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咯利普兰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释放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佐剂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体外释放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为选择性PDE4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AA大鼠模型,收集PM,体外给予LPS及不同浓度咯利普兰共同孵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细胞内TNF-αmRNA、IL-1β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相比较。结果 AA大鼠PM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细胞内TNF-αmRNA、IL-1β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大鼠,分别为(386.80±63.24)ng/L vs(48.53±6.47)ng/L(P<0.01)、(317.77±29.33)ng/L vs(77.75±11.60)ng/L(P<0.01)、77.92±12.55vs 15.97±4.37(P<0.01)、49.30±10.06vs 10.15±1.34(P<0.01)。咯利普兰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的AA大鼠PM体外表达TNF-αmRNA、IL-1βmRNA,并抑制TNF-α、IL-1β产生。结论咯利普兰能抑制LPS诱导的AA大鼠PM体外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用于RA的治疗。
- 郑志鹏宋宁侯迎秋段林吴建玲张瑞芳贺文舒
- 关键词:咯利普兰巨噬细胞
- 参与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发病的细胞因子被引量:1
- 2013年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易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其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病死率高,危害大。RA—ILD发病机制不明,有假说推测初始激活因素激活肺部居留细胞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浸润肺组织,导致肺泡炎,炎细胞产生促纤维化介质,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并破坏肺泡及间质正常解剖结构,最终导致严重的结构和功能紊乱。近年来,人们陆续发现了多种细胞因子参与RA—ILD发病的直接证据,证实r细胞因子参与了RA—ILD的发病过程,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孙宝旗宋宁张瑞芳吴建玲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细胞因子发病机制
- 咯利普兰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增殖
- 2013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rheumatoid arthritis-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体外增殖的影响及机制,为选择性PDE4抑制剂治疗RA-IL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例初治活动期RA-ILD患者的PBM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RA-ILD患者不同浓度咯利普兰处理的PBMC的增殖活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p65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咯利普兰剂量依赖性抑制RA-ILD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并降低NF-κB p65核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P<0.01)。结论咯利普兰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抑制RA-ILD患者PBMC的增殖活性,具有治疗RA-ILD的潜能。
- 高雪峰宋宁吴建玲张瑞芳段林郭宪立
- 关键词:肺疾病咯利普兰
- 咯利普兰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肺功能及Th1/Th2平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肺功能及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AA模型,并给予咯利普兰干预,以小动物肺功能仪测定大鼠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 AA大鼠存在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障碍,咯利普兰能改善肺功能指标(P<0.01);AA大鼠血清中TNF-α显著升高,IL-10显著降低,Th1/Th2增高(P<0.01);咯利普兰使AA大鼠血清中TNF-α减低、IL-10升高、Th1/Th2减低(P<0.01)。结论咯利普兰能下调AA大鼠致炎因子、上调抗炎因子,调节Th1/Th2平衡并改善受损的肺功能,提示PDE4参与了类风湿肺的发病,PDE4抑制剂具有调节免疫治疗类风湿肺的潜能。
- 宋宁高雪峰吴建玲张瑞芳关继涛
- 关键词:咯利普兰呼吸功能试验
- 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现况被引量:10
- 2012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重要的致残、致死性疾病,已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2亿人罹患中度至重度COPD,2005年约300万人因COPD死亡,占全球各种死亡原因的5%。至2030年COPD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性疾病。
- 王颖宋宁吴建玲
- 关键词:罗氟司特药理作用
-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12年
- 迄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仍然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已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超过2亿人罹患中度至重度COPD,2005年约3百万人因COPD死亡,占全球各种死亡原因的5%,至2030年COPD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性疾病。
- 周继英宋宁吴建玲
- 关键词: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 咯利普兰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机制,为选择性PDE4抑制剂治疗RA合并IL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1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和20例初治活动期RA合并ILD患者(RA合并ILD组)的PBMC.RA合并ILD组PBMC分为空白对照组、茶碱组、咯利普兰组和地塞米松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BMC核因子-κB (NF-κB) p65阳性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PBMC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1)健康对照组、RA合并ILD组中咯利普兰组、地塞米松组PBMC培养上清中TNFα、IL-8水平和NF-κB p65阳性细胞百分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咯利普兰组、地塞米松组低于茶碱组(P<0.01);地塞米松组IL-8水平低于咯利普兰组(P<0.05).(2)相关性分析:RA合并ILD组PBMC培养上清中NF-κB p65阳性细胞百分率与TNFα、IL-8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2、0.735,P<0.01).咯利普兰组NF-κBp65阳性细胞百分率与TNFα、IL-8水平呈正相关(r=0.874,P<0.01;r =0.561,P <0.05).结论 RA合并ILD患者PBMC NF-κB活化并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RA合并ILD的发病过程;选择性PDE4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抑制PBMC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抑制RA合并ILD的炎症反应.
- 宋宁刘爱京高雪峰郭宪立关继涛吴建玲张瑞芳段林贺文舒
- 关键词:咯利普兰肿瘤坏死因子Α
- 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现况被引量:2
- 2013年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美国约有1%的人群罹患此病,我国患病率约为0.32%~0.36%[1-2]。目前认为慢性炎症及免疫失衡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2]。
- 夏晨辉宋宁吴建玲张瑞芳段林贺文舒付春玲
- 关键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 己酮可可碱防治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 2011年
-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是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是一种常见危重症,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重症患者的生命并影响其生存质量。
- 李占华宋宁付春玲吴建玲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己酮可可碱
-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变化及与间质性肺疾病的关系
- 2013年
-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磷酸二酯酶(PDEs)活性的变化及与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关系,探讨PDEs在RA及RA-I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7例初治活动期RA患者分为RA.ILD组30例和单纯RA组37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0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BMCs中环磷酸腺苷(cAMP)PDEs的活性变化,并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肺损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A患者PBMC。cAMP—PDEs活性(51±11)高于对照组(34±8,P〈0.01),其中RA—ILD组PBMC—cAMP—PDEs活性(58±10)高于单纯RA组(46±7,P〈0.01)。②RA患者PBMC—cAMP—PDEs水平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X线分期、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以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2、0.441、0.527、0.430、0.466、0.616、0.662、0.519,P均〈0.01)。③RA-ILD患者PBMC—cAMP—PDEs水平与ERS、CRP、RF、CT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6、0.616、0.662、0.488,P均〈0.01),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r=-0.563,P〈0.01),与肺活量(VC)及一氧化碳弥散吸收率(DLCO)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18、-0.259,P〉0.05)。结论RA及RA-ILD患者免疫细胞内PDEs活性增高,并与RA疾病活动性及RA—ILD肺损伤严重程度有关,提示PDEs可能参与了RA及RA—ILD的发病过程。
- 宋宁刘爱京郭宪立高雪峰付春玲关继涛吴建玲张瑞芳彭晨星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肺疾病间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