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学田

作品数:23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8篇烧伤
  • 5篇皮瓣
  • 4篇耐药
  • 3篇切皮
  • 3篇鼓式
  • 3篇创面
  • 2篇低血容量
  • 2篇低血容量性
  • 2篇低血容量性休...
  • 2篇对移
  • 2篇休克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血容量
  • 2篇移植皮瓣
  • 2篇异体
  • 2篇原菌分布
  • 2篇植皮

机构

  • 23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临朐县人民医...

作者

  • 23篇吴学田
  • 17篇张林清
  • 7篇赵焕童
  • 6篇刘海鹰
  • 6篇李晓巧
  • 6篇刘海英
  • 4篇赵学芳
  • 4篇王坤
  • 3篇姚子文
  • 2篇周晓力
  • 2篇刘春和
  • 2篇王歧刚
  • 2篇于云宁
  • 2篇朱慧
  • 2篇冯彩霞
  • 2篇马永信
  • 2篇张小林
  • 2篇王岐刚
  • 2篇李彩虹
  • 2篇苏芬

传媒

  • 7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2010年第...
  • 1篇第五届全国烧...
  • 1篇第八届全国烧...
  • 1篇全国危重烧伤...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对移植皮瓣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缺氧诱导因子-1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已有研究证实,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可提高皮瓣成活率,该方法已被成功应用于皮瓣移植、皮瓣移植术后创面的治疗,但此方面机制的研究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HBO治疗对移植皮瓣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含量的变化,探讨HBO对植皮皮瓣毛细血管增殖作用的机制,为临床进一步应用HBO治疗提高移植皮瓣成活率提供实验和理论数据。
马永信张振英吴学田刘春和李守超朱慧于云宁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移植皮瓣高压氧皮瓣成活率
肿胀术在深度烧伤切削痂手术中的应用
2003年
赵焕童周晓力刘海鹰王歧刚吴学田张林清
关键词:深度烧伤切削痂手术
PAI-1基因多态性与烧伤脓毒症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基因多态性与严重烧伤患者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2例烧伤面积>30%体表总面积的患者,其中烧伤后脓毒症患者82例(脓毒症组),烧伤后非脓毒症患者60例(对照组)。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多聚酶联(AS-PCR)方法对两组行PAI-1基因多态性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浆PAI-l含量。结果①脓毒症组PAI-1 4G/4G基因型携带频率为43%,4G等位基因携带频率为62%;对照组PAI-1 4G/4G基因型携带频率为22%,4G等位基因携带频率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脓毒症组PAI-1抗原含量水平明显升高(P<0.05)。③PAI-1基因4G纯合子血浆PAI-1抗原水平高于5G纯合子血浆PAI-1抗原水平(P<0.05)。结论①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可能是烧伤脓毒症易感的危险因素,4G纯合子是其高危因素;②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抗原水平升高。
吴学田王坤孙树栋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多态性烧伤脓毒症
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及内毒素的淋巴入侵途径和对局部淋巴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绿脓杆菌感染烧伤创面引流淋巴结的绿脓杆菌和引流淋巴液的内毒素含量来研究其淋巴入侵途径,并探讨绿脓杆菌对局部淋巴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将大鼠双侧后腿浸于99℃热水13s,造成约8%(每侧4%)全层皮肤烫伤,伤后15min,单侧后腿(随机)给予绿脓杆菌菌液0.5mL(1108cfu)皮下注射,分为烧伤+感染腿组(A组)和对侧烧伤腿组(B组),实验分为3个时间点:烧伤+感染后6h(6只)、烧伤+感染后24h(6只)、烧伤+感染后72h(6只)。C组(6只)为假烫伤组。收集双侧髂总淋巴结输出淋巴管内的淋巴液和髂总淋巴结。应用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检测淋巴液的内毒素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淋巴液TNF-α水平,应用细菌培养法检测淋巴结细菌数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结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烧伤+感染后6、24和72h,A组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B组(P<0.01),内毒素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P<0.01),淋巴结的活的绿脓杆菌数量与淋巴液的内毒素含量无相关关系(r=-0.14,P>0.05)。烧伤+感染后6、24和72小时,淋巴液TNF-α水平,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烧伤+感染后6和24h,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烧伤+感染后72小时,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烧伤创面的绿脓杆菌和内毒素能够通过淋巴途径入侵机体,能够引起局部引流淋巴结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可能抑制局部免疫功能。
刘海鹰王坤赵焕童张林清吴学田王岐刚冯彩霞李彩虹
关键词:烧伤绿脓杆菌淋巴液内毒素CD4^+/CD8^+
掌背动脉的解剖和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21
1996年
为了解掌背动脉的解剖资料,对43只成人尸体手第1~4掌背动脉解剖发现:第1掌背动脉86%由桡动脉发出,14%由拇指主要动脉或桡动脉浅支替代,第2掌背动脉86%起自腕背动脉,第3、4掌背动脉67%由腕背动脉与掌深弓深支吻合而成。第1~4掌背动脉有皮支4~8支。并有远近两个吻合点。掌背血管具有多源性和吻合丰富的特点,且分布优势在掌指关节。设计皮瓣手术切取方便,特别适用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已应用12例。
赵焕童周晓利吴学田窦环宇鞠晓华
关键词:掌背动脉皮瓣
烧伤病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调查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了解烧伤病区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烧伤病区348例住院患者的创面、血液、静脉导管、痰液、尿液及脓液等标本分离而得的菌株,统计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4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4株占52.6%、革兰阳性球菌188株占40.5%、真菌32株占6.9%。主要检出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环丙沙星、青霉素G、苯唑西林等的耐药率已达100.0%,只对万古霉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5.8%、36.8%、33.3%。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是烧伤病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张林清苏芬刘海英吴学田赵焕童
关键词:烧伤细菌抗药性
鼓式切皮机固定台架的制作
2005年
吴学田张林清李晓巧赵学芳
关键词:切皮操作者取皮易疲劳手术台
轴型肌皮瓣修复压迫性褥疮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及评价采用轴型肌皮瓣修复压迫性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压迫性褥疮患者,按照缺损创面的位置和大小,分别设计背部、臀部、骶尾部及大转子部轴型肌皮瓣进行修复。所切取皮瓣最大面积达10cm×18cm。结果患者型皮瓣移...
张林清刘海英吴学田李晓巧
文献传递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异体皮覆盖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创面使用低温储存异体皮覆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4例四肢骨折、电烧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切开减张后创面敷以低温储存异体皮;对照组切开减张后创面外敷油纱脱脂棉纱布包扎。术后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尿量、输液量、局部渗出量、血浆蛋白变化。结果异体皮覆盖组其渗液量较油纱覆盖纱布包扎组明显减少,两组渗液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指标异体皮覆盖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创面使用异体皮覆盖,可以减少创面渗出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蛋白丢失,减轻疼痛,可使病情尽快稳定,减少创面换药操作。
张林清王坤吴学田赵焕童冯彩霞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异体皮切开减张
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因素分析
2008年
肺部真菌感染是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病率8%.11.6%。因此,加强对深部真菌感染的监控与防治十分重要,现就老年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讨论如下。
吕秀云吴学田窦林英
关键词: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病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