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敬德

作品数:99 被引量:526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6篇水稻
  • 19篇种子
  • 16篇基因
  • 15篇储藏
  • 14篇选育
  • 9篇稻种
  • 9篇栽培
  • 9篇栽培技术
  • 9篇水稻种
  • 8篇育种
  • 7篇杂交
  • 7篇脂肪氧化
  • 6篇脂肪氧化酶
  • 6篇水稻种子
  • 6篇品系
  • 6篇不育
  • 5篇新品系
  • 5篇离子束
  • 5篇耐旱
  • 5篇不育系

机构

  • 93篇安徽省农业科...
  • 8篇安徽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合...
  • 5篇中国科学院等...
  • 5篇安徽省农业科...
  • 4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花生研...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庐江县...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98篇吴敬德
  • 69篇张瑛
  • 56篇吴跃进
  • 40篇郑乐娅
  • 37篇童继平
  • 31篇滕斌
  • 13篇余增亮
  • 11篇佘德红
  • 8篇罗志祥
  • 5篇刘斌美
  • 5篇汪秀峰
  • 5篇李泽福
  • 5篇程灿
  • 5篇王钰
  • 4篇杨联松
  • 4篇阮新民
  • 4篇王士梅
  • 4篇朱学桂
  • 4篇张琛
  • 4篇许霞

传媒

  • 29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作物学报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杂交水稻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院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种子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中国稻米
  • 1篇粮食储藏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9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皖稻9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7
2007年
皖稻96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优质双季皖粳糯新品种。两年安徽省区域,平均产量7 593.5 kg/hm^2,比对照M1148增产7.5%,全生育期128 d,适宜播种期为6月15~25日。
郑乐娅吴敬德余行道朱学桂张瑛童继平佘德红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
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系储藏优1号农艺性状及耐储藏特性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为探明利用云恢290的耐储藏基因选育的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系储藏优1号的耐储藏特性。[方法]将该品系与对照Ⅱ优838及汕优63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比较,并采用加速老化试验比较其与籼稻、粳稻及杂交水稻材料的耐储藏特性。[结果]该品系农艺性状优异,人工加速老化后发芽率明显高于其他材料。[结论]储藏优1号有较好的耐储藏特性,适于大面积推广。
张瑛余行道朱学贵宣红吴跃进吴敬德
关键词:杂交水稻新品系人工加速老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稻米陈化过程中MDA检测的应用研究4
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广泛用于食品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然而,稻米中MDA含量测定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共存的物质在酸性加热条件下也可与TBA发生显色反应,因此,对稻米中脂质过氧化MDA的测定会产生一定的干...
张琛李泽福滕斌吴敬德张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丙二醛稻米
水稻脂质氧化酶同工酶种质储藏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对水稻脂质氧化酶(LOX)同工酶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人工老化实验研究表明:不同LOX的缺失突变体之间,以LOX-1,LOX-2、LOX-3全缺的D1308、D1311的发芽率始终最高,老化指数最低;LOX-1缺失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LOX-2缺失和LOX-3缺失。LOX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具有较好的储藏特性,LOX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认为LOX-1的缺失阻断或延缓了LOX-2和LOX-3所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延缓了稻谷的陈化变质,减轻种子生活力的下降。LOX-1可能是控制稻谷陈化变质和种子衰老的关键基因。
宋美张瑛张瑛吴敬德余增亮童继平郑乐娅程灿刘斌美佘德红
关键词:LOX水稻种子生活力储藏种质脂质氧化
玉米稻的光合效率分析被引量:31
1997年
采用离子束介导方法获得的玉米稻株系,其光合速率较原品种提高29.2%~131.7%,平均提高84.0%。离子束介导是高光效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吴敬德汪秀峰吴跃进郑乐娅
关键词:光合效率玉米稻水稻
一种作物脂肪氧化酶同工酶LOX-3比活力的定量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脂肪氧化酶同工酶LOX-3比活力的定量测定方法。首先将作物磨碎加入提取液中磨成浆料,在超声助体,离心分离,得到酶液,将酶液放入比色皿中,分别测定反应前后在454nm处的吸光值,根据公式测定酶液蛋白浓度...
张瑛滕斌吴敬德宣红周俊峰
文献传递
皖稻17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06年
皖稻17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耐寒早籼新品种。2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6 562.5 kg/hm2,比对照竹青增产0.45%;苗期耐寒性强,全生育期107 d;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
郑乐娅吴敬德余行道朱学桂张瑛童继平佘德红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施氮水平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以优质稻‘桂小占’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空白,低肥(75kg/hm2)、中肥(150kg/hm2)、高肥(225kg/hm2)4种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食用安全性(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低于150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而当施氮量超过150kg/hm2时,增产效果不显著。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也逐渐增加,而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则有所降低。其中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高肥、中肥、低肥3种施肥处理下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中肥、高肥水平下的垩白粒率、垩白度无显著差异,并均显著低于低肥处理。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在不同施氮水平间的变化最大,各肥料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施氮量的提高对稻米中Hg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可导致As、Cd含量的升高,其中稻米Cd含量在高肥与中肥水平下的差异显著,As含量在各施氮水平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试验条件下,适量的增施氮肥,有利于优质稻获得高产并将稻米品质提升到较高水平;通过降低施肥量可减少稻米对As、Cd的吸收和积累,提高食用安全性。在优质稻栽培过程中应适量增加氮肥,施氮水平以不超过150kg/hm2为宜。
滕斌李之林肖立中张瑛吴敬德朱学桂宣红
关键词:施氮量稻米品质
离子束介导玉米全DNA导入转基因水稻遗传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利用早籼品系HZP14 5、K17A、金 2 3A为亲本 ,与离子束介导玉米全DNA导入的转基因水稻株系中的单株配制杂交组合。分析其杂种F1群体的主茎穗结实率、株高、单株有效穗的变异特点及抽穗整齐度状况 ,以此推断转基因水稻材料分离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 ,转基因水稻材料分离的形成与其核基因组的遗传不稳定性有关 ,而与玉米基因片断导入受体细胞质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无关。
童继平刘学军吴跃进郑乐娅吴敬德张瑛
关键词:离子束玉米转基因水稻
耐低温早籼稻新品系播期比较试验被引量:7
2004年
对 2个早籼稻耐低温新品系进行了直播播期试验 ,结果表明 :直早 0 3 8和直早 2 5 4具有芽苗期耐 (抗 )低温性好 ,分蘖力强 ,在少苗条件下群体分蘖和穗粒补偿能力强 ,丰产性好等特性。其中以直早 0 3 8的增产潜力大 ,可早播 ,耐迟播 ,综合优势相对较大。直早 0 3 8适宜于庐江地区早稻直播生产 ,正常年份播期可提前至 4月初。
吕和平范友胜宛晓萍尹玲王晓宏周兵吴敬德
关键词:水稻直播播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