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群兰

作品数:165 被引量:91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4篇养殖
  • 34篇团头鲂
  • 33篇水产
  • 29篇饲料
  • 18篇沼虾
  • 18篇水产养殖
  • 17篇单胞菌
  • 17篇银鲫
  • 17篇免疫
  • 16篇异育
  • 15篇异育银鲫
  • 15篇气单胞菌
  • 15篇罗氏沼虾
  • 14篇应激
  • 11篇中草药
  • 11篇抗应激
  • 10篇水产动物
  • 9篇基因
  • 7篇银鲫生长
  • 7篇增氧

机构

  • 148篇中国水产科学...
  • 3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篇扬州大学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江苏省苏微微...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宜兴市水产指...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浙江省淡水水...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62篇周群兰
  • 121篇刘波
  • 94篇谢骏
  • 82篇戈贤平
  • 41篇缪凌鸿
  • 40篇潘良坤
  • 38篇何义进
  • 36篇任鸣春
  • 31篇徐跑
  • 22篇习丙文
  • 19篇陈汝丽
  • 11篇林艳
  • 9篇陈国宏
  • 8篇刘勃
  • 8篇明建华
  • 8篇朱健
  • 7篇郑小平
  • 7篇蒋国春
  • 7篇张学余
  • 6篇梁利国

传媒

  • 14篇科学养鱼
  • 9篇水产学报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饲料工业
  • 3篇水产科学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动物营养学报
  • 3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第九届世界华...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渔业经济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饲料研究

