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生

作品数:104 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会议论文
  • 37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领域

  • 81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3篇病毒
  • 44篇传染
  • 44篇传染性
  • 41篇传染性支气管...
  • 37篇支气管炎病毒
  • 37篇传染性支气管...
  • 33篇鸡传染性
  • 32篇鸡传染性支气...
  • 28篇鸡传染性支气...
  • 15篇IBV
  • 14篇新城疫
  • 13篇疫病
  • 13篇新城疫病
  • 13篇新城疫病毒
  • 9篇蛋白
  • 9篇疫苗
  • 9篇强毒
  • 8篇毒株
  • 8篇试剂
  • 8篇试剂盒

机构

  • 9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6篇中华人民共和...
  • 10篇江苏省家禽科...
  • 6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作者

  • 104篇周生
  • 60篇程旭
  • 40篇唐梦君
  • 39篇姜逸
  • 35篇戴亚斌
  • 34篇俞燕
  • 33篇高明燕
  • 33篇沈欣悦
  • 28篇韦玉勇
  • 26篇李建梅
  • 25篇刘梅
  • 19篇赵秀美
  • 16篇徐步
  • 15篇徐玲霞
  • 15篇赵宝华
  • 10篇高玉时
  • 10篇张小燕
  • 10篇尤素兰
  • 7篇唐修君
  • 6篇蒲俊华

传媒

  • 10篇中国家禽
  • 8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兽医学报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福建畜牧兽医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病毒学报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动物传染...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养禽与禽病防...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养殖与饲料

年份

  • 2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1篇2010
  • 7篇2009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城疫病毒感染鸭排毒规律与病毒组织分布研究
引言水禽对新城疫病毒(NDV)抵抗力较强,即使感染强毒也不发病。然而,鹅新城疫(ND)的发生以及近年来逐渐增多的鸭ND报道,显示水禽已不仅是NDV的贮存宿主和传播者,其本身也可感染发病。本研究进行了鸭的NDV强毒株感染试...
刘梅封宜民程旭沈欣悦李建梅姜逸周生戴亚斌
鸭源坦布苏病毒对不同禽种的致病性初步观察
从2010年春季鸭坦布苏病毒病在我国广大养鸭地区普遍流行以来,研究者们从发病鹅、鸡、鸽等体内也分离到坦布苏病毒。本研究用鸭源坦布苏病毒株进行了鸡、鸭、鹅的人工感染试验,初步探讨了坦布苏病毒对不同禽种的致病性,旨在为该病的...
程旭沈欣悦刘加圣刘梅徐玲霞韦玉勇周生戴亚斌
文献传递
应用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检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前言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毒可引起不同日龄的鸡发病,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常规...
周生唐梦君戴亚斌刘梅程旭吕晓娟
文献传递
一株鸭源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定被引量:11
2010年
从表现腹泻、神经症状、肠道粘膜局部出血、坏死以及卵泡充血、出血为特征的病死产蛋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血凝(hemagglutinin,HA)、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和血清中和试验(serumneutralization,SN)及部分融合蛋白(F)基因的序列测定初步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命名为JSD0812株。该毒株10日龄SPF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ean death time,MDT)为54.6 h,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index,ICPI)为1.7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指数(intravenouspathogenicity index,IVPI)为2.68,其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上述结果符合NDV强毒株的分子特征,证实该毒株为NDV强毒株。致病性试验表明该毒株对鸡、鸭和鹅均有很强的致病性。
刘梅韦玉勇戴亚斌程旭周生潘志明徐玲霞焦新安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强毒株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构建被引量:6
2011年
为探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作为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可行性,本研究根据IBV H120疫苗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分10个片段对其基因组进行扩增,并克隆至pMD19-T载体中;同时构建IBV基因组5a基因编码区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替换的重组质粒。采用体外拼接策略,将BsaI酶切处理的10个基因片段顺序连接,构建5a基因编码区被EGFP基因替换的基因组全长cDNA,其5'端具有完整的T7 RNA聚合酶启动子核心序列,3'端具有polyA尾巴结构。然后通过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系统合成病毒基因组RNA,脂质体转染BHK-21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结果表明成功的从基因组全长cDNA拯救出重组病毒H120-5a/EGFP株,其在鸡胚中能有效的复制和传代,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5a基因的缺失并不影响病毒对鸡胚的致病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IBV的分子致病机理、载体疫苗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周生唐梦君戴亚斌刘梅赵宝华程旭吕晓娟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绿色荧光蛋白重组病毒病毒拯救
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构建IBV候选疫苗株的研究
引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传染病。由于IBV极易发生变异,变异毒株的广泛流行给我国乃至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控该病的弱毒疫苗株仍然需要通过鸡胚...
周生姜逸詹梦君程旭沈欣悦李建梅尤素兰赵宝华戴亚斌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株OmpA基因原核表达与抗原性鉴定
引言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之一,可以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在家禽和野禽上主要引起禽霍乱。外膜蛋白A(Outermembrane proteinA,Om...
高明燕胡茂志沈欣悦周生王鑫徐步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前言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疫苗接种仍然是目前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H120疫苗株是世界上...
周生唐梦君戴亚斌刘梅程旭吕晓娟
文献传递
表达外源基因重组IBV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引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代表种,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长约27.6kb,至少有10个明显的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现已确定的ORF的定位次序是5′1...
唐梦君周生姜逸程旭沈欣悦李建梅尤素兰赵宝华戴亚斌
文献传递
鹅感染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09年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侵害小鸭,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该病以鸭感染为主,但随着鹅的规模化生产,鹅的饲养总量和单位容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大部分养殖户仍然沿袭粗放饲养方式,营养、管理、防疫等工作又没有跟上,致使该病也成为小鹅目前常见和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一起鹅群发生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汇报如下。
赵宝华韦玉勇高明燕徐步周生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菌病小鹅鸭传染性浆膜炎饲养方式规模化生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