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杰

作品数:56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嘉兴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骨质
  • 16篇骨质疏松
  • 11篇疗效
  • 10篇骨折
  • 10篇骨质疏松症
  • 6篇中药
  • 5篇腰椎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骨质疏...
  • 5篇原发性骨质疏...
  • 5篇手法
  • 5篇疏松性
  • 5篇骨质疏松性
  • 4篇远端
  • 4篇远端骨折
  • 4篇手法复位
  • 4篇桃花汤
  • 4篇骨密度
  • 4篇复位
  • 3篇医药治疗

机构

  • 36篇浙江中医药大...
  • 20篇嘉兴市中医医...
  • 10篇浙江省立同德...
  • 3篇嘉兴市第二医...
  • 3篇嘉兴市第一医...
  • 3篇杭州市富阳中...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海宁市中医院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嘉兴学院

作者

  • 56篇刘杰
  • 11篇史晓林
  • 10篇徐卫星
  • 7篇胡颖
  • 6篇朱小龙
  • 5篇俞芳
  • 4篇刘国泰
  • 4篇丁伟国
  • 4篇张志强
  • 3篇方瑞华
  • 2篇吴潍
  • 2篇孙钰
  • 2篇丁红生
  • 2篇赵革军
  • 2篇贾月惠
  • 2篇林闽
  • 2篇陈锋
  • 2篇陈锋
  • 2篇王海霞
  • 1篇徐业

传媒

  • 6篇浙江中医杂志
  • 5篇中医正骨
  • 4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第九届中国南...
  • 1篇2015年浙...
  • 1篇2013年浙...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9~75岁,中位数40岁;左侧14例,右侧17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21例。合并腓骨骨折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 h至6 d,中位数5 d。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中位数10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8周,中位数14周。末次随访时,参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23例、良6例、可2例。疗效评价可的2例患者,经6~8周的功能锻炼,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26°,踝关节跖屈活动范围0°~44°、背伸活动范围0°~44°,疼痛缓解,日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切口感染、钢板断裂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朱小龙徐卫星盛红枫刘杰胡颖
关键词:胫骨骨折
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观察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行C3-C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开门角度、颈椎生理曲度、术前脊髓平均受压程度及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探讨与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的可能机制及影响因素,为预测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提供相关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7月行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多节段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32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4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脊髓病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10例。在颈椎CT上测量开门角度,颈椎X线片上测量颈椎生理曲度,在MRI上测量术前脊髓平均受压程度、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按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5 mm,B组<2.5 mm)。A组男11例,女6例;年龄(56.58±9.80)岁,病程(23.52±7.86)个月。B组男6例,女9例;年龄(58.46±12.53)岁,病程(21.13±7.75)个月。将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与开门角度、颈椎生理曲度及术前脊髓平均受压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有相关性的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分析。结果:A组开门角度(40.47±9.45)°,B组(27.84±5.67)°,A组开门角度大于B组(P<0.01),开门角度与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之间中度相关(r=0.794,P=0.000)。A组颈椎生理曲度(11.56±4.99)°,B组(6.64±3.28)°,A组颈椎生理曲度大于B组(P<0.01),颈椎生理曲度与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之间中度相关(r=0.632,P=0.000)。A组术前脊髓平均受压程度(27.70±2.92)%,B组(24.59±2.80)%,A组术前脊髓平均受压程度大于B组(P<0.01),术前脊髓平均受压程度与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之间中度相关(r=0.667,P=0.000)。颈椎生理曲度因变量被踢除(P>0.1),开门角度与术前脊髓平均受压程度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13、0.059。结论:术后脊髓平均漂移程度是开门角度、术前脊髓平均受压程度及颈椎生理曲度多种因素的作用结果,其中术前脊髓平均受压程度影响最大,开门角度次之,颈椎生理
朱小龙徐卫星丁伟国盛红枫刘杰胡颖童振楠
关键词:颈椎病椎板成形术外科手术
六味地黄汤加减对肝肾阴虚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本观察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口服,观察其对肝肾阴虚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血脂水平及中医症候评分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绝经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98例,辨证为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的诊断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制定的《血脂异常中医诊疗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明确,并且激素受体(ER或/和PR)阳性,即将开始接受内分泌治疗(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服药依从性好。
盛雅娟刘杰孙钰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益心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益心汤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及硝酸甘油用量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益心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及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及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益心汤对冠心病(气阴两虚证)具有良好疗效。
赵长伟刘杰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益心汤
参麦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确诊为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西医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集束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 mL静滴,日1次,共2周。观察2组患者心衰中医证候积分;并记录患者治疗7、14 d时PCT、PO_2/FIO_2、BNP、cTnI、LVEF值;分别记录两组患者72 h液体总入量、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观察组在2周后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T、PO_2/FIO_2、BNP、cTnI、LVEF在治疗第7 d及第14 d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72 h液体入量较对照组减少,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2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陈锋贾月惠刘杰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前降钙素原脑尿钠肽肌钙蛋白
嘉兴施氏温针灸现状分析
嘉兴市施氏温针灸传承多年,目前已历七世,为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施氏温针灸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种常见疾病,本文将施氏温针灸的特长做一汇总。
刘杰
关键词:温针灸常见病
中药塌渍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笔者运用中药塌渍治疗癌性疼痛48例,观察其治疗癌性疼痛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肿瘤内科的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
盛雅娟孙钰刘杰
关键词:骨转移癌性疼痛
手法复位配合自拟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自拟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医院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门诊、住院病人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手法复位配合口服中药,每天1剂,早晚分服,连服3月;对照组予...
刘杰赵革军
关键词:骨密度
文献传递
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疾病中的治疗进展
2016年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愈合快及恢复佳等优点[1]。随着椎间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脊柱感染[2]及肿瘤压迫神经根[3]等疾病都可以采用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且疗效好,但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对椎间孔镜技术在脊柱疾病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刘杰徐卫星
关键词:脊柱疾病腰椎不稳开放性手术脊柱感染髓核摘除术脊柱内窥镜
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被引量:16
2016年
随着椎间盘摘除手术的广泛开展,椎间隙感染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由于缺乏诊断特异性指标,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椎间盘穿刺取样微生物培养是抗生素选择的金标准,但其阳性检出率有待于提高,目前,不同医疗机构间存在流行病学、治疗经验的差异,抗生素的选择、用药疗程及手术的方式都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近几年,磁共振成像、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介导下经皮椎间盘穿刺、经皮脊椎内窥镜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后路经皮内固定联合前路小切口等的广泛应用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椎间隙感染应重视预防、早期诊断、尽早明确致病菌,治疗应结合医生自身的经验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实验室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通过辅助治疗以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其他并发症发生。
朱小龙徐卫星刘杰
关键词:椎间隙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