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海木

作品数:36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动脉
  • 15篇冠状
  • 14篇冠状动脉
  • 10篇介入
  • 9篇经皮冠状动脉...
  • 9篇冠状动脉介入
  • 8篇心病
  • 8篇心肌
  • 8篇预后
  • 8篇冠脉
  • 8篇冠心病
  • 7篇综合征
  • 7篇急性冠脉
  • 7篇急性冠脉综合...
  • 7篇冠脉综合征
  • 6篇动脉介入
  • 6篇介入术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胆红素

机构

  • 28篇郑州大学第一...
  • 9篇郑州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沧州市中西医...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常熟市第五人...

作者

  • 35篇姚海木
  • 14篇张金盈
  • 9篇孙同文
  • 9篇李凌
  • 8篇赵晓燕
  • 7篇阚全程
  • 7篇张晓娟
  • 6篇王小芳
  • 5篇沈德良
  • 5篇关方霞
  • 5篇万有栋
  • 4篇吴学思
  • 4篇张晓霞
  • 4篇韩智红
  • 3篇张力
  • 3篇马尚超
  • 3篇张曙光
  • 3篇杨飞
  • 3篇付新
  • 3篇吴琼

传媒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创通气对急性心原性肺水肿患者院内病死率影响的荟萃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对急性心原性肺水肿(ACPE)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万方、中国期刊网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12年12月无创通气治疗ACPE的英文和中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35篇随机对照试验,3 204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ACPE患者行持续正压通气(CPAP)可降低43%的院内病死率(RR =0.57,95% CI 0.43 ~0.75,P<0.01),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可降低31%的院内病死率(RR =0.69,95% CI 0.51 ~0.94,P=0.02).BiPAP在降低院内病死率方面与CP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9,95% CI 0.80 ~1.49,P=0.57),且不增加心肌梗死事件(BiPAP与CPAP比较:RR =1.20,95% CI 0.95 ~ 1.52,P=0.13;BiPAP与常规治疗比较:RR=1.10,95% CI 0.88 ~ 1.38,P=0.40).结论 无创通气可以降低ACPE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措施.
孙同文万有栋阚全程杨飞姚海木关方霞张金盈李凌
关键词:肺水肿正压呼吸病死率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预后的判断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STB)水平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
孙同文关方霞阚全程张晓娟姚海木马尚超吴琼彭飞路喃喃杨飞徐青艳
二甲双胍对H_2O_2刺激的原代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H2O2刺激的原代培养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乳鼠心室肌组织培养出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0、1、10、100、1000、3000、5000、10000μmol/L)的二甲双胍孵育0、15、30、60、120和180min,然后再与100μmol/LH2O2共孵育12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当二甲双胍作用浓度从0增加到100μmol/L,再增加到10000μmol/L时,H2O2刺激的心肌细胞活性先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F浓度=293.536,P<0.001);随二甲双胍作用时间的延长,H2O2刺激的心肌细胞活性逐渐升高(F时间=185.438,P<0.001)。进一步的观察结果显示,H2O2明显损伤原代心肌细胞的活性,100μmol/L二甲双胍作用60min可明显提高损伤细胞的活性(FH2O2=337.026,F二甲双胍=151.797,F交互=414.378,P均<0.001)。结论:低浓度二甲双胍对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对抗活性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王小芳张金盈赵晓燕姚海木
关键词:二甲双胍原代心肌细胞细胞活性
血红素氧合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3年
姚海木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胆红素胆绿素铁离子生物学特性
血清总胆红素对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预后价值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STB)对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PCI的心绞痛患者。排除急诊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和其他可引起胆红素升高疾病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介入相关资料,采用门诊、电话和查阅再次住院病历的方法进行随访。按照入院时STB中位数(4.9 mg/L)将患者分为两组:STB≥4.9 mg/L为高STB组,STB<4.9 mg/L为低STB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全因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入选患者1 545例,完成随访1 419例(91.8%),随访时间为(29±8)个月。两组患者院内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低STB组MACE发生率高于高ST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血运重建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STB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低STB组无MACE生存率低于高ST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STB是心绞痛患者PCI后长期不良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姚海木沈德良赵晓燕王小芳张金盈李凌
关键词:胆红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
严重冠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严重冠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侧支循环(CCC)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主要冠脉血管狭窄≥95%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32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CCC良好组和CCC不良组。记录临床及造影资料,分析CCC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320例患者中良好侧支循环83例,占2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长的心绞痛病程、完全闭塞病变及较高淋巴细胞计数是良好冠脉侧支形成的有利因素,较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急性心肌梗死与CCC不良相关(均P<0.05)。结论严重冠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CCC较差,长心绞痛病程、完全闭塞病变有利于良好的冠脉侧支循环形成,而急性心肌梗死及高NLR是CCC形成的不利因素,未发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CCC形成明显相关。
