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茂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17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盆地
  • 4篇塔里木盆地
  • 3篇油气
  • 3篇勘探
  • 3篇成藏
  • 2篇地质
  • 2篇岩性
  • 2篇油气勘探
  • 2篇致密砂岩
  • 2篇致密砂岩气
  • 2篇致密砂岩气藏
  • 2篇砂岩
  • 2篇砂岩气藏
  • 2篇气藏
  • 2篇勘探前景
  • 2篇克拉苏构造带
  • 2篇构造带
  • 2篇发育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格架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3篇叶茂林
  • 3篇马玉杰
  • 3篇杨宪彰
  • 3篇谢会文
  • 3篇雷刚林
  • 2篇杨海军
  • 2篇吴超
  • 2篇唐雁刚
  • 2篇易士威
  • 2篇李勇
  • 2篇张敬洲
  • 2篇林潼
  • 2篇徐振平
  • 1篇赵文韬
  • 1篇陈元勇
  • 1篇魏红兴
  • 1篇任康绪
  • 1篇孙雄伟
  • 1篇张国伟
  • 1篇袁航

传媒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北隆起中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井震联合标定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测井、钻井、岩芯及野外露头资料,建立了塔北隆起哈拉哈塘地区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格架。将卡普沙良群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了沉积相识别及沉积体系研究,识别出了河流、三角洲及湖泊等沉积体系。结合前陆盆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分析,认识了沉积体系展布规律。指出油气勘探应围绕SQ1、SQ2、SQ5层序低位及高位体系域的储集砂体开展,在平面上研究区中部三角洲前缘相带为有利区带。
刘永福赵建华范秋海林畅松叶茂林范倩倩张荣茜
关键词:塔北隆起白垩系层序格架有利区带
克拉苏构造带浅层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前景
文章对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深层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克拉苏背斜区带和深部区带的古构造发育区为含凝析油的天然气分布区,其余今构造发育区均为不含凝析油的干气区。在深层成藏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克拉苏构造带浅层成藏主控...
赵力彬马玉杰杨宪彰罗彩明叶茂林王俊友
关键词:克拉苏构造带成藏模式油气勘探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天然气勘探被引量:67
2007年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成藏地质条件优越,构造的发育与演化主要受区域逆冲断裂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纵向分层的构造特点。依据区域断裂、构造样式的不同,从北向南可划分为4个带,从西向东可划分为5个段。断裂控制构造的发育和差异性,而断裂特征受古构造背景、滑脱层及挤压应力强度的影响,造成成藏和保存条件的不同。克拉苏构造带优质储层发育、盐层相对较厚、远离断裂多期活动区,是理想的前景区,而大北、克深地区是天然气勘探的现实领域。
雷刚林谢会文张敬洲王月然黄少英叶茂林张国伟
关键词:走滑断层成藏地质条件勘探领域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东部致密砂岩气藏发育特征与富集规律被引量:15
2014年
库车坳陷东部致密砂岩气是库车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领域。由于研究区致密砂岩气藏的复杂性,目前对该区气藏的特征与分布规律还不十分清楚。从气藏的基本特征研究入手,通过对依南2气藏的解剖研究,认为本区致密砂岩气藏具有砂岩储层致密、微裂缝发育、异常高压发育、含气饱和度低等特征。其中孔隙度低、渗透率高是该区致密砂岩气藏的独特特征;排驱压力与喉道半径对气藏的成藏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致密砂体中发育的裂缝对天然气的聚集和富集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表现为早期微裂缝提高了天然气的充注聚集效率,晚期构造缝控制了天然气富集带的分布。气藏类型为晚期成藏、持续充注的异常高压致密砂岩气藏。
林潼易士威叶茂林冉启贵魏红兴刘卫红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喉道半径含气饱和度异常高压
一种用于前陆盆地巨厚砾岩体识别与预测的方法
一种用于前陆盆地巨厚砾岩体识别与预测的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步骤1、确定砾石层电性特征;步骤2、确定砾石层地震层位与地震相特征;步骤3、电法剖面与地震深度剖面叠合;步骤4、砾石层岩性岩相空间识别;本发明的...
