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植昌

作品数:219 被引量:80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90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化学工程
  • 48篇理学
  • 3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5篇离子
  • 89篇离子液
  • 89篇离子液体
  • 65篇烷基化
  • 62篇催化
  • 35篇离子液体催化
  • 30篇催化剂
  • 22篇烷基化反应
  • 22篇烷基化油
  • 22篇基化反应
  • 21篇球状活性炭
  • 21篇沥青基球状活...
  • 20篇反应器
  • 17篇丁烷
  • 17篇沥青
  • 17篇金属
  • 15篇异丁烷
  • 15篇流出物
  • 12篇液体催化剂
  • 12篇离子液体催化...

机构

  • 18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6篇中国科学院山...
  • 16篇国际壳牌研究...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中国石化扬子...
  • 1篇中国寰球工程...
  • 1篇华北石化公司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华福工程...

作者

  • 218篇刘植昌
  • 114篇徐春明
  • 92篇孟祥海
  • 83篇张睿
  • 55篇刘海燕
  • 31篇刘朗
  • 31篇凌立成
  • 23篇乔文明
  • 17篇高金森
  • 13篇刘耀芳
  • 12篇黄崇品
  • 8篇吕春祥
  • 8篇陈春茂
  • 7篇杨淑清
  • 7篇王庆宏
  • 6篇胡鹏程
  • 6篇刘志刚
  • 6篇宋燕
  • 6篇周建军
  • 5篇王振波

传媒

  • 10篇化工学报
  • 8篇燃料化学学报
  • 7篇炭素技术
  • 6篇石油炼制与化...
  • 6篇天然气与石油
  • 6篇化学反应工程...
  • 5篇化工进展
  • 3篇现代化工
  • 3篇炭素
  • 3篇Chines...
  • 3篇中国科学:化...
  • 2篇石化技术
  • 2篇新型炭材料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天然气化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化工高等教育
  • 2篇中国化工学会...
  • 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13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16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11篇2005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沥青球空气氧化不熔化的研究被引量:19
1996年
采用空气氧化实现了0.154~1.00mm范围四种球径沥青球的不熔化。并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谱图表征沥青球的不熔化程度。概述沥青球空气氧化增重和炭化收率间的关系,应用红外光谱初步探讨了沥青球空气氧化不熔化的机理。
王克温乔文明刘植昌凌立成刘朗周承泽董文荣郑斌
关键词:活性炭球形不熔化
CO_2活化对含铁沥青基炭球中孔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1999年
研究了含铁沥青基炭球在CO2中的活化反应,结果表明,在900℃下含铁沥青基炭球在CO2中的活化反应速度比水蒸气中的活化反应速度慢.在活化收率相近的情况下,经CO2活化所得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比水蒸气活化所得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中孔比例高.随CO2活化时间的延长,所得沥青基球状活性炭的中孔孔径变大.高温短时间的CO2活化更有利于所得沥青基球状活性炭中孔比例的提高.
刘植昌凌立成刘朗
关键词:活化二氧化碳孔结构
离子液体中苯与C_9芳烃烷基转移反应被引量:2
2005年
合成出一系列具有不同阴离子或阳离子结构的离子液体,并在三口瓶中评价了这些离子液体对苯与C_9芳烃烷基转移反应的催化效果以及相关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无水三氯化铝参与合成的离子液体催化性能较好,其活性来源于[Al_2Cl_7]^-,阳离子的类型影响产物的选择性。在反应温度为78℃,剂油体积比 IL/C_9为0.42,苯/C_9为0.99,反应时间为3h 下,甲乙苯总转化率为29.4%,均三甲苯转化率为-7.2%。
高丽霞刘植昌高金森徐春明
关键词:烷基转移反应离子液体均三甲苯
改造HF或硫酸烷基化单元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HF或硫酸烷基化单元改造为离子液体烷基化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HF或硫酸烷基化单元至少包含:-反应器单元,所述反应器单元用于使催化剂和烃反应物接触;-分离器单元,所述分离器单元用于将反应器流出物分离为催...
刘植昌徐春明张睿孟祥海A·C·帕罗尼P·A·A·克鲁森尔A·V·P·范登博世
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新技术
徐春明刘植昌张睿孟祥海刘海燕
项目原创发明了一种新型复合离子液体,替代传统的氢氟酸/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开发成功出一项全新的绿色、安全、环保的碳四烷基化技术。其核心创新为:1)研制发明了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复合离子液体催化剂;2)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新工...
关键词:
关键词:催化剂
铜铝双金属复合离子液体的电化学行为及电沉积铜机理
2022年
铜铝双金属复合离子液体是新型碳四烷基化技术所用的绿色催化剂,电化学处理是回收工业应用过程外排复合离子液体中金属铜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需要深入研究其电化学行为和电沉积铜机理。循环伏安研究发现,铜铝双金属复合离子液体在Pt盘电极、W盘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还原过程均包括铜的欠电势沉积、Cu(Ⅰ)的还原和铜的超电势沉积,氧化过程均包括Cu→Cu(Ⅰ)、Cu(Ⅰ)→Cu(Ⅱ)。计时安培研究表明,铜的成核方式为三维瞬时成核。长周期实验结果显示Cu(Ⅰ)的浓度随着时间下降的趋势变缓,表明电沉积铜速率逐步下降。电沉积电势对沉积产物的形貌影响较大,-2.60 V下的产物形貌更平整致密。XRD结果表明在-1.20~-2.60 V电势下阴极电沉积只生成金属铜。
欧阳萍张睿周剑刘海燕刘植昌徐春明孟祥海
关键词:电化学循环伏安电沉积铜
一种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利用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或氢氧化铯的第一碱源活化天然硅铝矿物,再加入SSZ‑13晶种进行机械处理,随后添加硅源、第二碱源和水,得到反应物凝胶,对反应物凝胶依...
郑涛刘浩玮回天力刘海燕朱文帅孟祥海张睿刘植昌
再生和维持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活性及生产烷基化油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和维持离子液体催化剂活性的方法,包括在烷基化反应过程中向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或烷基化反应原料中补充卤化氢或卤代烃,所述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催化C4烯烃与烷烃的烷基化。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利用烷基化反应生产烷基...
孟祥海刘植昌张睿徐春明
文献传递
基于氯铝酸离子液体催化的萘低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氯铝酸离子液体催化的萘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氯铝酸离子液体催化萘系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制得萘低聚物。本发明以氯铝酸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萘系化合物聚合制备萘低聚物,萘系化合物具有分子结构可控、原料...
刘海燕孙家宾徐猛猛郑涛张睿孟祥海刘植昌徐春明
一种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方法及反应器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方法及反应器。反应器包括:反应器,设置多个物料进口和一个物料出口,物料出口与分离罐连接;分离罐,其上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与反应器的物料出口连接,出口经循环泵与反应器的物料入口连...
李家栋刘植昌何敬成陆贵根曾兴元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