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田苗

作品数:126 被引量:220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21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生物学
  • 23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3篇扬子鳄
  • 25篇胚胎
  • 14篇年龄相关变化
  • 14篇细胞
  • 13篇蛋白
  • 12篇皮层
  • 11篇组织学
  • 9篇神经元
  • 9篇免疫
  • 9篇S100蛋白
  • 8篇视皮层
  • 8篇年龄
  • 8篇免疫组织
  • 7篇形态学
  • 7篇英文
  • 7篇年龄相关
  • 7篇组织化学
  • 7篇小脑
  • 7篇胶质
  • 6篇老年

机构

  • 118篇安徽师范大学
  • 8篇安徽省扬子鳄...
  • 4篇安庆师范学院
  • 4篇皖南医学院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皇后大学
  • 1篇九江职业大学

作者

  • 119篇华田苗
  • 31篇陈壁辉
  • 27篇孙庆艳
  • 20篇奚亚男
  • 18篇王朝林
  • 14篇梅斌
  • 14篇朱再满
  • 13篇张长征
  • 12篇刘再群
  • 11篇罗勋
  • 9篇鲁亚平
  • 8篇王海涛
  • 8篇万安
  • 8篇孙秋爽
  • 7篇汪仁平
  • 7篇王赦焱
  • 6篇蔡亚非
  • 6篇张大银
  • 5篇施夏明
  • 5篇李堃

