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炎

作品数:21 被引量:181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篇细胞
  • 7篇亚群
  • 7篇细胞亚群
  • 6篇蛋白
  • 6篇组织抑制因子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淋巴细胞亚群
  • 6篇金属蛋白酶
  • 6篇金属蛋白酶组...
  • 6篇肺炎
  • 6篇病毒
  • 5篇毒性
  • 5篇腺相关病毒
  • 5篇病毒性
  • 4篇星状细胞
  • 4篇小干扰RNA
  • 4篇流式细胞
  • 4篇金属蛋白酶组...
  • 3篇流式细胞仪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21篇卢炎
  • 12篇徐雍
  • 8篇贾继东
  • 8篇王宝恩
  • 8篇丛敏
  • 8篇尤红
  • 7篇侯安存
  • 7篇唐淑珍
  • 7篇王萍
  • 5篇刘天会
  • 5篇刘晓明
  • 4篇沈静
  • 4篇杭敏
  • 3篇马兰
  • 3篇阎钟钰
  • 2篇张岩
  • 2篇王新佳
  • 1篇卢小梅
  • 1篇崔华
  • 1篇李黎

传媒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生理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8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浸润性乳腺癌中c-myc,Bcl-2蛋白表达及DNA倍性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c myc ,Bcl 2蛋白表达及DNA倍性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测定 14 6例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标本的c myc,Bcl 2蛋白表达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72例标本的DNA倍性。结果c myc蛋白在胞核或胞浆中均有表达 ,核染色阳性者 14例 (9 6 % ) ,与DNA倍性及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细胞浆着色者 134例 (91 8% ) ,免疫组化表达中、强阳性病例与乳腺癌ER状况呈正相关性。Bcl 2蛋白总表达率为 78 8% ,与雌激素受体呈正相关 ,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异倍体标本占 5 1 4 % ,与c myc蛋白核表达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结论c myc蛋白核表达及DNA倍性可作为判定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张栋高东宸张长淮王宇卢小梅陈书媛卢炎
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C-MYC蛋白DNA倍性预后
病毒性肺炎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亚群状况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恢复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百分率,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变,了解病毒性肺炎的免疫病理状况 方法 采集急性期(43例)、恢复期(18例)及正常对照组外周抗凝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4+)、T抑制/毒性细胞亚群(CD8+)、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百分数及CD4/CD8+值;同时检测CD4+细胞中Th1、Th2细胞百分比结果 患儿急性期、恢复期B细胞百分率及急性期Th1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肺炎组Th1/Th2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常或稍高 结论 病毒性肺炎时外周血B细胞增加,体液免疫被激活;急性期Th1细胞百分率增加,Th1型细胞免疫反应性增强。
杭敏侯安存卢炎王新佳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构建含有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重组质粒并以其为模板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IMP-1的标准曲线,为荧光定量PCR准确检测TIMP-1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鼠星状细胞系HSC-T6的mRNA,经RT-PCR扩增TIMP-1基因后与pGMT-Vector 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以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梯度稀释,分别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和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技术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建立标准曲线,并对两者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进行普通PCR检测,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及序列测定,表明pGMT-TIMP-1基因已成功克隆.以不同稀释水平的标准品质粒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 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建立的标准曲线的线性检测范围为7×104~7×108拷贝,检测灵敏度为7×104拷贝;应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技术的线性检测范围为7×106~7×108拷贝,检测灵敏度为7×106拷贝,且熔解曲线显示出现非特异性扩增;两种技术相对于普通PCR技术均具有定量功能.结论所构建的pGMT-TIMP-1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标准品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 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准确可靠,此方法可作为荧光定量PCR检测TIMP-1基因的标准方法.
丛敏阎钟钰王萍张岩徐雍卢炎王宝恩贾继东尤红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荧光定量PCR方法RT-PCR扩增HSC-T6SYBR
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方法的研究
目的构建含有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重组质粒并以其为模板建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IMP-1的标准曲线,为荧光定量PCR准确检测TIMP-1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鼠呈状细胞系HSC-T...
