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志发

作品数:5 被引量:81H指数:3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煤炭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煤层
  • 2篇聚煤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断层
  • 1篇延安组
  • 1篇正断层
  • 1篇粒度
  • 1篇粒度曲线
  • 1篇裂隙
  • 1篇煤层甲烷
  • 1篇煤矿床
  • 1篇煤盆地
  • 1篇聚煤盆地
  • 1篇聚煤作用
  • 1篇孔隙
  • 1篇控煤
  • 1篇矿床
  • 1篇甲烷
  • 1篇构造环境

机构

  • 5篇煤炭科学研究...

作者

  • 5篇吕志发
  • 2篇李恒堂
  • 1篇张泓
  • 1篇朱兆英
  • 1篇张新民
  • 1篇张遂安
  • 1篇李静
  • 1篇白清昭
  • 1篇何宗莲
  • 1篇钟玲文
  • 1篇孟昭平

传媒

  • 4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陕西煤炭技术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的煤层甲烷及资源开发前景
1992年
长期以来,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仅将煤层看作一种重要的生气源岩,因而其目标只是寻找和开采煤层之上的砂岩等常规储气岩中的煤成气。但是,在自然界油、气资源日趋枯竭,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注意到煤层甲烷做为一种新的能源供应来源的重要意义。作者在完成“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4—01)的子课题—“我国煤层甲烷的富集条件及资源评价”的过程中,围绕煤层甲烷的生成、储集、保存及资源前景问题开展了综合研究。本文分三部分简要介绍我们的主要研究成果。
张新民张遂安钟玲文朱兆英李静吕志发
关键词:煤层甲烷
鄂尔多斯聚煤盆地的形成及构造环境被引量:61
1995年
鄂尔多斯盆地是印支运动使中国大陆处于板内构造体制之后,座落于华北克拉通西部的侏罗-白垩纪盆地,并存在4个阶段的世代演替,其中第一世代是聚煤盆地。它是在中国东部左旋剪切与西部右旋剪切派生的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但在西侧构造活动带的前渊位置缺乏大型砾质扇,这种憎况显然是由于鄂尔多斯西缘掩冲带前缘存在的隐伏冲断脊,阻碍了粗粒碎屑流向盆地注入,因而在广阔的泛滥平原上形成了优质厚煤层。
张泓白清昭张笑薇高选政何宗莲李恒堂吕志发
关键词:含煤建造构造环境鄂尔多斯盆地聚煤盆地
正断层附近煤层的孔隙、裂隙特征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8
1989年
用压汞实验、块煤光片、扫描电镜及煤层孔隙度和机械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断距小于10m 的正断层对煤的孔隙、裂隙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取得了一些对生产具有 实际意义的结论。
吕志发孟昭平
关键词:煤层正断层孔隙裂隙
粒度曲线和参数序列综合分析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0年
剖析了在应用粒度分析解释沉积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粒度分布和沉积环境并无直接联系,粒度分布所能反映的只能是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通过研究粒度曲线和参数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粒度曲线和参数序列分析,就有可能比较精确的确定沉积环境。
吕志发
关键词:粒度曲线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控煤古构造趋势分析被引量:12
1996年
利用趋势面分析对延安组地层厚度和煤层总厚两个地质变量进行了拟合分析,其结果表明:早中侏罗世聚煤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燕山期北西向挤压构造应力场控制。聚煤拗陷的总体方向呈NE35°,区域富煤带的展布方向与其大体一致。吴忠—盐池—绥德为一分隔线。以北,次级构造的展布方向与煤层次级增厚带和减薄带的方向一致;以南,二者关系较复杂。
李恒堂吕志发
关键词:聚煤作用鄂尔多斯盆地煤矿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