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视网膜
  • 8篇网膜
  • 7篇膜炎
  • 7篇急性
  • 6篇葡萄膜
  • 5篇葡萄膜炎
  • 5篇坏死
  • 4篇视网膜坏死
  • 4篇综合征
  • 4篇急性视网膜坏...
  • 3篇肿瘤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合酶
  • 3篇玻璃体
  • 2篇眼内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视网膜坏死综...

机构

  • 23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3篇周旻
  • 13篇王文吉
  • 12篇常青
  • 11篇徐格致
  • 8篇江睿
  • 4篇张艳琼
  • 2篇陈倩
  • 2篇毕颖文
  • 2篇高巧云
  • 1篇俞笳
  • 1篇张勇进
  • 1篇王朱健
  • 1篇黎蕾
  • 1篇孙兵
  • 1篇曹文俊
  • 1篇樊帆
  • 1篇姜春晖
  • 1篇陈钦元
  • 1篇顾瑞平
  • 1篇黄欣

传媒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5篇中国眼耳鼻喉...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第四届全球华...
  • 1篇家庭医药(就...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病因学和治疗学研究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是一种具有严重致盲性危害的病毒性视网膜炎,目前国外病因研究发现多种疱疹病毒均可致病,但病毒种类、数量与发病途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为了深入了解其间的关系,分析上海地区的ARN患者...
周旻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疱疹病毒细胞因子聚合酶链反应
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14例(23眼)因全身或眼病而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或大泡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症状为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眼底病变均在后极,分为3类:1个或2个泡状半透明视网膜浅脱离;1个或几个视网膜下黄白色渗出,可伴有下方视网膜脱离;大泡性视网膜脱离伴视网膜下灰白色纤维素渗出。所有病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后极均见1个或多个色素上皮渗漏点或斑。相干光断层扫描都显示黄斑区神经视网膜脱离或伴有视网膜下高反射物质。这些都符合CSC体征。停用激素后,视网膜在2~10个月内渐复位。其中,浆液性脱离及视网膜下黄白色渗出病例视力恢复良好,达0.5以上;大泡性视网膜脱离最差,在0.1以下。本文详细描述了激素治疗中出现的视力下降情况,并讨论了如何区分是激素用量不足还是激素诱发了CSC。
王文吉周旻黎蕾常青张勇进
关键词:激素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大泡性视网膜脱离
原发性眼内淋巴瘤13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IOL)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临床及病理检查确诊的13例PIOI。患者24只眼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其眼部表现。除常规眼科检查外,屈光间质清楚者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所有患者行诊断性玻璃体手术,其中经玻璃体细胞病理分析确诊11例,视网膜活检确诊1例,后期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科活检确诊1例。结果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5.7±12.6)岁。单眼发病2例,双眼发病11例。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合并PIOL者9例16只眼,占患眼的66.7%;单纯PIOL者4例8只眼,占患眼的33.3%。患者视力为光感~1.0。孤立性玻璃体炎型PIOL14只眼,占58.3%;玻璃体视网膜型PIOL10只眼,占41.7%。FFA检查发现,孤立性玻璃体炎型PIOL无异常表现;玻璃体视网膜型PIOL均有广泛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病变。OCT检查发现,孤立性玻璃体炎型PIOL无异常表现;玻璃体视网膜型PIOL的RPE和Bruch膜之间呈强反射。结论PIOLI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双眼发病居多;玻璃体视网膜型存在广泛的RPE病变。
周旻江睿张艳琼Chi-Chao Chan王文吉徐格致常青
关键词:眼表现
原发性眼内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断
周旻江睿常青张艳琼王文吉徐格致
眼内液检查在儿童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眼内液检查在儿童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8例接受前房或玻璃体液检查的儿童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并结合眼内液检查作出最后诊断。对患者进行了最佳矫正视力、眼压、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间接眼底镜以及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检查。对疑为犬弓蛔虫病例做血清和眼内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最终诊断为眼犬弓蛔虫病的患者有12例,中间葡萄膜炎的5例。眼犬弓蛔虫病多单眼发病,玻璃体条索和视网膜肉芽肿是其典型表现,眼内液和(或)血清ELISA呈阳性,细胞学检查58.3%(7/12)可见嗜酸性细胞。中间葡萄膜炎双眼发病多见,常发生虹膜后粘连、白内障等并发症。结论犬弓蛔虫病在本地区并不少见,诊断性玻璃体手术切除混浊玻璃体后能更清楚地了解眼底情况,取得眼内液做ELISA和病理检查能最终明确诊断;同时行玻璃体手术也是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
周旻常青徐格致陈荣家毕颖文江睿
关键词:葡萄膜炎儿童
