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

作品数:9 被引量:152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离散度
  • 4篇QT离散
  • 4篇QT离散度
  • 3篇心肌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犬心
  • 2篇基因
  • 2篇复极
  • 1篇蛋白
  • 1篇导联
  • 1篇动作电位
  • 1篇心肌复极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心外膜
  • 1篇性别

机构

  • 9篇西安医科大学...
  • 3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汉中市人民医...
  • 1篇美国犹他大学

作者

  • 9篇刘艳
  • 7篇崔长琮
  • 4篇郭映春
  • 3篇杜克莘
  • 3篇丁国良
  • 2篇刘治全
  • 2篇赵峰
  • 2篇杨琳
  • 2篇马奕
  • 1篇袁祖贻
  • 1篇史亚琴
  • 1篇叶涛
  • 1篇张新霞
  • 1篇曹世平
  • 1篇魏瑾
  • 1篇刘娟
  • 1篇张莉
  • 1篇张莉
  • 1篇王哲训
  • 1篇侯嵘

传媒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犬心外膜除极复极离散度与QT离散度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1998年
应用Franz乏极化Ag-AgCl接触电极记录16只犬心外膜多部位单向动作电位(MAP)、比较心外膜不同局部的除极、复极离散度及其与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ispersion,Td)的关系以探讨QTd的形成机理。结果:(1)犬体表QTd与心外膜MAPD_(90)离散度、RT离散度、AT离散度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O.78、0.79、0.98,P均<0.05。(2)AT离散度与MAPD_(90)离散度、RT离散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4,P<0.05。结论:(1)心室肌不同局部存在除极复极的不均一性。(2)QTd不仅与心室肌复极离散度(MAPD_(90)d,RTd)有关,且与除极顺序离散度(ATd)有关。
刘艳杜克莘丁国良崔长琮郭映春赵峰
关键词:除极复极离散度
QT离散度的方法学及其正常参考值研究被引量:109
1998年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的正常参考值及在不同心电图记录纸速、不同时间重复测量、不同测量方法之间的可重复性。方法分别以纸速25mm/s、50mm/s记录504例健康成人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用手工分规和电脑半自动测量QTd,比较不同心电图纸速、不同时间重复测量、不同测量方法之间的可重复性。结果(1)同一或不同测量者不同时间内重复测量的QTd、QTcd、RR间期显著相关,r分别为0.93、0.95、0.99,P均小于0.01。(2)计算机半自动测量与手工分规测量的QT、QTd显著相关,r分别为0.84、0.88,P均小于0.01。(3)在25mm/s纸速与50mm/s纸速的心电图分别测量QTd、QTcd、RR间期,两次结果相关性好,r分别为0.86、0.84、0.96,P均<0.05。(4)用不同方法测量QTd、QTcd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其平均误差小于7ms。(5)QTd、QTcd的正常参考值为45±13ms、49±14ms。结论①QTd在不同心电图记录纸速、不同时间重复测量、不同测量方法之间显著相关,可重复性好。②QTd的正常参考值为45±13ms,范围为20~70ms。
刘艳郭映春马奕崔长琮崔长琮
关键词:QT离散度参考值心电图
QT离散度及其相关指标的年龄性别差异被引量:15
1999年
目的报告QT离散度及其相关指标的年龄性别差异。方法记录504例健康成人的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按性别分组,男性250例,女性254例;按年龄分组:18~29岁组128例,30~39岁组128例,40~49例组121例,50~60岁组127例;比较QT离散度及其相关指标的年龄、性别差异。结果1.男性各参数离散度大于女性:QTd、QRSd、OQTd、JTd、Tp-Ted、JTpd、QTpd,男性分别为48±13、30±11、18±6、51±18、58±15、52±18、43±16ms,而女性分别为42±12、28±10、16±6、46±14、55±17、46±19、39±17ms。2.男性RR间期、QRS间期(861±116、87±7ms)大于女性(823±128、79±7ms),而女性QTc、JT间期(410±30、291±22ms)大于男性(399±22、281±24ms)。3.各年龄组QTd、QT差异无显著性。4.最长QT间期多出现在V2(51%)、V3(39%)、V4(25%)导联,最短QT间期多出现在aVL(40%)、VI(35%)、I(16%)导联。结论1.男性除极、复极离散度(QRSd、QTd、?
刘艳马奕郭映春崔长琮张莉G.MICHAEL VINCENT
关键词:QT离散度心电图年龄性别
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0年
遗传性长 QT间期综合征 (L QTS)是儿童和年轻人发作性晕厥和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结合新近文献 ,对遗传性 L QTS的分子遗传机制、离子通道生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的最新研究予以总结。
刘艳张新霞崔长琮
关键词:变异基因动作电位
犬心外膜在体心肌复极异质性的研究
1998年
应用先进的Fanz接触MAP记录技术研究犬左室心外膜室间隔、心尖部、侧壁和后基底部的复极异质性。结果表明:(1)各MAPD_(90)间,室间隔比后基底部显著延长;(2)各AT间,室间隔和心尖部较后基底部显著缩短;(3)各RT间无显著差异。提示心外膜复极存在异质性。
丁国良杜克莘刘艳崔长琮杨琳赵峰
关键词:心肌复极心外膜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离散度分析(摘要)被引量:5
1997年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离散度分析(摘要)刘艳1郭映春1史亚琴2崔长琮1急性心肌梗塞(AMI)易合并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60例AMI患者早期心电图QT、QTc离散度(QTd、QTcd),以探讨其对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刘艳郭映春史亚琴史亚琴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
α-内收蛋白Gly460Trp变异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探讨内收蛋白 α亚单位 (α-内收蛋白 )变异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以 183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12 9名血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 ,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 DNA序列测定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对 α-内收蛋白基因第 10外显子部分序列进行基因变异检测 ,并对身高、体重、血压等临床资料进行测定。结果 发现在 α-内收蛋白基因第 10外显子的第 6 14位核苷酸存在 G被 T替换的变异 ,使其氨基酸序列第 46 0位的甘氨酸 (Gly)被色氨酸 (Trp)取代 (Gly46 0 Trp) ,Gly/ Gly、Gly/ Trp和 Trp/ Trp3种基因型在人群中的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该变异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者中的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3种基因型个体在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等方面差异亦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在本研究中 ,中国汉族人 α-内收蛋白基因第 10外显子第 6 14位存在 G/ T基因分子变异 。
侯嵘刘治全薛明战王永兴叶涛孙超峰王哲训刘艳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Α-内收蛋白基因
缺血对犬心室肌M细胞外向钾电流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丁国良崔长琮杨琳杜克莘傅文曹世平陈前刘艳张莉VincentGM
关键词:心肌缺血M细胞外向钾电流
NO吸入和静滴二硝酸异山梨醇对心衰患者急性血液动力学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一氧化氮(NO)吸入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观察了15例CHF患者NO吸入和二硝基异山梨醇静滴(Iso)后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结果:NO吸入和Iso静滴均能使平均右房压(mR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肺嵌压(PCWP)下降,心脏指数(CI)升高;与Iso相比,N0吸入选择性地降低肺总阻力(PCR)及肺小动脉阻力(PAR),且其作用较Iso显著;NO吸入不影响体循环压力及体循环阻力(SVR)。结论:NO吸入对CHF患者具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可改善心脏作功能力。
袁祖贻刘娟刘治全刘昀魏瑾刘艳王文茂杨鼎颐
关键词:一氧化氮血液动力学充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