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大脑基底节区的血管构筑学和血管密度的图像分析研究被引量:21
- 1993年
- 用15例新鲜新生儿尸脑血管色素灌注标本,光镜下研究了基底节区的动脉来源和内部血管构筑,并用Leitz图像分析系统测算了基底节区各结构内的毛细血管密度.基底节区内各结构的毛细血管吻合成网,不同神经组织内血管网形成各异;不同神经结构内血管密度高低不等,毛细血管总面积占神经面积百分比、单位面积神经组织内毛细血管计数及毛细血管网平均孔径,在节内神经核分别为33.7±6.5%、372.90±22.17个/cm^2及40.24±13.15μm,在神经纤维区内分别为10.7±0.2%、201.36±7.00个/cm^2及130.45±9.31μm.各核团内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神经纤维区内者.血管密度高低与神经组织结构、功能和代谢状态有关.
- 王增贤周敬德房台生刘勇
- 关键词:新生儿基底节血管大脑
- 鞍区显微外科解剖被引量:15
- 1989年
- 选用40例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鞍区周围结构进行了观察。为经额和经蝶两种垂体手术径路提供了有关解剖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视交叉位置,82.5%属正常型,7.5%属后置型,均为经额径路的适应型。但前置型(10%)则不适应于经额径路施术;2.测量了两侧视神经颅内段内侧缘间距及夹角。间距及夹角越小,经额径路越难施行;3.两侧颈内动脉间距以平前床突平面处最窄;4.观察了各海绵间窦。出现率基底窦为100%,前间窦为75%,下间窦为40%后间窦为33.3%。在前、下间窦较大的个体施行经蝶径路可能出现困难。
- 周敬德房台生马兆龙
- 关键词:蝶鞍垂体海绵窦
- 延髓动脉的显微解剖观察被引量:4
- 1990年
- 应用显微解剖方法观察了30例儿童脑延髓外部各群动脉的组成,并用透明法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了8例延髓内部各群动脉的形态特征、供应范围及其与外部动脉群的关系。延髓外部动脉分为前正中群、前外侧群、外侧群和后群。外部动脉穿入脑实质延续为内部相应的各群动脉。前正中群动脉供应中缝两侧包括舌下神经核、部分锥体束等结构。前外侧群动脉供应锥体束和下橄榄核。外侧群动脉供应延髓网状结构、脊丘束和迷走神经背核等。后群动脉至延髓上部逐渐消失,主要供应薄、楔束核等。
- 刘勇周敬德房台生赵根然马兆龙
- 关键词:延髓微动脉
- 脑微血管构筑和脑缺血粘附分子机制研究
- 刘勇周敬德赵根然许彦钢雷万龙房台生凌凤东
- 该该项目选择了与脑中风发病关系密切的脑干、基底节和海马等部位,对外部血管追踪、脑实质内血管走行和分布、各神经组织毛细血管分布和密度以及脑实质内微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发现脑桥内部动脉具有多次直角分支的特点。...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中风微血管构筑粘附分子
- 幼儿海马血管吻合的研究
- 1990年
- 本文采用血管复型扫描电镜法及血管色素灌注切片光镜下观察方法,对11例幼儿海马血管吻合情况进行了研究。光镜下观察到刚进入海马裂的海马横行动、静脉之间呈“H”状吻合,动脉之间示“O”形吻合,临近CA_2及CA_3区海马裂处动脉与动脉之间呈三角形,叉样吻合。在海马CA_1、CA_2。
- 姬西团周敬德房台生马兆龙赵根然
- 关键词:海马血管儿童
- 大鼠海马血管代谢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 1990年
-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选择能反映血管壁糖代谢3个途径及平滑肌能量利用的5个关键酶,在同一显微镜下对正常SD系不同月龄组大鼠海马血管的酶代谢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为乳酸脱氢酶活性随着大鼠月龄及血管口径的增加而增强,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示轻度反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呈轻度至中度活性,钙激活三磷酸腺苷酶在动脉及微动脉示极强阳性,静脉示强阳性,毛细血管呈中度至强阳性。讨论了海马血管壁代谢酶的变化与海马血管病的关系。
- 姬西团周敬德赵根然马兆龙刘勇
- 关键词:海马组织化学
- 幼儿海马血管构筑研究被引量:7
- 1993年
- 本文采用色素明胶灌注后肉眼及光镜观察,铸型扫描及图像分析对31例幼尸的海马血管构筑进行了研究.人海马血管主要来源于大脑后动脉,分海马前、中、后动脉,由其进一步发出海马内侧及外侧横行动脉供应海马本部与齿状回.海马内部存在着广泛的毛细血管前徵血管吻合和毛细血管网.海马前部毛细血管密度高于后部;内部以CA_2,CA_3区锥体层密度最高.扫描电镜下可见徵静脉与徵动脉以1∶4的关系构成徵血管单位,并见毛细血管前后括约肌.
- 姬西团周敬德房台生赵根然许彦钢
- 关键词:海马血管荧光显微镜形态学
- 人脑桥内部的动脉供应和毛细血管构筑被引量:1
- 1992年
- 采用血管灌注和透明切片,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对30例脑桥内部动脉的分群,经行分支和供应范围进行了观察。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算了脑桥内部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毛细血管密度。脑桥内部前正中群有三组长动脉,分别由脚间窝下端,基底沟中部和盲孔处穿入,这些动脉在向脑桥被盖部经行和分布的过程中,可形成多级直角分支,使之呈“垂柳状”外观。脑桥内部的毛细血管构筑,在透明切片上,可显示出神经结构的轮廓。其中上橄榄核的毛细血管密度最高,小脑上脚的毛细血管密度最低。
- 刘勇周敬德赵根然房台生马兆龙
- 关键词:脑桥动脉毛细血管
- 衰老大鼠脑血管周巨噬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
- 1996年
-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和计数了16周SD大鼠和衰老SD大鼠(24个月)脑血管周巨噬细胞。冷冻切片厚度为16μm。结果显示,特异性巨噬细胞单抗(ED2)染色仅限于血管周巨噬细胞。OX-42阳性的小胶质细胞与ED2阳性的细胞不同,FVIII-RA染色证实,血管内皮细胞也为ED2染色阴性。高倍显微镜下计数(每平方毫米脑组织内巨噬细胞个数)表明,衰老的SD大鼠脑血管周巨噬细胞(7.5±0.8)明显高于16周SD大鼠(2.4±0.6,P<0.01)。结果提示,衰老与脑血管周巨噬细胞的增加有关。
- 刘勇周敬德凌凤东
- 关键词:巨噬细胞衰老脑血管
- 细胞间粘附分子在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被引量:11
- 1995年
- 本文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和内皮细胞与血液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结果显示,10u/mlTNF-α即可使内皮细胞ICAM-1表达增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增加的程度大于正常血压大鼠(WKY)。干扰素(IFN)和白细胞介素1(IL-1)也可使ICAM-1表达增加。高浓度细胞因子均使SHR和WKY内皮细胞ICAM-1表达增加,但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别。经LPS或IL-1和TNF-α刺激的SHR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率明显高于WKY。结果证实,TNF-α,IL-1和IFN可使SHR和WKY脑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和单核细胞粘附增加,两组动物细胞相比,SHR内皮细胞ICAM-1表达及粘附率增加较多,提示SHR脑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对细胞因子的敏感性升高。
- 刘勇周敬德房台生凌凤东
- 关键词:粘附分子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