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发性肌炎
  • 1篇衰竭
  • 1篇皮肌
  • 1篇皮肌炎
  • 1篇皮肌炎合并
  • 1篇强直
  • 1篇强直性
  • 1篇强直性脊柱炎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柳氮磺吡啶
  • 1篇呼吸衰竭
  • 1篇坏死因子
  • 1篇肌炎
  • 1篇急性呼吸
  • 1篇急性呼吸衰竭
  • 1篇脊柱
  • 1篇脊柱炎
  • 1篇减量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孙华瑜
  • 2篇刘雯
  • 1篇陈梅卿
  • 1篇陈莉莹
  • 1篇段利华
  • 1篇陈娟
  • 1篇林庆衍
  • 1篇李燕

传媒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患者起病时和出现呼吸衰竭时肌酸激酶(CK)、补体C4、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补体C3、IgG、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患者均合并急性亚急性肺间质病变及肺部感染,均予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治疗、血浆置换、抗感染等综合性治疗,5例患者在疾病不同时期死亡,7例予血浆置换治疗患者中6例好转,长期随诊病情缓解.结论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率高,CK下降对于是否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无指导意义,血浆置换对此类患者治疗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刘雯孙华瑜段利华李燕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减量探索
2011年
目的探索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的减量方法。方法对入选的48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1年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均接受益赛普治疗,初始剂量为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当疾病得到缓解(BASDAI<2;ESR男<15mm/h,女<20mm/h;CRP<0.8mg/dl;PLT<300×109/L),即将益赛普每隔2个月逐渐减量。如果减量使患者症状加重或ESR、CRP、PLT计数等炎性指标反弹至异常水平,则将益赛普重新调回前一个剂量,并于下次复查时评估以确定益赛普的剂量。A组患者同时接受柳氮磺吡啶(SSZ)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25tid,第2周增至0.5bid,第3周增至0.75bid,第4周增至1.0bid维持至第24周。结果两组患者前2个月均使用推荐剂量的益赛普即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起效快,缓解率高,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情获得缓解的病例从第3个月起减量至25mg每周1次,至第4个月末评估疗效,达到ASAS20的百分数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间隔逐渐延长,两组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当益赛普减量至25mg每2周1次后,组间差别更是达到P<0.01。结论 SSZ联合益赛普治疗AS可取得较高的疾病缓解率或低疾病活动状态,可明显延长益赛普的用药间隔。
陈梅卿陈娟孙华瑜陈莉莹林庆衍刘雯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Α柳氮磺吡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