杜茂宗姚海木
关键词:冠脉狭窄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依折麦布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对冠心病临界病变斑块面积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和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强效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冠状动脉斑块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组22例,给予依折麦布10 mg,每日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组25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睡前服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血脂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血管内超声(IVUS)和虚拟组织成像技术(VH-IVUS)检测治疗前后冠状动脉内斑块面积和成分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组能进一步降低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s-CRP水平,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组较瑞舒伐他汀组能显著降低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薄纤维帽斑块的比率以及斑块中坏死成分百分比(P<0.05).结论 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组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和斑块负荷,改善斑块的稳定性,这可能与其能强效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王小芳张金盈李凌赵晓燕姚海木
关键词: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超敏C-反应蛋白
代谢综合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s,MS)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660例为研究对象。人选标准:冠脉造影显示至少一支血管狭窄程度为75%以上,成功接受PCI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肝肾功能损伤或患有肿瘤、心脏瓣膜病。记录患者人院时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检查结果,于2011年3月至6月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记录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合并MS将患者分为MS和非MS组,并进行临床特征的比较。组间率的比较应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与预后相关的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无心脏不良事件的生存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成功随访605例(随访率91.7%),随访时间为(14.3±1.7)个月。95例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5.7%)。②符合MS诊断患者有393例,占64.96%。MS组患者除具有体质量指数高、收缩压高、舒张压高、血糖高、血脂紊乱(P〈0.05)外,男性患者所占比例稍低(P=0.016),目前仍吸烟者较少(P=0.008),血小板计数升高(P=0.037)。MS和非MS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7.81%和1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0R=2.628,95%可信区间,C7):1.395-4.954,P=0.003),纽约心脏病学会(NewYorkHeart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3=3级(0fl=2.310,95%CI1.095-4.870,P=0.028)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YEF)(OR=4.328,95%CI:1.955-9.580,P〈0.001),而MS与预后无相关性(0R=1.170,95%CI0.583-2.345,P=0.659)。④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无心脏事件的累积生�
孙同文徐青艳张晓娟吴琼彭飞杨飞马尚超路喃喃姚海木张金盈张竞超阚全程关方霞郝雪琴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代谢综合征预后
病例70:52岁男性前壁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后
2007年
本栏目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每次讨论都收到许多读者的讨论意见,有的意见因为重复,作了部分删节,有的因为篇幅有限,没有刊用。本刊将于每次讨论结束部分,刊出参加讨论而未刊出发言内容的读者名单,表示感谢。
陈晓虎陈鹏程言鹏邓君曙韩振祥代振涛何秉贤何贤山花戎金振刚薛美玉姚海木于东汇张培义赵玉玲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前壁心肌梗死溶栓疗法病例
冠心病患者血浆sOX40L、MI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68例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7例;行冠脉造影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单支病变26例,双支病变24例,三支病变18例。2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sOX40L和MIF水平。结果:4组sOX40L和MI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82,3.05,P均<0.05)。AMI和UAP组血浆sOX40L和MIF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而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脉病变程度组sOX40L和MI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78,2.93,P均<0.05)。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血浆sOX40L和M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单支、双支与三支病变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患者血浆sOX40L和MIF水平正相关(r分别为0.624,0.637,P均<0.05),SAP组、对照组患者sOX40L和MIF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sOX40L和MIF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为冠心病危险分层及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但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
张金盈厉菁姚海木张力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