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呙润华

作品数:33 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5篇路面
  • 12篇沥青
  • 7篇沥青路
  • 7篇沥青路面
  • 6篇道路工程
  • 6篇路工
  • 5篇抗滑
  • 5篇抗滑性
  • 5篇抗滑性能
  • 3篇水化
  • 3篇平整度
  • 3篇路用
  • 3篇改性沥青
  • 3篇车辙
  • 2篇行车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氧化石墨
  • 2篇氧化石墨烯
  • 2篇养护
  • 2篇应力

机构

  • 31篇清华大学
  • 20篇新疆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建筑股份...
  • 2篇武汉东湖新技...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33篇呙润华
  • 3篇苏婷婷
  • 2篇赵恒
  • 2篇李红学
  • 2篇刘剑
  • 2篇乔小兵
  • 2篇凌建明
  • 2篇陈爽
  • 1篇柯建发
  • 1篇姚允森
  • 1篇郑悦锋
  • 1篇徐飞龙
  • 1篇袁捷
  • 1篇邬洪波
  • 1篇黄琴龙
  • 1篇张耀明
  • 1篇赵鸿铎
  • 1篇马晓伟
  • 1篇孙伟军
  • 1篇孙永根

传媒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四川建材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公路
  • 2篇中外公路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公路工程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热固性树脂
  • 1篇综合运输
  • 1篇交通科技
  • 1篇交通信息与安...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3
  • 1篇200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沥青在季节性冻土区的应用前景被引量:5
2015年
在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季节性冻土区,受气候环境,以及超载现象的影响,该地区的公路路面容易出现冬季冻胀和春融翻浆等病害,对路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文中针对季节性冻土区的气候特点,选取布敦岩沥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分析,研究了岩沥青天然沥青在季节性冻土区的路用性能,同时也对其经济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沥青改性沥青可以适用于季节性冻土区公路铺面.
呙润华陈爽冯彦龙金宏波李国虎
关键词: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
硅灰、偏高岭土对矿渣-粉煤灰微珠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首先通过改变粉煤灰微珠掺量,确定满足快速修补要求的矿渣-粉煤灰微珠胶凝材料基体的最佳配比,再调节偏高岭土、硅灰掺量,研究其对复合胶凝材料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和水化机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偏高岭土对凝结时间的改变较硅灰更敏感。通过化学结合水测试,分析了不同硅灰和偏高岭土掺量对矿渣-粉煤灰微珠胶凝材料水化反应程度影响的原因。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矿渣-粉煤灰微珠胶凝基体复合掺加5%硅灰(质量分数)+15%偏高岭土(质量分数),试块2 h抗压强度为11.5 MPa、28 d抗压强度达到75.2 MPa,且呈现缓慢递增的趋势。
刘应强呙润华刘喜杰
关键词:硅灰偏高岭土水化机理
三维线激光国际平整度指数计算原理及测试评估被引量:5
2021年
该文介绍了三维线激光轮廓仪纵向布置架构及工作原理,开发了基于线激光的移动参考算法,可用于20~100 km/h时速下连续获取道面纵向轮廓线,设备布置于左右轮迹带,线激光调查长度为270 mm,垂直精度达0.01 mm。通过该调查系统获取了2段不同质量状况沥青路面轮廓高程并用于计算10、100 m步距国际平整度指数(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IRI),测试结果表明:变速情况下获取的IRI值与手动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3%,低速情况下的左、右轮廓仪标准差不超过0.3,变速情况下不超过0.6;数字检测车在快速启动过程中导致的悬架上移以及受黄金车1/4车动力学响应模型初值影响,起始段约50 m的数据会出现失真现象,剔除起始段前50 m低质量数据后,右轮廓仪91.4%的数据变异系数小于5%,8.6%的数据变异系数小于15%,左轮廓仪94.2%的数据变异系数小于5%,5.8%的数据变异系数小于10%。其中1号和2号站点路段调查的IRI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路面服役状况。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动态检测系统在低速和变速情况下采集IRI数据质量良好,预计未来可以为区域化的网级路面服役状况评估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呙润华徐粒彭慧婷曹志坚耿靖杰
关键词:沥青路面国际平整度指数
超薄沥青路面早期损害裂缝和车辙的特点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根据非洲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实地实验数据,采用MEPDG软件进行建模,在实际荷载水平及路面材料性质下,分析超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变化各层材料弹性模量和厚度,对车辙深度和疲劳裂缝等指标对结构强度和早期损害的影响,取95%保证率下符合可靠性要求的结果.进一步分析路面结构对高交通增长率的抵抗能力强弱,提出针对降低超薄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措施.
苏婷婷呙润华林俊舟李红学乔小兵刘剑赵恒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面结构裂缝车辙
