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丽君

作品数:5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污染
  • 3篇底泥
  • 3篇生物促生剂
  • 3篇污染底泥
  • 1篇底泥污染
  • 1篇底泥修复
  • 1篇原位处理
  • 1篇原位修复
  • 1篇藻类
  • 1篇植物修复
  • 1篇水体
  • 1篇水质
  • 1篇水质净化
  • 1篇周丛藻类
  • 1篇污染沉积物
  • 1篇污染控制
  • 1篇景观水
  • 1篇景观水体
  • 1篇河流
  • 1篇河流污染

机构

  • 5篇东华大学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上海市环境保...

作者

  • 5篇卢丽君
  • 4篇李小平
  • 3篇孙远军
  • 2篇史雅娟
  • 1篇黄廷林

传媒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用生物促生剂修复受污染底泥被引量:10
2007年
为研究生物促生剂修复底泥技术的可行性,定期向受污染底泥中注入生物促生剂,监测上覆水体的水质指标,并观察表层底泥微生物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将生物促生剂直接注射到底泥中能很好地刺激底泥中原有异养菌的生长,并对反硫化细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在为期60d的试验中,异氧菌数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105个/g(以干泥计)提高到106个/g(以干泥计);反硫化细菌数量则大大减少,由试验初始阶段的1.2×105个/g(以干泥计)到试验结束后的小于2.0×103个/g(以干泥计).但上覆水中的氮、磷、CODcr等指标含量较高.
卢丽君孙远军李小平
关键词:底泥
受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8年
底泥异位修复技术因费用高、对环境破坏性强等缺点,在应用上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底泥原位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各种底泥原位修复技术,探讨了其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指出应充分利用各种原位修复技术的优势,联合使用这些原位修复技术。
孙远军李小平黄廷林卢丽君
关键词:原位修复原位处理植物修复
周丛藻类对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效果研究
2008年
采用水体中自然生长的周丛藻类,在近自然条件下,研究周丛藻类对景观水体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周丛藻类对NH4+-N、TN、TP、TSS(总悬浮物)和Chla(叶绿素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2%、26.9%、25.9%、50%和41%;同时,周丛藻类系统的出水DO质量浓度平均增加5.0 mg/L,pH值平均提高0.5个单位,而空白系统的出水DO质量浓度和pH值没有明显变化。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周丛藻类对NH4+-N、TN的最高去除率出现在负荷率分别为0.87 mg/(g.d)(88.9%)和0.40 mg/(g.d)(53.3%)时。试验期间,周丛藻类的生物量增加了52.4%,藻类群落从颗粒态硅藻、绿藻为主的藻群演替为以丝状和颗粒态蓝藻和绿藻为主的群落。
史雅娟李小平卢丽君
关键词:周丛藻类景观水体水质净化
用生物促生剂修复受污染底泥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通过定期向受污染底泥中注入生物促生剂进行底泥修复的试验,监测上覆水体的水质指标,并观察表层底泥微生物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将生物促生剂直接注射到底泥中能很好地刺激底泥中原有异养菌的生长,并对反硫化细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在为期60d的试验中,异氧菌数量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由105个.g-1(以干泥计)提高到106个.g-1(以干泥计);反硫化细菌数量则大大减少,由试验初始阶段的120000个.g-1(以干泥计)到试验结束后的小于2000个.g-1(以干泥计)。但是,上覆水中的氮、磷、CODCr等指标含量较高。
卢丽君孙远军李小平史雅娟
关键词:底泥修复
利用生物促生剂和曝气修复受污染底泥的试验研究
底泥污染与整治作为城市河流污染控制的难点之一,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底泥中累积的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一定的交换作用重新释放,是影响和制约上覆水质的主要二次污染源。 本研究通过利用曝气修复与生物修...
卢丽君
关键词:生物促生剂底泥污染河流污染污染控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