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耀武

作品数:62 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中药
  • 8篇药材
  • 7篇白芍
  • 6篇液相色谱
  • 6篇色谱
  • 6篇中药产业
  • 6篇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液相色谱法
  • 5篇色谱法
  • 5篇中药材
  • 5篇伪品
  • 5篇活性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学成
  • 4篇饮片
  • 4篇五加皮
  • 4篇化学成分
  • 3篇药材市场

机构

  • 59篇亳州职业技术...
  • 19篇安徽中医药大...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 3篇亳州市沪谯药...
  • 2篇安徽中医药高...
  • 1篇亳州师范高等...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蒙城县中医院
  • 1篇阜阳市肿瘤医...
  • 1篇安徽济人药业...
  • 1篇亳州市食品药...
  • 1篇舒城县中医院
  • 1篇合肥华润神鹿...
  • 1篇安徽精诚本草...

作者

  • 61篇刘耀武
  • 15篇方成武
  • 9篇鞠康
  • 9篇夏成凯
  • 8篇刘超祥
  • 7篇栗进才
  • 5篇程磊
  • 5篇王军
  • 4篇黄鹏
  • 4篇王甫成
  • 4篇赵鑫磊
  • 3篇汪电雷
  • 3篇黄力
  • 3篇王星星
  • 3篇孙煜铮
  • 2篇薛天乐
  • 2篇王松婷
  • 2篇王蓉
  • 2篇周建理
  • 2篇牛倩

传媒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广州化工
  • 2篇中药材
  • 2篇安徽医药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绥化学院学报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2篇高教学刊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经济论坛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亳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021年
亳菊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根据相关本草书籍和文献资料,该文综述近年来有关亳菊的化学成分和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亳菊中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糖类及微量元素等。影响其化学成分的因素有很多,如加工方法、重金属、采收期、贮藏条件等,从而影响亳菊的质量。为了解亳菊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该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郭宣宣刘耀武鞠康薛天乐闫青青
关键词:化学成分影响因素
亳州中药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在对亳州现有中药产业管理人才规模、层次和结构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围绕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提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为中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
陈群刘耀武夏成凯
关键词:中药产业
基于电子鼻技术鉴别不同产地半夏药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基于电子鼻技术鉴别不同产地的半夏药材。方法收集不同产地半夏药材,采用PEN 3型电子鼻系统对半夏药材进行定量表征,应用Loading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半夏药材的电子鼻响应值有所差异;7号传感器W1W和6号传感器W1S对不同产地半夏药材的区分贡献率最大;与主成分分析法(PCA)比较,线性判别分析法(LDA)更能较好区分不同产地半夏。结论该方法有效、简便、客观,可用于鉴别不同产地半夏药材。
王俊斐张露平张运民刘耀武
关键词:半夏电子鼻技术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2016年
文章以甘肃、山东、内蒙古、山西黄芩为材料,比较不同产地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中所制定的黄芩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加之以甲醇-水-磷酸(比例:47:53:0.2)为流动相,且流速设定为1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测定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山东黄芩比其他产区黄芩中的黄芩苷含量高。由此得出山东产黄芩有效成分含量普遍较高的结论。
鞠康刘耀武王甫成
关键词:黄芩HPLC黄芩苷
高职中药专业建设与实践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介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发展项目与安徽省中药实践教学团队项目建设形成的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的课程体系以及实践与师资团队建设的做法。
刘耀武程磊方成武
关键词:中药专业
一种中药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发酵装置,包括:用于中药发酵的罐体、以及使所述罐体立于地面的支撑腿,所达支撑腿外侧设有增大其与地面贴合面积的包围件;所述包围件包括,圆管、以及第一圆环,所述支撑腿竖直穿过圆管,圆管的内径形状与支撑...
黄力刘耀武张伟夏成凯程慧娟
文献传递
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调查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对资源的保护及永续利用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查、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保护区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特色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牯牛降有珍稀濒危药用植物30科58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8种,其他珍稀药用植物40种。在58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中,28种是常用中药材的正品来源,12种是中国特有的第四纪以前孑遗植物。结论牯牛降国家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类丰富,需合理利用,并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
罗汉梅桂林孙煜铮王星星程翔刘耀武任勇王华伟方文韬相英龙程涛方成武
关键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HPLC法测定降脂宁片中绿原酸含量
2015年
目的:建立降脂宁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宁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9∶91);检测波长:327 nm;进样量:10μL;柱温:30℃;流速:1 m L·min^-1。结果:绿原酸质量在0.013 16-0.263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RSD=1.12%)。结论:该方法测定降脂宁片中绿原酸的含量,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降脂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夏成凯杨景生刘超祥刘耀武
关键词: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川产川乌生品及炮制品质量考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考察四川产川乌生品及其炮制品的质量,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川乌的炮制工艺提供基础。方法以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对四川产川乌生品及其炮制品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蒸制品与煮制品的质量。结果公司A提供的江油川乌生品的总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约为0.150 8%,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限量规定,且质量最佳;公司B提供的四川川乌生品的总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约为0.058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限量规定,压线合格。四川川乌煮制品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约为0.050 6%,不合格;蒸制品单酯型生物碱含量约为0.083 3%,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限量规定,合格。结论四川产川乌以江油产质量最佳,部分川乌生品压线合格,炮制后其煮制品不合格,而蒸制品合格。
王瑞娟刘耀武
关键词:川乌制川乌生物碱
亳州疏毛罗勒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疏毛罗勒(Ocimum basilicum L)挥发油,并采用气-质联用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再采用DPPH·清除能力测定法和O^-_2·清除能力测定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杯碟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疏毛罗勒挥发油组分共检出27种成分,所鉴定出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总量的90.10%,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十六酸乙酸乙酯(44.16%)、乙酸松油酯(17.1%)、(s)-2,5,5,8-四甲基-1,2,3,6-四氢化薁-4-酮(9.92%)、香叶醇(3.05%)等;挥发油成分对DPPH·和O^-_2·有中等程度的清除能力;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3株菌种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刘超祥丁锐王珊丁连峰刘耀武
关键词:抗氧化性抑菌活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