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进

作品数:1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思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大学生
  • 3篇中庸
  • 3篇教育
  • 2篇信念
  • 2篇哲学
  • 2篇人格
  • 2篇理想信念
  • 2篇民办
  • 2篇民办高校
  • 2篇孔子
  • 2篇乐记
  • 2篇高校
  • 2篇《乐记》
  • 2篇成才
  • 2篇成长成才
  • 1篇大学生科技创...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发...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文化

机构

  • 10篇西安思源学院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刘进
  • 3篇邵海萍

传媒

  • 3篇船山学刊
  • 3篇劳动保障世界
  • 2篇临沂大学学报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就业与保障
  • 1篇时代人物
  • 1篇高教学刊
  • 1篇新丝路(下旬...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的优化培养模式——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
2018年
应用型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教育须体现应用型大学的教育特色和自身的实践性强的特色。在具体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一主两延伸"的培养模式。
刘进
论《乐记》本体论与宇宙论同构的礼乐意义阐释
2013年
《乐记》从本体论的角度将人的情理诠释为礼乐的本源意义。《乐记》礼乐意义论的诠释逻辑是在以宇宙论赋予礼乐神圣意义的同时又把天道还原为人的情理。这种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互文结构的阐释逻辑具有双重原因,即儒家"述而不作"的阐释学传统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礼乐意义的情理内涵反映了礼乐本身的实践精神和超越精神。
刘进
关键词:天道情理
《中庸》“明诚关系”的价值生成论阐释被引量:1
2016年
宋明理学家对《中庸》的明诚关系基本上是沿着形上学的价值预成论予以阐发,即全善的天命规定了人性,藉着人的道德实践而显示出来,人只需做到率性而动的诚,即可达到道德认知的效用,即"自诚明谓之性"。反之,"自明诚谓之教"是凭借道德学习认知开始道德实践以生成价值的过程。然而,纵观《中庸》修德功夫论对道德主体的实践在价值生成中的彰显,不难发现,天道的形上依据与人道的后天实践是价值本源论上的互文同构,《中庸》在当今的意义并非基于天命的道德形上学,而是人在道德文化中笃行实践以成德的价值生成论。
刘进
关键词:道德文化
“教学+实践+科研”的思政教育育人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
2019年
思政教育应用综合视角研究教学、实践、科研在育人过程中的功能、目标、地位、关系和机制。教学是育人主体,是理论认知的基础;实践是拓展,注重大学生的能力发展;科研是延伸,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讨和培育科学精神。教学须融入实践和科研探索的内容,提升育人的深度。实践须以教学内容为指导,以科研成果为出彩环节。科研须以教学和实践育人为对象,推动认知的深入。教学、实践、科研的育人活动统一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以知识向素质的转化为目标。
刘进
关键词:成长成才理想信念育人目标
《乐记》审美情感论的哲学解读被引量:1
2010年
《乐记》对音乐中的情感表现持"中和为美"的观念,音乐的中和不止是人与自然、人与他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音乐情感本身的和谐与情感生命的解放。《乐记》的"德音为乐"说主张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音乐艺术形式中的融合无间,强调艺术的道德价值、社会使命与审美价值的合一。
刘进
关键词:审美情感
论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是对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奋斗幸福观。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科学内涵包括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主体的奋斗途径、高扬理想信念旗帜的奋斗动力、创新实干的奋斗新理念等方面。它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教育价值:它对于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的奋斗幸福观以及培育有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意识的一代新人具有引领和激励的价值。
刘进
关键词:理想信念成长成才
《礼记》“中和”思想的人格价值论
2008年
《礼记》论德性人格有体有用,中为体,和为用。中庸是理想人格的实质。中庸即用中,换言之,即止于至善的实践精神的人格化。中是指人格价值实现的完满性,和是中的人伦体现,是人伦关系的两端同达于义的状态。《礼记》之和统摄形而上下:有天地之和、人心之和与人伦之和。和义、和敬、和亲、和顺是和的内在化与人格化。
刘进
关键词:中庸人格价值
诚、善、美的巅峰——对孔子中庸思想内在规定的探索被引量:2
2005年
孔子的中庸思想通常被概括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然而这只是从否定方面对中庸的规定。若从肯定方面以现代伦理学、美学视角审视中庸,则会发现中庸是“名中实极”。它的内在规定即是至诚、至善、至美的三个维度的统一。至诚的道德情感是它的根本,完美地遵守社会规范、追求无缺憾的美是它的本质。中庸不是庸俗的折中,而是诚、善、美的巅峰。
刘进
关键词:孔子中庸思想至善至诚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理论体系构建——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
2021年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郑晓燕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是一本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指导教材。
邵海萍刘进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材理论体系构建创新能力训练
孔子人格修养思想的哲学意蕴
2006年
孔子的人格修养思想有着完整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哲学意蕴:它强调道德的主体性意识和实践意识;以至善为理想人格的内在规定;“诚”在孔子的人格修养思想中有着根本的地位;对“学”的重视更使孔子的人格修养思想具有笃实的品质。
刘进
关键词:人格修养哲学意蕴孔子主体性意识理想人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