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功煊

作品数:342 被引量:1,930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0篇期刊文章
  • 95篇会议论文
  • 2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6篇理学
  • 75篇化学工程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历史地理
  • 6篇电气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电子电信
  • 2篇生物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1篇催化
  • 119篇催化剂
  • 96篇光催化
  • 94篇制氢
  • 28篇光催化剂
  • 26篇纳米
  • 26篇金属
  • 24篇敏化
  • 23篇可见光
  • 17篇离子
  • 17篇分解水
  • 17篇分子
  • 17篇催化制氢
  • 17篇O
  • 15篇掺杂
  • 14篇盐害
  • 14篇染料敏化
  • 14篇分子筛
  • 13篇光催化制氢
  • 12篇性能研究

机构

  • 341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南昌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6篇中国科学院研...
  • 15篇兰州大学
  • 14篇敦煌研究院
  • 13篇陶质彩绘文物...
  • 7篇中国烟草总公...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5篇中国酒泉卫星...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新疆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济源职业技术...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甘肃省疾病预...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42篇吕功煊
  • 71篇李树本
  • 38篇李越湘
  • 32篇靳治良
  • 28篇王卫平
  • 24篇彭绍琴
  • 24篇钱玲
  • 22篇吴玉琪
  • 17篇李克
  • 15篇胡红岩
  • 15篇唐志诚
  • 14篇陈港泉
  • 14篇毕玉水
  • 13篇李建中
  • 12篇夏寅
  • 11篇王志飞
  • 11篇丁彦
  • 11篇周铁
  • 9篇潘霞
  • 9篇席靖宇

传媒

  • 78篇分子催化
  • 14篇物理化学学报
  • 13篇石油化工
  • 12篇化学学报
  • 12篇分析测试技术...
  • 10篇化学研究与应...
  • 9篇无机化学学报
  • 8篇功能材料
  • 7篇第十二届全国...
  • 7篇第十三届全国...
  • 6篇高等学校化学...
  • 6篇化学进展
  • 6篇Chines...
  • 6篇第五届全国氢...
  • 4篇感光科学与光...
  • 4篇2002'全...
  • 4篇全国催化学术...
  • 3篇自然杂志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3篇敦煌研究

