笋姚莉萍席丽丽赵丽娇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行瓣膜置换术后左室流出道流速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左室流出道(LVOT)流速变化特征。方法选取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114例,根据术后左室流出道流速变化情况分为流速增幅≥50%组(A组45例)和流速无明显增高组(B组69例),两组分别于术前3 d、术后7 d、3个月及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及LVOT流速,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术前判断主动脉瓣是否合并瓣叶畸形,术后记录人工瓣膜的性质,分析其对LVOT流速变化的影响。结果术前3 d、术后7 d及3个月两组LVEDD和室间隔厚度与LVEDD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主动脉瓣是否合并瓣叶畸形及术后人工瓣膜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VEDD较小、室间隔厚度与LVEDD比值较大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LVOT流速增快发生率高;LVOT流速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多于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
张丽徐振姚莉萍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置换
小儿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三维结构功能参数研究
目的三维测定二尖瓣装置的功能结构参数,通过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来探索造成二尖瓣反流的结构功能机制。方法 20例二尖瓣反流患儿为研究组,2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集包含全部二尖瓣装置信息的图象,运用TOMTEC工作站进行三...
吴兰平孙锟张玉奇姚莉萍张志芳陈笋沈蓉
文献传递
双源CT评价二尖瓣装置解剖及反流程度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与心脏超声比较
姚莉萍邱峻蔚刘明虞凌威孙锟
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血管CTA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256-MSCT血管造影时冠状动脉的显示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93例CHD患儿纳入研究,按年龄分为A组 (〈4个月)、B组(4个月≤年龄〈3岁)、C组(3≤年龄〈8岁)以及D组(8-15岁)。分析容积剂量指数(volumetric CT dose index,CTDIvol), 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 和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对74例同时记录心率变化的患儿进行冠脉分析,运用4点评分法研究冠状动脉的检出率。记录信号值(signal)、噪声(noise)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评价图像质量与年龄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组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 按11个节段分析法,冠状动脉总检出率为91%,左右冠状动脉起始、冠状动脉的近段、中段和远段检出率分别为100%、97%、92%和78%,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C和D组的E值分别为1.8、1.3、0.8和 0.7 mSv,E与年龄间呈负相关性(r=-0.803, P 〈 0.01)。虽然DLP与年龄间无相关性(r=0.124, P 〉 0.05),但是D组的数值高于其他年龄组。噪声与年龄间无相关性(r=0.041, P 〉 0.05)。信号、CNR和E值,(A+B)组均高于(C+D)组(t=3.386、2.073、3.825,P 〈 0.05)。结论 新一代256-MSCT对CHD儿童冠状动脉检测有优异的显示效果。虽然远段检出率较其他节段低,但是比以往有更好的检出,为小儿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提供一种高效选择。同时从辐射剂量的角度,大年龄儿童可尝试使用更低的管电压完成检查,3岁以下小儿童仍应慎重选择CT检查。
姚莉萍张丽丁茗虞岐崴孙锟李惠民
关键词:冠状动脉先天性心脏病
双源CT心脏图像中二尖瓣的分割及三维重建
2011年
目的对双源CT(DSCT)图像中心脏二尖瓣进行分割和三维重建,为二尖瓣结构和功能异常分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两步分割法对DSCT图像中二尖瓣分割:首先利用基于区域竞争主动轮廓模型的快速水平集算法(RCAC-FL-SA)对经过双边滤波处理后图像进行初步分割,得到心脏对比剂增强区域;然后在灰度拉伸处理的基础上,结合ROI,再次利用RCAC-FLSA对上一步分割结果进行分割,得到心脏二尖瓣区域;最后对二尖瓣进行恢复。在Visual C++2005平台上结合OpenGL开发三维重建与显示平台,利用基于三维纹理映射的体绘制方法进行三维重建,并且加入伪彩色处理和透明度处理,以增强三维重建的立体效果。结果成功分割出一系列DSCT心脏图像中的二尖瓣,结合伪彩色处理和透明度处理的三维重建与显示平台,可获得二尖瓣的逼真重建。结论两步分割算法能有效分割DSCT心脏图像中的二尖瓣;结合伪彩色处理和透明度处理的三维重建与显示平台,能提供逼真的三维重建效果。
赵庆杜阿安杨新刘维平宋薇姚莉萍孙锟
关键词:二尖瓣
256-多层螺旋CT步进式扫描模式诊断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研究
目的使用256-多层螺旋CT(256-mul ti-slice CT,256-MSCT)步进式扫描模式研究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诊断的准确性、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姚莉萍李惠民丁茗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