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黄斑相干光断层扫描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以及与临床的关联。探讨新型频域OCT在急性VKH综合征结构特征和定量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急性VKH综合征21例(42眼)的O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最佳矫正视力(BCVA)、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5线扫描(5 line Raster)模式下通过中心凹的水平+垂直两条扫描线的分析,对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的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用软件自带cliaper功能模块手工测量黄斑中心小凹厚度(FT)、神经上皮脱离高度(SRD)、神经上皮厚度(SRT)。在立方体(Cube)扫描模式下,采用软件自带的功能模块对黄斑中心厚度(CFT)、黄斑中心凹体积(V)、平均厚度(AT)进行测量。回顾分析时,重点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的细微结构,以及OCT图像特征与视力的相互关系。结果所有急性VKH综合征患者均可见后极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FT(r=0.2,P=0.00),SRD(r=0.83,P=0.00),CFT(r=0.81,P=0.000),AT(r=0.59,P=0.0001)和V(r=0.58,P=0.0001)值与初始视力呈负相关。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上存在膜结构的35眼,平均视力为0.86±0.40logMAR,差于无膜结构的7眼(P=0.0074)。结论频域OCT可对急性VKH综合征特征性的黄斑改变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观察,具有一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VKH综合征的OCT图像特征性表现为:治疗前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膜样"、"隔状"结构和RPE皱折,以及激素治疗后的"颗粒样"结构。存在"膜样"结构视力更差,FT和神经上皮脱离高度可能可反映脉络膜炎症的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薛康Nancy Huynh常青周旻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
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的致病病毒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眼内液病毒DNA的临床价值。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例37个眼内液标本疤疹病毒DNA,分析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最终诊断。结果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 15例,单纯疱疹病毒1型DNA 3例。适宜检测时间为炎症活动期,不用或短期使用抗病毒药。前房水和玻璃体均可取得可靠结果。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眼内液病毒DNA,方法简便,尤其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周旻林瑛高巧云常青徐格致孙兵王文吉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急性视网膜坏死致病病毒影响因素
UBM观察双侧弥漫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症的特点
目的采用超声活体显微镜(UBM)观察双侧弥漫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症(BDUMP)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3例BDUMP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及详细的影像学特点,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压,UBM,Lenstar...
郭敬丽陈倩周旻姜春晖
关键词:UBM影像学特点增生症黑色素细胞
税收与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
税收,是政府行为,有单极强制性:社会治理,是超政府行为,有共治内涵。税收与社会治理,首先在于税收作为政府视角,对于社会治理的主动、强势参与;包括主要通过收入和调控这两大政府职能,发挥起税收政策的杠杆性治理效应。其次,在于...
周旻
关键词:税收管理社会治理政府职能
文献传递
玻璃体腔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14例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VR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系列研究。诊断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VRL(PVRL)的10例患者以及脑部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后经临床检查确诊为VRL的4例患者共计14例2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视力、眼底彩色照相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力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进行。24只眼可记录到视力。其中,视力≥0.1者17只眼,平均视力为0.45±0.20;视力<0.1者7只眼,为光感~眼前手动。所有患眼可见玻璃体混浊和(或)视网膜下黄白色病灶。OCT检查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下隆起。所有患眼均按诱导期-巩固期-维持期的眼内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方案行单次玻璃体腔注射MTX治疗,4000 μg/ml的MTX注射0.1 ml。26只眼玻璃体腔注射MTX的平均次数为(11.5±6.3)次。完成眼内化疗20只眼,未完成眼内化疗6只眼。完成眼内化疗的20只眼中,经诊断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玻璃体肿瘤细胞清除8只眼,有肿瘤细胞浸润12只眼。自眼内化疗开始随访2~48个月,随访中位时间18个月。随访期间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与方法行相关检查。以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检查未见肿瘤细胞,眼底彩色照相和OCT检查未见肿瘤病灶或肿瘤病灶已消退为临床缓解。以视力提高或下降2行及以上为视力显著提高或下降,提高或下降小于2行为视力轻度提高或下降。 结果 完成眼内化疗的20只眼经玻璃体腔平均注射MTX(3.5±3.6)次后临床缓解。其中眼内化疗前有肿瘤细胞的12只眼经玻璃体腔平均注射MTX(5.8±3.0)次后临床缓解。治疗前视力≥0.1的17只眼,眼内化疗诱导期平均视力为0.36±0.23,治疗结束后平均视力为0.56±0.20。与治疗前比较,眼内化疗诱导期平均视力轻度下降
陈秀菊常青江睿周旻黄欣张艳琼徐格致王文吉
关键词:肿瘤局部灌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