丛敏阎钟钰王萍张岩徐雍卢炎王宝恩贾继东尤红
文献传递
喘息与非喘息型病毒性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了解喘息与非喘息型病毒性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对2002—2004在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急性期喘息型病毒性肺炎患儿37例及非喘息型病毒性肺炎患儿3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喘息组与非喘息组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Th1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2·61±7·19)%及(17·32±9·92)%,与对照组[(9·16±9·9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喘息组与非喘息组患儿Th1/Th2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此外与非喘息组比较,喘息组CD4+/CD8+较高(P<0·05),但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肺炎时不论是否发生喘息,均呈现Th1应答优势。喘息型病毒性肺炎患儿除CD4+/CD8+较非喘息型病毒性肺炎高外,其他各项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马兰侯安存吕芳卢炎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
带有HBV基因的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重组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为载体的含有HBV—S、C或X基因的重组病毒(rAAV—HBV—S,C,X)感染正常人树突状细胞的效率。方法分别构建含有HBV-S、C和x基因的从v质粒,在293细胞中包装成重组病毒,测定病毒滴度。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的第1天分别用rAAV—HBV—S、C、X和作为对照的293细胞裂解液感染刺激单核细胞,感染后的单核细胞在GM-CSF、IL-4和TNF-α作用下继续培养7d获得成熟的树突状细胞。用RT-PCR及流式细胞仪细胞内染色检测HBV基因的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rAAV—HBV—S、C、X的病毒滴度可以达到10^7拷贝/ml,用重组病毒分别感染树突状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可表达相应的HBV基因RNA,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约90%的树突状细胞有相应HBV蛋白的表达。结论rAAV-HBV可有效感染树突状细胞,提示可以通过该途径刺激树突状细胞提呈抗原。
尤红丛敏王萍阎钟钰徐雍卢炎王宝恩贾继东
关键词:依赖病毒树突细胞
带HBV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刺激树突状细胞引起特异性CTL杀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的含有HBV-S、C或X基因的重组病毒(rAAV-HBV-S、 C、X)通过刺激树突状细胞(DC),产生对HBV感染的靶细胞特异性的缅胞毒杀作用。方法分别构建含有HBV-S、C和X基因的...
尤红丛敏王萍刘天会唐淑珍徐雍卢炎刘晓明王宝恩贾继东
文献传递
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其他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了解不同病原所致病毒性肺炎时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对2002~2004年确诊为病毒性肺炎的住院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急性期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性肺炎组34例,非RSV肺炎组23例。同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非RSV组Th1细胞百分率为[(15.89±7.88)%],RSV肺炎组为[(11.76±7.31)%],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1,0);两者亦有显著差异(P=0.026);Th1/Th2在非RSV肺炎组较RSV肺炎组及对照组均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6,0)。结论病毒性肺炎时呈现Th1应答优势,并以非RSV感染最为明显。与非RSV肺炎相比,RSV威诳且右潜在的相对Th,后商俪向.
马兰侯安存杭敏卢炎刘霞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非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被引量:2
2006年
李黎侯安存杭敏郝艳艳马兰卢炎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
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小干扰RNA对肝星状细胞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含有针对大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小干扰RNA(siRNA)感染大鼠星状细胞系HSC-T6后TIMP-1的表达抑制作用。方法针对大鼠TIMP-1 mRNA基因序列挑选一段22bp片段,在体外构建为短发夹siRNA (shon hairpin siRNA,shRNA)表达载体后,将其包装为重组AAV并感染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后,于感染后30d及90d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TIMP-1 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同时通过PCR技术以感染后细胞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外源基因验证其长效表达。结果经PCR、酶切及序列测定证实含有siRNA-TIMP-1基因的重组AAV载体质粒已成功克隆。将重组质粒包装成病毒后感染HSC-T6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感染后30d及90d细胞TIMP-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感染后30d TIMP-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相比下降约60%,而感染后90d,TIMP-1蛋白表达几乎下降90%。PCR结果显示在重组病毒感染后90d细胞基因组DNA中仍可扩增出外源基因,证实外源基因可长期表达。结论重组病毒rAAV/siPtNA-TIMP-1/neo可长期有效地抑制TIMP-1基因的表达。
丛敏王萍刘天会徐雍卢炎唐淑珍刘晓明王宝恩贾继东尤红
关键词: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小干扰RNA腺相关病毒肝星状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