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正江

作品数:168 被引量:760H指数:15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7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82篇船舶
  • 22篇避碰
  • 17篇综合安全评估
  • 17篇教育
  • 17篇船舶避碰
  • 16篇航海教育
  • 13篇海事
  • 10篇海上交通
  • 9篇水路运输
  • 9篇FSA
  • 9篇船舶碰撞
  • 8篇教学
  • 8篇航向
  • 7篇航行
  • 7篇非线性
  • 7篇船员
  • 6篇会遇
  • 6篇船舶操纵
  • 5篇疏散
  • 5篇海员

机构

  • 168篇大连海事大学
  • 5篇交通运输部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招商局集团
  • 1篇大连大学
  • 1篇海军大连舰艇...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上海海运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烟台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海事大学
  • 1篇浙江国际海运...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大连海运学院
  • 1篇天津海运职业...

作者

  • 168篇刘正江
  • 23篇吴兆麟
  • 19篇夏国忠
  • 16篇卜仁祥
  • 13篇蔡垚
  • 12篇鲍君忠
  • 11篇李铁山
  • 9篇王逢辰
  • 9篇东昉
  • 9篇王新建
  • 8篇洪碧光
  • 7篇张硕慧
  • 6篇王焕新
  • 6篇王艳华
  • 5篇李伟峰
  • 5篇于家根
  • 5篇史国友
  • 5篇李桢
  • 5篇高孝日
  • 5篇石博文

传媒

  • 28篇大连海事大学...
  • 25篇航海教育研究
  • 14篇中国航海
  • 9篇世界海运
  • 8篇哈尔滨工程大...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中国海事
  • 4篇船海工程
  • 3篇中国航海学会...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航海技术
  • 2篇舰船科学技术
  • 2篇上海海事大学...
  • 2篇2006年安...
  • 2篇2008深圳...
  • 2篇中国航海学会...
  • 2篇2003海上...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17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15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水中沉底油的风化特性及鉴别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原油和两种船用燃油进行340 d的室外模拟风化模拟实验,运用GC-FID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对海水中风化的漂浮油和沉底油的特性进行分析,为沉底油溯源提供相关依据,以此完善海上溢油事故的监管工作。结果表明:4种实验油品的漂浮油和沉底油荧光光谱差别不大,因此可以用荧光光谱法初步测定沉底油的风化时间;沉底油受蒸发、光解等影响弱于漂浮油,其GC可保持低碳组分峰形,并且由于生物降解,沉底油的气相谱图中均出现不可分辨的复杂混合物(UCM)的特征图谱,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沉底的判据;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建立一种确定溢油时间、风化经历及方法,以便对溢油进行更准确的溯源。
杨世莉孙冰严志宇刘慧张硕慧刘正江
关键词:气相色谱荧光特性
海上交通安全系统演化研究
2016年
揭示海上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和规律一直是海上交通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海上交通事故致因和机理研究进行了评述。对“危险”“事故”“安全”“风险”“致因”“机理”和“演化”等几个关键概念进行了回顾、比较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致因理论的不足,认为机理研究是揭示海上交通系统安全演化规律的最佳方法。根据系统元素和结构的特点,引入耗散结构理论、演化理论,揭示海上交通系统的进化和退化机制。
曹亮刘正江
面向21世纪航海技术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根据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计划,结合国际公约STCW78/95的要求,研究并改革了航海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陈伟炯黎飞叶跃前张品生刘正江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船舶绕避热带气旋方案效益评估被引量:1
2010年
为对船舶绕避热带气旋的航行方案进行效益评价,提出船舶绕避热带气旋方案的效益及其评估的概念,给出一种对船舶绕避热带气旋方案效益进行评估的方法.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船舶绕避热带气旋效益值和效益系数,可较为直观有效地对船舶绕避热带气旋方案的效益进行评估,可为航运企业绕避TC工作提供参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吴金龙马轲馨范中洲刘大刚刘正江
关键词:船舶
船舶避碰过程中人的可靠性分析
回顾了现有人的可靠性常用技术方法,探讨了人的可靠性分析技术的在船舶避碰中应用,提出了利用船舶碰撞事故报告以及事故统计数据并结合专家意见评估避碰过程中的人的可靠性的实用技术;给出了人为失误引发碰撞的概率以及失误迫使条件的量...
刘正江吴兆麟夏国忠
关键词:船舶避碰事故报告
文献传递
自主船舶避碰过程中人为失误的分析与评估被引量:3
2022年
针对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失误问题,从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角度提出L2级MASS避碰过程中人为失误风险识别方法和评估模型。首先,基于层次任务分析法(HTA)获得MASS避碰过程中远程操作人员和在船船员的关键任务,利用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模型(IDAC)建立认知模型,分解避碰任务的各个操作阶段,识别避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为失误;其次,采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和证据推理(ER)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等级量化建模;最后,对MASS避碰过程中的人为失误进行风险量化和排序,并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建议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决策阶段的人机系统交互不协调是L2级MASS避碰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因素。
周颖刘正江王新建谢辉
关键词:海事安全风险分析
CFD方法的船舶骑浪稳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船舶骑浪状态下的稳性损失,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船舶骑浪航行时的复原力臂进行了计算。采用边界造波法构建了适用于船舶骑浪航行的规则波数值波浪水池,以某瘦长型船模为例,对其在静水及3种不同波高波浪中骑浪航行且波峰位于船舯时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计入波浪及船行波影响,计算了船模在不同横倾角下的复原力臂,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船模稳性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船舶骑浪航行时,波高越大,稳性损失越严重;骑浪航行时船舶航速较高,在计算稳性损失时,船行波的影响不可忽略。
石博文刘正江杨波
关键词:船舶
海上人命损失的时间和形态分布规律
2016年
基于MAIB数据库和某航企海员工伤数据库,通过"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和"致死率"模型,对海上人命损失时间的分布特征和形态特征分析,发现海上人命损失随时间呈总体下降趋势,海员操作事故和疾病等导致的人命损失数量已经超过传统海上交通事故造成的生命损失数量。应将交通行为和操作行为一并纳入海上交通安全理论的研究范畴,改变以往通过预防海上交通事故达到减少海上人命损失的路径,建立以人命保护为核心的研究路径,实现海上人命安全保护的目的。
曹亮刘正江
关键词:ARIMA致死率
船舶避碰中的人的因素的分类
人的因素的分类是开展事故中人的因素调查的先决条件,也是人的因素研究工作的基础。为了深入研究船舶避碰中的人的因素,必须首先建立人的因素分类。本文在研究已有人的因素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船舶避碰的实际,提出了一种船舶避碰中人的因...
刘正江吴兆麟夏国忠
文献传递
船舶顺浪航行避免危险的操纵方法
船舶在大风浪中的航行安全一直是航海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船舶在顺浪和偏顺浪的运动进行分析,根据IMO海上安全委员会第707号通函(MSC/Circ.707)给出的避免危险情况出现的建议,讨论顺浪航行避免危险的...
洪碧光刘正江范中洲
关键词:航行安全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