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扬哲

作品数:39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原子力显微镜
  • 12篇细胞
  • 7篇干细胞
  • 7篇AFM
  • 6篇生物学
  • 6篇超微
  • 6篇超微结构
  • 5篇光学
  • 4篇单分子探测
  • 4篇蛋白
  • 4篇荧光
  • 4篇免疫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红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形态学
  • 3篇染色
  • 3篇肿瘤
  • 3篇细胞膜
  • 3篇显微镜

机构

  • 39篇暨南大学
  • 6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39篇吴扬哲
  • 28篇蔡继业
  • 10篇陈勇
  • 7篇尹芝南
  • 6篇付强强
  • 5篇刘美莉
  • 5篇王小平
  • 3篇胡怡
  • 3篇汪晨熙
  • 3篇马淑媛
  • 2篇雷勇波
  • 2篇钟丽云
  • 2篇任雅清
  • 2篇詹欣文
  • 2篇金花
  • 2篇廖问陶
  • 2篇赵宏霞
  • 1篇王炯坤
  • 1篇张森文
  • 1篇叶晓靖

传媒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仪器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第二届全国扫...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凝血材料的制备及凝血性能的表征
2008年
将制备的新型凝血材料——透明质酸-Ⅰ型胶原-壳聚糖(HA-COL-CS,简称HCC)复合膜与血小板作用,发现能加强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血小板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并首次在血小板表面发现颗粒状物质的释放。对比分析不同材料在相同制备条件下引起血小板聚集行为及其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表明由静电自组装法制备的HCC复合膜的凝血效果更佳。
胡怡蔡继业吴扬哲王小平
关键词:超微结构血小板微粒原子力显微镜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苯甲酸钠生物毒性被引量:19
2008年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SB)的生物毒性,从可视化的角度分析了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SB作用不同时间后其形态及其膜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与正常淋巴细胞相比,随着与淋巴细胞作用的SB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形态及细胞膜明显发生改变,其超微结构也趋复杂。经SB作用后的细胞高低差Rp-v、均方根粗糙度Rq、平均粗糙度Ra、平均高度Z4个几何参数值均明显发生改变。对经SB作用后的淋巴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胡明铅王炯坤蔡继业吴扬哲王小平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淋巴细胞
壳聚糖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文中通过观察在加有壳聚糖(CS)的超氧自由基中红细胞表面形貌的改变程度来表明CS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由荧光实验中荧光强度的改变来说明不同浓度和不同分子量的CS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效率。两种测量手段分别定性地和定量地说明了CS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一致表明CS能有效清除自由基,而且清除效率随着CS浓度的增大而升高,随着CS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
吴飞鹏蔡继业马淑媛王小平胡怡吴扬哲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超氧自由基红细胞
原子力显微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对近年来原子力显微技术(AFM)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大致归纳为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还指出了细胞表面结构难于识别、细胞内部结构难以原位观察等AFM应用于细胞生物学中的难题,并提出了“形状探针”的概念以及超薄切片的思路以解决这些难题。AFM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还远远不足,需要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加入其中。
陈勇蔡继业吴扬哲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技术细胞生物学
应用AFM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本文首次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培养了24小时的人MSC<,S>的整体、局部和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初步的观察,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吴扬哲陈勇蔡继业刘美莉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原子力显微镜
文献传递
用近场光学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单分子探测被引量:2
2006年
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SNOM) is developing on the base of near-field optical theory and SPM technique, and producing the highest optical resolution to break through the diffraction limit. It is able to study cellular ultrastructure, func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biomolecules without destructing the living cells. Recent advances in applying SNOM to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review.
蔡继业吴扬哲陈勇汪晨熙
关键词:光学分子生物学超微结构
一种纳米硒微粒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调节性免疫细胞及其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硒微粒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调节性免疫细胞及其预处理方法,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该纳米硒微粒体系包括纳米硒‑咖啡因复合物,纳米硒‑咖啡因复合物包括单质硒纳米粒子及荷载于单质硒纳米粒子上的咖啡因。其制...
吴扬哲
文献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观测血卟啉单甲醚对细菌光动力杀伤作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对革兰氏阳性(G+)、阴性(G-)菌的光动力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细菌与HMME作用前后形貌的变化。【结论】当HMME浓度为50μg/mL,可见光(光功密度为200mW/cm2)光照30min时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能被杀死,无光照时对S.aureus杀灭效果显著。同等条件下,无论光照还是无光照,HMME对大肠杆菌(E.coli)无明显的杀伤作用。AFM图像显示,S.aureus细菌表面破坏严重,完全碎裂成鱼鳞状的片状堆积。对HMME作用后的E.coli扫描可见,菌体原来光滑的表面变成网格状的裂纹排列。【讨论】HMME对G+有明显的光失活效应,而对G-效果不明显。AFM的超微图像显示HMME对细菌细胞的攻击位点主要在细胞膜上。AFM为我们研究光敏剂对细菌的光动力损伤作用机制的可视化提供了依据。
金花赵宏霞任雅清吴扬哲蔡继业
关键词:血卟啉单甲醚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原子力显微镜
3种口腔复合树脂表面纳米结构与聚合收缩的AFM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探测了Z100、P60和流动性光固化复合树脂(FLO)3种光同化复合树脂的表面结构形貌、超微结构,测量修复体与牙体界面之间的距离,对树脂的聚合收缩进行了量化分析:从AFM图像及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组成的复合树脂表面具有不同的纳米结构:Z100的表面粗糙度最小,P60表面粗糙度最大。Z100表面聚集体颗粒的高度最小,为90.9~288.0nm,主要分布在181.1nm;P60表面聚集体颗粒的高度最大,为215~485nm,主要分布在335nm;FLO表面聚集体颗粒的高度分布在97.0~296nm,主要分布在216nm。Z100修复体与牙体界面距离和聚合收缩最大,与P60和FLO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P60和FLO树脂与牙体界面距离和聚合收缩量相近,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研究为材料的改进和研制提供了依据。
马淑媛蔡继业詹欣文吴扬哲
关键词:复合树脂
扫描探针显微学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
2007年
利用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SNOM对传统的光学分辨极限产生了革命性的突破,能够在纳米距离内探测光与样品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超高光学分辨率下对细胞成像,这种技术无侵入性和破坏性,能在细胞的自然状态下进行观测和研究,并能对细胞表面进行单分子探测。
蔡继业吴扬哲钟丽云廖问陶
关键词:细胞成像超微结构近场光学显微镜光学分辨率单分子探测SNOM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