杨海军谢会文李勇杨宪彰雷刚林徐振平李青吴超马玉杰叶茂林能源吴庆宽唐雁刚陈元勇周露许安明
文献传递
吐格尔明背斜核部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构造环境及其对塔里木地块北缘古生代伸展聚敛旋回的揭示被引量:21
2011年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坳陷东部地区吐格尔明背斜核部花岗岩发育,该套花岗岩侵位于以云母石英片岩为主的元古界基底岩系中,上覆的三叠系以角度不整合与其接触。本区花岗岩的研究对揭示库车地区的基底性质与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对吐格尔明花岗岩锆石的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吐格尔明背斜核部的花岗岩锆石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其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626.4±5.2Ma~643.3±4.0Ma,表明它们的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埃迪卡拉纪早期。该套花岗岩的SiO2(67.95%~78.59%)和Al2O3(11.81%~16.21%)含量均很高,A/CNK在1.2~1.6,为硅和铝过饱和类型,属典型的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为106×10-6~207×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高场强元素(Ta、Nb、Ti等)具有明显的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吐格尔明花岗岩是由地壳物质在底侵热源或构造动力作用下引起的局部熔融形成的,属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形成于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转化阶段,推测塔里木北缘在震旦纪已开始伸展,代表了古亚洲洋早期的伸展构造环境。实验测得花岗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平均为291.4~255.8Ma,代表了花岗岩的隆升剥蚀年龄,反映出吐格尔明花岗岩在二叠纪受到挤压发生剥露的过程。因而从年代学框架上更好地约束了塔里木地块北缘在古生代由伸展裂解到聚敛隆升的构造旋回。
何登发袁航李涤雷刚林樊春常秋生叶茂林
关键词:花岗岩AR-AR年龄构造旋回
裂缝对阳霞凹陷迪北阿合组致密砂岩气藏形成的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塔里木盆地阳霞凹陷侏罗系阿合组为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道形成的厚层砂体在纵向上交错叠置,横向上交错连片,以低孔、低渗为特征的储集层在空间上大面积分布。野外及岩心观察、镜下鉴定以及成像测井均表明,阿合组砂岩裂缝十分发育,迪北气藏具有典型的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特征。裂缝的发育对致密砂岩天然气的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起始充注压力,形成优势充注;形成网络充注通道,提高天然气充注效率;提高致密砂岩渗透率,增加含气饱和度;增加了孔隙空间,扩大了储量规模。
易士威李德江杨海军李勇林潼叶茂林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百色盆地东部兰木组古岩溶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6
2006年
常规薄片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百色盆地上法地区兰木组石灰岩古岩溶储层具低孔渗特点,主要储集空间为后期改造产生的裂缝和溶蚀孔洞;经历了风化壳岩溶和缝洞渗流岩溶两种成因的两期岩溶作用,纵向上分表生岩溶带、渗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三个相带。裂缝以构造裂缝为主,以发育开启—半开启的高角度裂缝为主,低角度裂缝次之。有三种储层类型,其中以裂缝—孔洞型的最好,为主力产层,裂缝—孔隙型的次之,孔隙型的最差。影响古岩溶储层空间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断裂和构造活动、岩石纯度、后期成岩作用的破坏。
叶茂林邓强傅强
关键词:中三叠世古岩溶储层储层特征百色盆地
基于交叉验证的地震多属性概率神经网络(PNN)反演在识别热瓦普地区火成岩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新疆塔北地区发育巨厚二叠系火成岩,速度差异较大,而且火山喷发模式难确定,给其下伏低幅度碎屑岩圈闭和岩性圈闭落实带来困难。本文对二叠系火成岩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反演等方法进行精细的速度场研究。概率神经网络反演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反演方法,相比于稀疏脉冲反演,在地震反演过程的非线性问题,具有更好的分辨率。通过逐步回归和交叉验证优选使验证误差最小的属性组合,使反演结果与测井属性有更好的相关性。建立的速度场经验证,更符合火成岩分布与速度变化规律。
谢会文许永忠郑多明高宏亮李国会叶茂林王双双
关键词:岩性识别火成岩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DB1气田断裂展布规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被引量:8
2008年
DB1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西段,天然气储量规模超过千亿立方米。该气田构造地质条件复杂,地表为山体和砾石堆积区,地下发育膏盐层,盐上以断层传播褶皱为主,盐下发育断层转折褶皱。认为DB1构造是由受断裂控制的复杂断块组成,断裂既影响储层发育,是连通烃源岩与储层的通道和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又控制断块形态及油气分布,直接决定了油气的保存与破坏。研究断裂的展布规律是明确气藏特征与规模的关键。
吴超徐振平陈新卫张敬洲玛丽克冯磊叶茂林
关键词:油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