传媒

  • 13篇解剖学杂志
  • 12篇Zoolog...
  • 11篇中国组织化学...
  • 8篇解剖学报
  • 8篇动物学杂志
  • 8篇生物学杂志
  • 8篇安徽师范大学...
  • 8篇安徽师大学报
  • 4篇中国应用生理...
  • 3篇野生动物
  • 3篇Curren...
  • 2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方法的改进被引量:4
2001年
采用“先离体法”和“后离体法”两种方法制备蛙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 ,通过实验记录 ,对标本的收缩机能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后离体法制备的标本单收缩幅度高 ,潜伏期和舒张期时程缩短 ,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
华田苗刘再群
关键词:腓肠肌坐骨神经标本制备舒张期离体法潜伏期
猫小脑皮质浦肯野细胞超微结构的年龄相关变化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观察青年猫(1-3岁)和老年猫(12-13岁)小脑皮质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PC)的超微结构,探讨其年龄相关变化的生理意义。方法常规电镜包埋、切片、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并拍照。结果老年组PC粗面内质网碎裂,核糖体解离;线粒体膨解,嵴减少;高尔基复合体扁平囊扩张,极性退化;脂褐素聚积;膜性髓样结构与空泡变性出现;核膜内陷,染色质固缩;生物膜系统结构破坏等。结论衰老过程中细胞器结构退化可能影响老年PC物质合成、能量供应、信息传递及神经元的结构稳定,导致衰老PC死亡,推测与老年个体运动调节和运动学习等小脑功能退化有重要联系。
张长征魏和平吴甘霖于道平许远华田苗
关键词:小脑皮质浦肯野细胞超微结构年龄相关变化
初孵扬子鳄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观察了初孵扬子鳄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胃贲门具11-13个贲门瓣,贲门区及幽门区粘膜上皮凹陷稀而浅,胃体部上皮凹陷密而深,排列很规则。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贲门腺及幽门腺均为短的单管腺,胃底腺为分枝管状腺。本文对扬子鳄及鸟类、哺乳类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特点进行了讨论。
华田苗鲁亚平陈壁辉汪仁平王朝林李成元
关键词:胃腺
中华鳖十二指肠组织学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了解中华鳖十二指肠的组织学。方法:Carnoy固定、石蜡包埋、切片、采用 HE染色法、PAS反应、RNA反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华鳖十二指肠的组织学进行观察。结果:1.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内凸起形成一个皱襞,使肠腔里∩形;2.肠绒毛呈指状凸起,微绒毛非常发达,呈絮状;3.无十二指肠腺;4.在肠绒毛基部有似隐窝;5,粘膜上皮主要由二层细胞组成,但有些区域仅有一层细胞;6.柱状细胞的纹状缘PAS反应呈强阳性;7.RNA反应在肠绒毛从基部向端部逐渐减弱。结论:鳖的十二指肠在系统发育中处于较低等的地位。
陈发扬华田苗陈壁辉蒋立科
关键词:中华鳖十二指肠组织学光镜扫描电镜
老年猫初级视皮层细胞对视觉刺激空间频率调谐反应的选择性下降(英文)
2011年
目的探讨猫的初级视皮层(V1)细胞对视觉刺激空间频率的选择性是否受年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单细胞记录技术分别记录青、老年猫V1神经元对不同空间频率光栅刺激的调谐反应。结果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诱导老年猫V1神经元出现最大诱发反应幅度的平均最优刺激空间频率(optimal spatial frequency, OSF)相较于青年猫的OSF显著降低。此外,老年猫V1神经元达到半幅反应的平均高频截止空间频率(cut-off spatial frequency,CSF)也显著小于青年猫的CSF。结论该结果与在老年猴初级视皮层的研究报道一致,表明年龄相关的视皮层细胞对刺激空间频率的选择性下降可能是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可能是导致老年性视敏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化国鹏施夏明周俊彭青松华田苗
初孵扬子鳄脑垂体P物质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P物质在初孵扬子鳄脑垂体的分布特点.P物质阳性细胞分布于初孵扬子鳄脑垂体内侧腺垂体部,阳性纤维分布于初孵扬子鳄脑垂体外侧的神经部.结果表明P物质可能对垂体内分泌细胞有调节作用.
刘再群华田苗陈红王海涛孙庆艳梅斌
关键词:初孵扬子鳄脑垂体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纤维
墨龙与红鲫的视网膜和视盖解剖结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墨龙是一种由红鲫进化来的龙睛种金鱼(Carassius auratus)。随机取体长10—12 cm,重约35 g的墨龙和红鲫各4尾,解剖取出整个眼球及脑,并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墨龙和红鲫的视网膜、视盖系统的显微结构变化并比较各层厚度,发现与红鲫相比,墨龙视网膜的总厚度下降29.9%,其中外网状层厚度增加2.5%、内网状层厚度增加11.8%;而内核层厚度下降21.6%、外核层厚度降低35.6%,神经节细胞层、杆锥层也变薄,且后两者分层不规则;墨龙视盖壁整体厚度增加28.9%,其中除围脑室层厚度减少22.6%外,中央纤维层厚度增加12.8%,中央细胞层厚度增加30.6%,表面纤维层厚度增加21.9%,且纤维远较红鲫密集,视神经层厚度增加91.7%,边缘层厚度增加35.6%。结果表明长期的人工选择不但改变了墨龙的外形,而且使其中枢神经组织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并推测墨龙的眼球直径及视网膜面积较大,从而导致自视网膜传入视盖的纤维增多,是视网膜和视盖中的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元、神经纤维所在层段增厚的主要原因;同时墨龙视网膜中色素上皮层向杆锥层交错对插,富含神经元的视网膜外核层、内核层以及视盖中的围脑室层厚度也降低,可以减少因视网膜面积大而造成的强光伤害;此外由于墨龙的围脑室层厚度降低,导致其游动及平衡能力较红鲫差。
万安安树青华田苗
关键词:金鱼红鲫视网膜视盖
扬子鳄眼球的胚胎发生被引量:7
1994年
在24例扬子鳄胚胎中,观察了眼球的发生及其组织分化过程,孵化后第2d,视泡已从前脑突出形成,第6d形成双层视杯和晶状体泡,晶状体纤维先由晶状体泡后壁上皮生成,然后由赤道部的泡壁上皮生成,虹膜,角膜内皮和基质均由视杯周围的间充质迁入形成,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最先分化.视经上皮在第16d出现节细胞的内迁,第18d可辨认节细胞层和神经维层.第24d可辨认内网层,第30d开始出现外核层与内核层的分化,第34d外网层明显.第40d视杆和视锥层形成.本文还讨论了扬子鳄视网膜分化过程中的特点.
华田苗陈壁辉王朝林
关键词:胚胎发生扬子鳄
动物保定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保定盒,包括由前壁、两个侧壁(1)和后壁(2)围设成的上下各有一个敞口的矩形框体,矩形框体的下方敞口设有盒底(3),上方敞口上罩设有盒盖(4);其中,前壁分割成上前壁(51)和下前壁(52),下前壁(...
华田苗刘涛郑媛奚亚男
文献传递
茶多酚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建立慢性酒精诱导的成年大鼠肝损伤动物模型,并进行茶多酚的干预,观察茶多酚的干预对慢性酒精诱导的肝损伤大鼠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精损伤组和茶多酚干预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用0.9%生理盐水按7 g/kg灌胃,酒精组用体积分数56%的红星牌白酒同剂量灌胃,茶多酚干预组在酒精灌胃同时给予0.25 g/kg剂量的茶多酚。每天定时灌胃一次,连续8周。8周后处死大鼠,取内脏脂肪和肝脏组织,以脂体比衡量内脏脂肪含量,以肝体比和油红O染色结果衡量肝脂质沉积,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等氧化应激指标,测定肝脏组织中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酒精损伤组大鼠内脏脂肪含量、SOD/MDA比值、T-AOC和GSH-Px活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肝体比、FAT/CD36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1),肝细胞中脂滴增加;与酒精损伤组相比,茶多酚干预组大鼠内脏脂肪含量、SOD/MDA比值、T-AOC和GSH-Px活力显著增加((P<0.05或P<0.01),肝体比、FAT/CD36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细胞中脂滴减少。结论:茶多酚干预能改善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肝脏的脂质沉积和氧化应激状态,并伴有肝细胞膜上FAT/CD36表达的减少。
张勇李苗苗华田苗孙庆艳
关键词:酒精肝损伤茶多酚脂质沉积氧化应激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