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书奇

作品数:26 被引量:86H指数:7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苦马豆
  • 11篇苦马豆素
  • 9篇小花棘豆
  • 9篇棘豆
  • 5篇棉秆
  • 5篇家兔
  • 4篇中毒
  • 4篇免疫
  • 4篇复合菌
  • 3篇青贮
  • 3篇人工抗原
  • 3篇自由基
  • 3篇小鼠
  • 3篇抗氧化
  • 3篇抗原
  • 3篇复合菌系
  • 3篇安全性试验
  • 2篇玉米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机构

  • 25篇塔里木大学
  • 7篇石河子大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呼图壁种...

作者

  • 26篇吴书奇
  • 24篇马春晖
  • 19篇张玲
  • 16篇王帅
  • 13篇陈根元
  • 11篇胡建军
  • 9篇席琳乔
  • 5篇史卉玲
  • 3篇杨丽娟
  • 1篇王家佳
  • 1篇贾琦珍
  • 1篇刘慧
  • 1篇李莲瑞
  • 1篇马金萍

传媒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塔里木大学学...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家禽科学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甘肃草原生态...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马豆素人工抗原免疫家兔的安全性试验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试验通过分析苦马豆素人工抗原SW-BSA免疫家兔时对其机体肝功、肾功的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免疫Ⅰ组(6只)、免疫Ⅱ组(6只),免疫组依次进行首免和加强免疫,每次免疫前进行采血,分析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d-甘露糖苷酶(AMA)、肌酐(CRE)活性的变化,同时检测免疫组尿液和血液中有无苦马豆素,并观察家兔组织器官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组与对照组的血清GOT、GPT、AKP、LDH、AMA、CRE差异均不显著(P>0.05),尿液和血液中均未检查出苦马豆素,镜检未见到家兔器官出现中毒现象。【结论】合成的人工抗原SW-BSA对家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王帅陈根元吴书奇张玲胡建军马春晖
关键词:苦马豆素人工抗原免疫家兔
利用DGGE分析南疆地区青贮复合菌系稳定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南疆地区青贮复合菌系的稳定性。【方法】以南疆地区青贮玉米为复合系菌群来源,提取其中的复合菌系基因组,扩增其V3区序列,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研究南疆地区不同代青贮复合系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青贮复合菌系在培养20代以后趋于稳定,体系内菌群结构不再变化,初步确定主要有四种菌组成。【结论】复合系主要由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niformis)、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ustorum)、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组成。
席琳乔吴书奇马春晖
关键词:DGGE
苦马豆素人工抗原免疫小鼠的安全性试验
2013年
通过分析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人工抗原SW-OVA对小鼠机体的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价。将36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组12只。试验组依次进行首免和加强免疫,免疫前采血,分析血清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α-甘露糖苷酶(AMA)、尿素氮(BUN)的变化,血常规指标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数(LYM)、血小板数(PLT)和血红蛋白含量(HGB)的变化,同时检测免疫组血清中有无SW,并观察小鼠脏器系数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免疫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和脏器系数差异不大,免疫小鼠血清中未检出SW,镜检未见免疫小鼠器官出现中毒现象。合成的人工抗原SW-OVA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陈根元王帅张玲吴书奇胡建军马春晖
关键词:人工抗原免疫
小花棘豆中毒对大鼠睾丸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旨在探讨小花棘豆对大鼠睾丸α-甘露糖苷酶(AMA)的影响,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0g/kg(含苦马豆素30mg/kg)、Ⅱ组添加300g/kg(含苦马豆素60mg/kg)、Ⅲ组添加450g/kg(含苦马豆素90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每7d每组随机采集2只大鼠的睾丸,检测大鼠睾丸AMA活性及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在63d的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及对照组大鼠睾丸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AMA1)和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AMA2)均有表达,但各试验组表达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组大鼠AMA1和AMA2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Ⅲ组大鼠AMA1和AMA2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随着试验的进行,抑制效果愈加明显。说明,小花棘豆中毒可影响大鼠睾丸AMA的活性及其基因的转录表达。
贾琦珍陈根元吴书奇王帅
关键词:小花棘豆苦马豆素睾丸