年份

  • 8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15篇2011
  • 7篇2010
  • 20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鲵虹彩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8
2012年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主要衣壳蛋白(MCP)编码区长度为1 392 bp的片段,克隆到pMD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MD19-T-MCP。经PCR鉴定确认正确后,以10倍梯度稀释pMD19-T-MCP重组质粒,作为标准模板进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大鲵虹彩病毒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制作的标准曲线有极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为0.990 19。组内重复试验的CT值标准偏差为0.52%。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大鲵虹彩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与锦鲤疱疹病毒、弗氏柠檬酸杆菌、嗜水气单胞菌以及鲤上皮瘤细胞基因组DNA之间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检测总DNA灵敏度为10个病毒核酸分子拷贝数,约1.1×10-3 pg/μL病毒核酸,较之常规PCR的敏感度高出约1 000倍。研究建立的大鲵虹彩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大鲵虹彩病毒病的快速诊断与病毒病原定量检测有重要意义。
周勇曾令兵孟彦周群兰张辉高正勇肖艺孙建滨
关键词:虹彩病毒
大黄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被引量:34
2007年
测定了大黄提取物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内和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大黄提取物对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250μl/L,点状产气单胞菌、鳗弧菌、苏伯利产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的MIC与MBC均为500μl/L,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MIC与MBC均为1 000μl/L。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大黄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圈的直径为(20.4±1.3)mm,氟哌酸的抑菌圈直径为(33.0±1.6)mm,氯霉素为(29.0±2.8)mm。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在攻毒7 d后,对照组死亡率为40.00%,饲料中添加0.5%大黄提取物的试验组死亡率为6.67%,添加4%的试验组的死亡率为20%,添加1%和2%的试验组没有鱼死亡,表明饲料中添加1%的大黄提取物能有效增强鱼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本试验结果说明,大黄提取物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与抗生素类抗菌药物相当,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细菌性疾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周群兰郑小平刘波谢骏徐跑
关键词:中药抑菌效果药敏试验攻毒试验大黄提取物嗜水气单胞菌
发酵豆粕替代复合植物蛋白质源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发酵豆粕替代复合植物蛋白质源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6 g左右的团头鲂幼鱼37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试验配制5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其中对照组(D0组)饲喂未添加发酵豆粕的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用发酵豆粕替代饲料中25%(D25组)、50%(D50组)、75%(D75组)和100%(D100组)复合植物蛋白质源(豆粕∶棉籽粕∶菜籽粕=2∶1∶2)的饲料。试验期8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D50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D50组和D75组蛋白质效率显著升高(P<0.05),但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且D50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3)D25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D100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D50组肠道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D75组肠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D25、D50和D75组肠道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D75和D100组肠道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显著升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D75组中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且肠道组织结构相对完整,绒毛上皮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由此得出,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50%~75%的复合植物蛋白质源,可以有效地促进团头鲂幼鱼的生长性能及维护肠道健康。
王经远戈贤平周群兰刘波
关键词:团头鲂发酵豆粕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组织结构
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团头鲂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团头鲂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各组分:鱼粉,发酵豆粕,发酵棉粕,扁豆,酵母蛋白,谷朊粉,麸皮,菜籽油,大豆磷脂,氯化胆碱,磷酸二氢钙,团头鲂复合预混料,膨润土,以及饲料助剂;饲料助剂...
周群兰戈贤平谢骏刘波任鸣春缪凌鸿习丙文潘良坤
文献传递
小肽和免疫多糖对异育银鲫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将60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基础日粮(Ⅰ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mg/kg免疫多糖(Ⅱ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mg/kg小肽(Ⅲ组)、基础日粮中添加200mg/kg小肽(Ⅳ组)4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Ⅲ组、Ⅳ组增重分别提高10.40%、15.10%(P<0.05);饵料系数降低18.75%、19.79%(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组生长比率提高32.67%(P<0.05),Ⅱ组、Ⅳ组肝体比分别降低16.89%、15.54%(P<0.05)。各试验组肥满度及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
刘波郑小平周群兰苏勇腾谢骏张晓驷庞云
关键词:小肽免疫多糖异育银鲫
一种水产养殖水污分离及水循环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水污分离及水循环利用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其包括养殖池、给水管道、阻断部件、供气管、吸污管和沉淀排污系统;所述养殖池上端设有给水管道,养殖池内设有沉淀排污系统和阻断部件;阻断部件...
刘波张慧敏戈贤平周群兰孙存鑫
文献传递
饲料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生长、虾体组分、血清抗氧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讨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虾体肉质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n-3/n-6脂肪酸比值(D1:0.29、D2:0.56、D3:1.02、D4:2.20、D5:8.52)的等氮等脂饲料,进行了8周养殖实验,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虾。结果显示,饲料n-3/n-6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的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日本沼虾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饲料脂肪酸比值的增加先升后降,D3组最高且显著高于D1组。饲料n-3/n-6脂肪酸比值对虾体粗脂肪(CF)和粗蛋白(CP)影响显著,D4组虾体粗脂肪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3组虾体粗蛋白显著高于D2、D4和D5组。虾体肌肉脂肪酸比值受饲料脂肪酸比值的影响,肌肉中n-3/n-6脂肪酸比值与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D5组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D1、D2和D3组,但与D4组差异不显著;D3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5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D1和D3组。饲料脂肪酸比值对日本沼虾肝胰腺抗氧化基因表达影响显著,D4组Hsp60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D5组,但与D1、D2和D3组差异不显著;D2组Hsp70和Toll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D5组Myd88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所述,饲料中n-3/n-6脂肪酸比值为1.02~2.20,可以显著提高日本沼虾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
蒋振廷刘波戈贤平周群兰孙存鑫
关键词:日本沼虾体组成血清抗氧化基因表达
功能性寡糖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08年
明建华刘波周群兰谢骏刘文斌
关键词:寡糖水产动物饲料饲料添加剂有益菌
高碳水化合物日粮对异育银鲫血浆皮质醇含量和HSP70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探讨高碳水化合物饲料是否会引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应激反应,选用体质量为(35.60±1.11)g的异育银鲫168尾,随机分成2组,一组设为对照组(NS),投喂碳水化合物水平为35%的日粮;另一组设为高碳水化合物实验组(HS),投喂碳水化合物水平为50%的日粮,每组3个重复。在控温的循环水系统中饲养35 d和70 d后,测定异育银鲫血浆皮质醇激素含量及其肝、心脏、脾、肾中HSP70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高碳水化合物实验组35 d时血浆皮质醇激素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肝和心脏HSP70基因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70 d时血浆皮质醇激素含量升高,且70 d时高碳水化合物组肝、心脏、脾和肾HSP70基因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全部增强。各组饲养70 d后,饥饿24 h后重新投喂的0 h、6 h、12 h、24 h、48 h,高碳水化合物实验组(HS)皮质醇含量在6 h、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6 h、12 h、48 h肝HSP70基因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强(P<0.05),说明异育银鲫对50%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饲料的耐受性比较差,鱼体产生了应激反应。结果说明,当异育银鲫血清皮质醇激素含量升高时,其肝中HSP70基因mRNA的表达量却降低,反之亦然。本研究旨在为水生动物营养应激及营养免疫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开辟鱼类应激的营养调节提供科学依据。
缪凌鸿戈贤平谢骏刘波潘良坤周群兰陈汝丽
关键词:异育银鲫碳水化合物皮质醇
微卫星标记与仙居鸡体重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05年
利用29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性分析仙居鸡12周龄体重与微卫星标记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位于3号染色体和连锁群E27C36W25W26上的2个微卫星标记MCW222、MCW165与仙居鸡12周龄体重显著相关。
包文斌周群兰吴信生卢克伦张学余王克华陈国宏
关键词:仙居鸡微卫星体重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