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文洲

作品数:45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废水
  • 20篇酵母
  • 20篇酵母菌
  • 9篇水处理
  • 9篇含油废水
  • 7篇酵母菌处理
  • 7篇废水处理
  • 6篇油脂
  • 6篇教学
  • 5篇污泥
  • 5篇高浓度
  • 4篇油脂废水
  • 4篇污水
  • 4篇菌体
  • 4篇SBR
  • 3篇地理
  • 3篇地理教学
  • 3篇调查问卷
  • 3篇新高考
  • 3篇有机废水

机构

  • 27篇宁波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45篇吕文洲
  • 17篇杨敏
  • 13篇刘英
  • 10篇张昱
  • 4篇邓艳芹
  • 4篇朱建林
  • 3篇黑山姆
  • 3篇吴成强
  • 3篇孙玉红
  • 3篇齐嵘
  • 3篇黄亦真
  • 3篇杨清香
  • 3篇张树林
  • 2篇刘俊新
  • 2篇郑琦宏
  • 2篇郑祥
  • 2篇郑少奎
  • 2篇韩云
  • 1篇田凤蓉
  • 1篇陈和平

传媒

  • 6篇环境科学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纺织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生物产业技术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第八次全国环...
  • 1篇第十次全国环...
  • 1篇浙江省地理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好氧酵母菌技术在高含油废水处理中的研究
杨敏张昱齐嵘郑少奎杨清香吕文洲韩云黑亮
高浓度有机废水一直是国内外废水处理领域的一个难点。酵母菌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式的有效补充,其突出特点是在废水处理的同时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处理中没有剩余污泥处理带来的麻烦,取而代之的是...
关键词:
关键词:酵母菌高浓度有机废水水处理
一种高浓度含油废水的处理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脂加工以及精炼厂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工艺,其为利用了酵母菌的耐高盐、耐高渗透压以及胞外存在脂肪酶体系的特点,将酵母菌应用于一级SBR中,通过曝气实现对高浓度COD<Sub>Cr</Sub>和油的...
杨敏吕文洲孙玉红张昱齐嵘
文献传递
营养源对酵母菌废水处理系统的恢复能力初探被引量:1
2004年
 初步探讨了营养源对异常酵母菌处理高含油废水系统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废水中补充氮源可使酵母菌的油降解活性和沉降性能大大提高,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油去除率分别比不补充氮源时提高85%和88%;添加Ca2+对处理能力有一定提高作用,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油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0%和47%;补充磷源和Fe3+对系统的恢复作用不明显。
刘英吕文洲郭康权吴成强杨敏
关键词:营养源酵母菌废水处理系统废水水质氮源污泥性状
环境中As(Ⅲ)对小麦萌发的影响及砷毒害防治初探被引量:17
2002年
以 Na As O2 模拟 As( )污染源 ,通过小麦萌发试验研究 As( )对作物的毒害作用。本研究着重讨论了 Ca(H2 PO4 ) 2 对 As( )毒害的防治效果和有效方法。结果表明 :Ca(H2 PO4 ) 2 能有效防治 As( )对作物的毒害。通过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综合得出以Ca(H2 PO4 ) 2 防治砷毒害的最佳浓度配比为 CP(V) ∶ CAs( ) =1~ 1 .3 3∶ 1。
韩照祥冯贵颖吕文洲刘英肖玲
关键词:小麦萌发毒害砷污染
产表面活性剂的酵母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株Pichia guilliermondii AH2CGMCC No.4813,能够以C<Sub>10</Sub>-C<Sub>24</Sub>烷烃和/或多环芳烃为碳源进行生...
杨敏邓艳芹张昱黑山姆吕文洲
文献传递
城市分散式粪便颗粒化有机肥用作叶菜肥的肥力及环境影响
2015年
城市分散式粪便的处理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一个难题.本研究在将城市分散式粪便经收集、除渣、絮凝脱水后制成颗粒肥;通过盆栽小青菜试验,评价了不同施肥量对小青菜的增产效果以及对土壤、淋溶水性质的影响,探讨了颗粒肥用于叶菜施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施用颗粒肥可显著提高小青菜产量,试验条件下未对小青菜叶片造成大肠杆菌、大肠菌群等病原菌污染;在适当比例的施肥水平下,颗粒肥施用后淋溶水中的病原菌浓度低于对照组.施用颗粒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氮、磷、钾、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含量,提高土壤孔隙度水平,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同时颗粒肥施用不会对土壤和淋溶水造成重金属离子污染,且能有效降低土壤氮、钾的淋溶.
吕文洲乔宇祥余宁史荣华王光明
关键词:颗粒肥淋溶水
酵母菌处理高浓度含油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利用现场筛选到的6株酵母菌,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对高浓度含油废水进行了连续处理研究。在进水CODCr约12000mg/L,油约3500mg/L,BOD5鄄yeast负荷1.0~2.5kg/(kg·d)情况下,CODCr、油去除率分别达到87.1%~97.3%和92.9~99.8%;并从沉降性角度得出混合酵母菌处理该废水的理想负荷(以单位酵母菌计)为1.0~1.5kg/(kg·d)。
吕文洲刘英黄亦真杨敏
关键词:酵母菌废水处理活性污泥
酵母菌-SBR系统处理高含油废水中曝气时间优化
2008年
在酵母菌-SBR系统处理高含油废水过程中,研究了不同曝气时间与污染物降解效果、溶液pH、Zeta电位、氮磷利用率以及酵母絮体粒径的关系,确定了系统运行的适宜曝气时间为8~12h;在此条件下100d的连续废水处理实验获得了高效、稳定的运行;通过对表观、实际油去除率以及反应过程中酵母絮体粒径的变化分析,表明了酵母菌降解高含油废水过程包括快速吸附、降解及稳定化3个阶段。
刘英吕文洲黄亦真
关键词:酵母菌含油废水处理曝气时间ZETA电位
不同pH条件下酵母菌处理高含油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在使用混合酵母菌菌株处理高浓度含油废水中,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SBR)内酵母菌在不同起始pH条件下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与pH中性或碱性条件比较发现,pH4~5的条件在酵母菌的发泡抑制、菌体生长以及COD/油去除等方面均显示出更好的效果,pH5是系统运行的最佳条件。长达100d的SBR连续运行试验表明,系统可以在pH=5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
孙玉红吕文洲高静杨敏
关键词:酵母菌含油废水生物处理
膨润土负载锌-钴催化臭氧处理模拟染料废水被引量:8
2019年
为获得高效的臭氧催化剂,以膨润土作为载体,选择Fe^(3+)、Cu^(2+)、Mn^(2+)、Ni^(2+)、Co^(2+)、Zn^(2+)为活性组分,通过溶液混合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并以酸性大红模拟印染废水探讨负载型催化剂在催化氧化体系中对酸性大红的降解速率及动力学特点,最终筛选得到最优活性组分;根据正交试验设计获得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双组分催化剂为膨润土负载Zn-Co催化剂;膨润土负载Zn-Co半峰宽小,晶型好;双组分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煅烧温度400℃,煅烧时间3 h,组分浓度1.2 mol/L,锌钴的量比1∶1,淀粉质量1.5 g(对应60 g膨润土)。用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处理模拟染料废水时,通入臭氧反应10 min,即可去除99.92%的酸性大红;且催化剂重复利用4次后,其去除率仍达81.44%。
孙慧萍吕文洲
关键词:膨润土酸性大红染料废水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