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为了研究不同层间接触状态的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借助ABAQUS构建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路面温度场下不同的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考虑层间接触状态的疲劳性能预估模型。研究表明:当深度路面在0.68 m以上,路面温度与深度呈三次多项式关系、路面深度在0.1 m以上时,路面温度与外界环境气温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层间接触状态对沥青路面拉应力影响最大,剪应力次之,对竖向变形影响最小,低速、重载的车辆能使路面最大拉应力、最大剪应力、最大竖向位移分别增大90.0%、70.0%、63.2%;与完全连续状态相比,随着层间接触状态的劣化,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最大降低了75.6%。可见为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施工时应连续铺装压实,严格控制层间黏结质量。
呙润华张海虎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状态数值模拟力学性能
道路空洞无损探测技术发展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我国道路建设逐渐向"由建转养"模式发展,随着道路空洞等病害的增加,道路空洞无损探测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道路空洞探测范围广、难度大,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主要介绍了GPR和面波仪在道路空洞探测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提出了目前仪器探测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的问题指出了未来无损探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司友强呙润华李梦茹
关键词:GPR
公路快速养护技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使用快速养护技术对沥青路面裂缝及坑槽进行现场修补。结果表明,采用乳化沥青灌缝和TL-2000抗裂贴两种方法对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快速修补效果显著;采用冷补材料快速修补法和就地热再生修补法对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后,路面使用性能良好。对公路快速养护技术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分析,考虑交通延误成本后,快速养护较常规养护具有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王佩卿呙润华周游佳陈爽
关键词:快速养护沥青路面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磷酸镁水泥性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21年
磷酸镁水泥由过烧氧化镁和可溶性磷酸盐组成,是一种新型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它早期强度高、收缩小、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强,能够与硅酸盐水泥基材料形成较强的粘结力,但其耐水性较差,原材料成本较高。因此,各类矿物掺合料如矿渣、粉煤灰、偏高岭土等被尝试用来取代部分原材料。在适当的掺量与取代方式下,矿物掺合料能够延缓凝结时间,提高抗压强度,并且能够改善耐水性。此外,氧化镁与磷酸盐的物质的量比、水胶比等也决定着磷酸镁水泥的性能。本文对磷酸镁水泥的水化机理、抗压强度、粘结强度、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给出了建议与展望。
刘进呙润华张增起
关键词:矿物掺合料水化机理粘结强度耐久性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2022年
与氧化石墨烯(GO)相比,修饰改性后的GO在有机溶剂中具有更好的相容性与分散性,其复合材料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基于现有研究,简单介绍了非共价法、机械化学法、点击化学法、RAFT聚合法和硅烷偶联剂改性法等改性GO的制备方法,主要综述了改性GO在聚氨酯、环氧树脂、沥青、水泥等道路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改性GO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张海虎呙润华刘喜杰
共振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应力与疲劳断裂分析
2023年
针对共振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防治机理和作为长寿命路面结构的应用问题,使用有限元方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和共振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的受力特性和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共振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在各影响因素下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共振碎石化技术有效减小了沥青加铺层的层底应力和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疲劳寿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沥青加铺层的8.75倍,可满足长寿命路面的设计要求。共振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的疲劳寿命随面层模量和轴载的增大而递减,随共振结构层模量的增大而先减后增,随面层厚度和车速的增大而递增。
呙润华刘思铨刘煜
关键词:反射裂缝有限元仿真应力强度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