苦马豆素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实验用溴乙酸制备的活性酯与苦马豆素(SW)反应得到季铵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后,产物经透析、冻干后呈白色片状结晶。通过化学检验,制备的结晶为SW-BSA人工抗原,经SDS-PAGE电泳分析,分子量为29.0 Kda,平均每个牛血清蛋白分子上结合47个季铵盐分子。将SW-BSA免疫小鼠后,采用间接ELISA实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合成的人工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动物小花棘豆中毒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王帅陈根元吴书奇张玲马春晖胡建军
关键词:苦马豆素人工抗原
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探讨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苦马豆素的毒性作用机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出现中毒典型临床症状为止。攻毒后14,35,70d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肝脏组织,检测SOD、GSH-Px、CAT、NOS活性及MDA、NEFA、·OH、LPO、NO和Glu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家兔肝脏SOD、GSH-Px、CA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MDA、NEFA、·OH、LPO、NO和Glu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低剂量摄入苦马豆素可引起家兔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伤。
王帅陈根元张玲吴书奇马春晖
关键词:苦马豆素自由基家兔
苦马豆素对小鼠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探讨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对小鼠脑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揭示SW的毒性作用机理。将6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SW含量30mg/kg)、Ⅱ组添加30%(SW含量60mg/kg)、Ⅲ组添加45%(SW含量90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中毒症状出现。攻毒后第14、28、42、63天每次每组随机采集4只小鼠的脑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NEFA)、羟自由基(·OH)、脂褐素(LPO)、一氧化氮(NO)和游离谷氨酸(Glu)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组小鼠脑组织SOD、GSH-Px、CAT等抗氧化物酶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MDA、NEFA、·OH、LPO、NO和Glu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SW对小鼠脑组织抗氧化功能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低剂量摄入SW可导致小鼠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王帅张玲陈根元吴书奇胡建军马春晖
关键词:苦马豆素自由基小鼠
棉秆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的筛选及其分解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从自然环境中筛选降解棉秆的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以降解棉秆中的纤维素。【方法】采用PCS培养基,从牛粪、土壤、羊的瘤胃液和发酵粪中筛选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通过连续继代培养,获得相对稳定的复合菌系,再获得粗酶液,测定三种酶活(CMC、FPA、纤维二糖酶)和酶解效果。【结果】牛粪的降解纤维素复合系,酶活分别为CMC 11.95 U/mL、FPA 8.29 U/mL、纤维二糖酶11.03 U/mL,产酶动态变化在4~5 d酶活性比较高,确定发酵周期为5 d,pH值先上升后下降,在发酵的4~5 d,pH值相对较高,以后开始下降,维持稳定,呈现弱碱性。【结论】来自牛粪的纤维素降解菌降解能力最强,降解棉花秸秆效果较好,棉秆失重率为18%,糖化率为19.39%。
吴书奇史卉玲席琳乔张玲马春晖
关键词:棉秆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酶活
小花棘豆对家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为探讨小花棘豆对家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揭示小花棘豆对家兔的毒性作用机理,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每天每千克体重5、10、20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定期采血,检测家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70d的试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家兔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α-甘露糖苷酶(AM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E)、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上升,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下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小花棘豆对家兔的心、肝、肾等器官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王帅陈根元张玲吴书奇胡建军马春晖
关键词:小花棘豆中毒家兔血液生化指标
南疆地区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草粉经稀盐酸浸提、过滤、滤液上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1 mol/L氨水洗脱,得到总生物碱。将总生物碱用甲醇完全溶解、过滤,回收甲醇后的残留物,过180μm硅胶柱,用氯仿...
王帅吴书奇胡建军张玲马春晖
关键词:小花棘豆苦马豆素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