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志敏

作品数:36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廓线
  • 13篇风廓线
  • 11篇雷达
  • 11篇风廓线雷达
  • 8篇数值模拟
  • 8篇暴雨
  • 8篇值模拟
  • 7篇雷达资料
  • 7篇降水
  • 7篇风廓线雷达资...
  • 5篇中尺度
  • 4篇强风
  • 4篇强风暴
  • 4篇暴雨过程
  • 4篇WRF模式
  • 3篇云微物理
  • 3篇中尺度数值
  • 3篇闪电
  • 3篇同化
  • 3篇微物理

机构

  • 22篇中国气象局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4篇湖北省气象局
  • 6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北达科他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6篇周志敏
  • 13篇崔春光
  • 11篇郭学良
  • 10篇万蓉
  • 9篇徐桂荣
  • 5篇李红莉
  • 3篇王晓芳
  • 3篇付志康
  • 3篇赖安伟
  • 3篇王斌
  • 2篇李兴宇
  • 2篇杨璐
  • 2篇李妙英
  • 2篇李武阶
  • 2篇赵玉春
  • 2篇张文刚
  • 2篇方春刚
  • 1篇曹小群
  • 1篇张双成
  • 1篇付丹红

传媒

  • 10篇暴雨灾害
  • 2篇大气科学
  • 2篇高原气象
  • 2篇第30届中国...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2007年中...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27届中国...
  • 1篇2011年第...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19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廓线雷达资料对降水数值预报的影响分析
风场是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也是影响降水数值预报的重要因子。针对目前常规探空测风的分辨率不高、资料获取时间长、不能及时反映风场中小尺度变化的不足,以及在数值预报中应用受限的问题,采用WRF (WEATHER RESEARC...
李妙英杨璐周志敏万蓉
关键词:大气科学风廓线雷达降水WRF模式同化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湖北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云微物理特征分析
2023年
受低涡和切变线的影响,2020年6月27—28日湖北地区发生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造成严重灾害和重大经济损失。为了深入研究云微物理过程对梅雨期暴雨的影响,提高梅雨期暴雨的预报预警能力,针对本次暴雨过程,利用WRF模式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云微物理特征,探讨了云微物理过程对本次暴雨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值试验较准确地模拟出暴雨的落区及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过程,且区域平均降水随时间的演变与实况较为一致,但总体偏强。(2)降水强度急速上升阶段,冰相粒子融化量大于雨滴搜集云滴,雷达回波迅速增强。降水强度变化相对平缓阶段,雨滴搜集云滴量逐步增多,超过冰相粒子融化。各类水成物均快速发展,回波不断增强,冰晶增长速度超过雪和霰。在区域平均降水到达峰值前,水成物(除了雪粒子外)含量、上升气流及雷达回波均已达极值。上升气流中心与冰相粒子、云滴含量大值区分布较为一致,有利于淞附过程。(3)冰相粒子搜集云滴总量一直小于雨滴对云滴的搜集,云雨自动转化量在降水强度减弱时增长更明显。冰相粒子在降水发展初期主要通过贝吉龙过程产生,随着冰相粒子的发展,淞附过程占优,直到系统衰亡。
周志敏王斌郭英莲杜牧云康兆萍孙玉婷
关键词:梅雨锋暴雨数值模拟云微物理
碘化银播撒对云和降水影响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利用中尺度播撒模式研究了碘化银播撒对于北京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影响。在中尺度模式中引入碘化银与云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了不同播撒部位和播撒率对云中水成物的影响及催化后降水量的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播撒后,播撒区域的过冷水大量消耗,冰...
方春刚郭学良周志敏
关键词:WRF播撒降水
文献传递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一次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对2011年6月14日暴雨发生过程中武汉站和咸宁站风廓线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本次降水过程发生期间:(1)3000m高度以上环流相对稳定,而3000m高度以下,武汉和咸宁观测站不同高度区间的风羽图均随时间出现...
周志敏万蓉崔春光王斌徐桂荣付志康
关键词:垂直切变
文献传递
风廓线雷达资料与探空资料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6
2011年