年份

  • 7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16篇2016
  • 12篇2015
  • 18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14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29篇2007
  • 19篇2006
  • 24篇2005
  • 40篇2004
3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进展
人类面临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日趋枯竭的危机,寻找新的能源受到广泛重视。把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的电能、化学能是人们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氢是一种易于储存、运输、和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且不会产生温室效应。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利用太阳能...
李越湘吕功煊李树本
文献传递
Cr(VI)离子在TiO_2表面的吸附与光催化还原消除被引量:35
1998年
随着体系pH值增大,Cr(VI)离子在TiO2表面的吸附下降.当Cr(VI)离子初始浓度为300μmol/L时,其在TiO2表面具有最大值吸附.H2PO4-阴离子及乙酸的存在对Cr(VI)离子的吸附有阻抑作用,甲酸存在会提高Cr(VI)离子的吸附.Cr(VI)离子在TiO2半导体催化剂表面的光催化还原受体系的酸度影响较大.H2PO4-阴离子或Mn2+离子存在会降低Cr(VI)离子的光催化还原效率.在太阳光照下,Cr(VI)离子在TiO2上的光催化还原也可实现.通过调节反应结束后水溶液的酸碱度,Cr(VI)离子得以消除.反应后催化剂经酸处理,其活性恢复并可重复使用.
付宏祥吕功煊张宏李树本
关键词:光催化铬离子二氧化钛废水处理
一种净化空气的光催化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净化空气的光催化剂,特别适合消除空气中微量甲醛,通过光催化反应将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甲醛转化为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并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本发明的光催化剂,载体采用TiO<Sub>2</Sub>,活性...
丁彦吕功煊李庆霖于翠琴潘霞
文献传递
等离子体电离耦合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等离子体电离活化能够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活化反应物分子,经过活化的底物分子在催化剂上进一步转化为目标产物。这种耦合过程有望克服一些反应过程温度高、能耗高、低反应效率的问题。近些年等离子体电离耦合催化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展现出一些独特的优势。本文详细总结了等离子电离耦合催化转化在甲烷氧化偶联、脱氢偶联、挥发性有机物氧化、CO_(2)电离耦合催化转化以及合成氨等反应中的进展,并对电离耦合催化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甄文龙赵建军吕功煊
关键词:选择性
二水合氯精氨酸的构象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以X光衍射实验对二水合氯酸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影响精氨酸构象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比较了在不同阴离子存在条件下精氨酸构象的变化情况。该晶体为单斜晶系,P21/c,a=11.0490(18);b=8.4876(13);c=11.2261(17);β=91.386(2);°Z=4;Dx=1.443Mg.m-3。精氨酸分子以顺式和反式两种构象沿C轴方向交错排列而羧基氧原子和相邻分子中的α-氨基N-H以氢键相连,形成常见的“头尾”相连构型;分子中的结晶水参与氢键的形成,类似“盐桥”作用;氯离子参与电荷平衡并和精氨酸的N-H形成较强的氢键作用和静电吸引力。上述作用使得精氨酸分子晶体形成了三维氢键网状超分子结构。
鲜亮吕功煊
关键词:精氨酸构象氢键
Cr(Ⅵ)离子在TiO_2表面的光催化还原机理研究被引量:55
1999年
采用XPS和ESR表征技术研究表明,Cr(Ⅵ)离子在TiO2表面的光催化还原过程中,有Ti3+物种生成并参与了Cr(Ⅵ)离子的还原反应。实验结果表明,Cr(Ⅵ)离子的光催化还原主要以从Ti3+上得到电子的间接还原为主,同时也存在着从TiO2导带捕获先激发电子发生直接还原的可能性。
付宏祥吕功煊李树本
关键词:铬离子光催化剂二氧化钛
三门峡虢季墓遗址盐害分析与调查被引量:11
2016年
针对三门峡虢季墓遗址部分区域存在起甲、泛白、疱疹等由可溶盐引起的病害,在其遗址不同部位取样进行土遗址本体含盐分析.取样区域包括虢季墓、梁姬墓和近代墓遗址.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离子色谱(IC)分析所取样品的可溶盐成分、含量及可溶盐成盐元素在土遗址中的成盐规律.采用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及盐分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进一步考察含盐土质的颗粒组成、微观形貌等.结果表明:虢季墓取样区域所含盐分主要为Na_2SO_4、CaCO_3和少量的其他盐分如CaCl_2、KNO_3和NaCl等.靠近地面部位所取样品盐分含量高于其他部位,盐害表现更为明显.梁姬墓取样区域总盐分含量略高于虢季墓与近代墓,硝酸盐含量较高.而近代墓遗址可溶盐盐分含量略低,盐害不明显.在不同取样点可溶盐含量有所差异,但在邻近区域,其成盐具有一定规律性,这一点对于遗址基体中盐害的深入研究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钱玲夏寅胡红岩张尚兴李振吕功煊陈港泉
关键词:土遗址盐害X射线荧光光谱离子色谱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
甲烷在Ni-Nb2O5和Ni-TiO2催化剂上催化裂解制氢
2004年
考察了不同载体负载的Ni催化剂催化甲烷裂解制氢的性能.结果表明,Ni-TiO2和Ni-Nb2O5具有优良的催化裂解甲烷制氢性能,其单位产氢量和Ni的负载量相关.TEM结果显示,Ni-TiO2和Ni-Nb2O5催化剂裂解甲烷产生纤维碳.
李建中吕功煊王卫平李克
关键词:甲烷裂解制氢
肌球蛋白中金属离子与ATP相互作用及其催化ATP水解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生物体内细胞在氧化物质的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自由能,这些能量先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当ATP水解为AD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5′-diphosphate)和无机磷酸时.
周巾英吕功煊
关键词:ATP肌球蛋白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催化水解
纳米WO_3粉体的制备与光催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5
2004年
报道了以钨酸钠和盐酸为主要原料 ,通过气液反应制备纳米WO3 粉体光催化剂的新方法 .在XPS ,XRD ,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的基础上 ,又讨论了焙烧温度和乙醇加入量对催化剂粒度大小以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同时对纳米WO3 粉体催化剂的光催化重整乙醇制氢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 ,观察了产氢效率和光电化学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 ,气液反应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制备纳米WO3 粉体催化剂的方法 ,并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该方法所得的三氧化钨粉末粒子平均直径在 10 0nm以下 ;钨酸钠溶液中乙醇加入量对三氧化钨粉末粒子的尺寸和分散性都有影响 ,随着乙醇量的增加 ,粒子尺寸减小 ,且分散性较好 .焙烧温度引起的WO3 粒子晶体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光氧化还原电位变化 。
吴玉琪吕功煊李树本
关键词:光催化活性光催化剂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