对咸宁市黑山观测站风廓线雷达资料与加密探空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定义两者风向偏差在20°以内或风速偏差在3 m/s范围的样本为有效样本,分别用Ev和Ed表示风速有效样本比率(风速有效样本数/总样本数)和风向有效样本比率(风向有效样本数/总样本数)。结果发现:(1)比较时段内(比较开始半小时内)无降水产生时,Ev大于Ed,而有降水产生时结果恰好相反。降雨量对Ev和Ed无明显影响。两种情况下,Ev和Ed均不能同时达到最大值。(2)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样本数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1 km以下,Ed和Ev均较差;1 km以上,无论降水与否,Ed和Ev值在部分高度区间均能达较大值,而在其它高度区间,两者受降水和其它因素影响,变化有所差异。(3)比较时段内,Ed值在低层较差。4 km高度以下,Ed基本都随着风速增大而增大。而4 km高度以上,风速大于12 m/s时,Ed值相对较大;而风速小于12 m/s时,Ed值相对较小。
万蓉周志敏崔春光李武阶徐桂荣贺文煌王芬芬王丹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探空资料
一次暴雨过程的LAPS分析场与多源观测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结合2014年7月初长江流域梅雨期暴雨过程,将融合多普勒雷达基数据、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的LAPS分析场,与长江中游暴雨监测外场试验观测基地的多源探测资料进行对比,并对鄂东南暴雨进行初步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LAPS可降水量、液态水含量和云底高度随时间演变趋势与咸宁微波辐射计观测基本一致。与GFS背景场相比,LAPS风分析更接近风廓线雷达观测;与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观测相比,LAPS分析的风垂直分布高度更接近对流层风廓线雷达观测。LAPS云体高度与云雷达观测相当,可降水量的水平分布及强度均接近GPS/MET反演的整层水汽;降水发展过程中强弱回波分布与SWAN实况分析一致,可刻画出与风云卫星红外云图接近的云区结构。与GFS背景场相比,暴雨中心单站地面各要素随时间分布形势和强度均接近实况观测,可作为地面分析的依据。暴雨区域三维高空形势场与常规探空实况相当,单站基本要素随高度分布较GFS背景场更接近GPS下投式探空观测。对此次鄂东南暴雨初步诊断表明,LAPS可分析暴雨系统的发展演变以及暴雨中心区域有利的中尺度动力配置结构和水汽条件,揭示降水云的发展过程;数值对比试验表明,融合雷达等观测资料后的LAPS系统可为模式提供更优初值,改进暴雨区域降水模拟。
李红莉张文刚付志康周志敏万霞
关键词:LAPS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
风廓线雷达资料同化在中尺度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分析了2012年11月30天风廓线雷达资料情况,并利用VAR‐LAPS系统作为资料同化系统,结合WRF模式,设计敏感性试验方案,从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型号雷达资料同化后对初值场的作用、资料有效观测数目最多日和最少日...
李红莉赖安伟周志敏
关键词:风廓线资料同化
文献传递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20110614”暴雨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对2011年6月14日暴雨发生过程中武汉站和咸宁站风廓线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本次降水过程发生期间,1)3000 m高度以上环流相对稳定,而3000 m高度以下,武汉和咸宁观测站不同高度区间的风羽图均随时间出...
周志敏万蓉崔春光王斌徐桂荣付志康
关键词:垂直切变温度平流
文献传递
“谭美”倒槽影响汉口两次短时强降雨对比分析
我国台风倒槽强降水受到关注[1-7];在强天气监测分析中,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等资料也获得较为广泛应用[8-11]。2013年8月下旬"潭美"台风登陆福建,后经江南、华南西部偏西行[12]。与文献[13-15]一致,小...
张端禹徐桂荣徐明周志敏冷亮
关键词:弱冷空气
文献传递
用新型探测资料分析武汉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被引量:22
2012年
利用武汉站风廓线雷达和地基微波辐射计获取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结合雷达回波和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分析了2011年6月9日武汉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果表明:引起短时强降水的是一个尾随层云类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开始前15 min,对流层中低层有显著倾斜上升气流,并在其前后形成两个小尺度涡旋,与冷池和风切变抗衡下新单体的生成模型相一致。强降水开始前,地面气压迅速降低,地面风速迅速增大,云底高度波动降低;降水发生后,成熟单体前部边界层和高层为相对"对流线"前进方向由后向前的水平运动,对流层低层为由前向后的水平运动,成熟单体后部边界层、对流层低层和高层为相对"对流线"由前向后的水平运动,中层为由后向前的水平运动,这些特征与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成熟阶段模型相符。
汪小康王晓芳崔春光周志敏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风廓线雷达资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