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昌信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溅射
  • 6篇超微粒
  • 4篇溅射法
  • 4篇溅射法制备
  • 3篇柑桔
  • 3篇
  • 3篇AG
  • 2篇电学
  • 2篇碳膜
  • 2篇频率特性
  • 2篇溅射沉积
  • 2篇非晶
  • 2篇非晶碳
  • 2篇非晶碳膜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衍射
  • 1篇氧化银
  • 1篇折射率
  • 1篇渗流
  • 1篇透射

机构

  • 11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刘昌信
  • 6篇李建
  • 4篇梁一平
  • 4篇邓昭镜
  • 3篇郑瑞伦
  • 2篇张和民
  • 2篇吴兴源
  • 1篇穆峰
  • 1篇刘存业
  • 1篇戴波
  • 1篇平荣刚

传媒

  • 8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溅射法制备Ag/Ag_2O超微粒子的分析被引量:6
1994年
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溅射法制备的Ag超微粒子的晶体学结构、表面组成、微粒形态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粒为内部为Ag、表面为Ag_2O的两相微粒,以及单一的Ag_2O微粒,粒径在10nm以上的微粒没有确定的外形,粒径在10nm以下的微粒为球形。微粒有不同于块体金属Ag的异常热效应。到40天时,沉积在碳膜上的Ag,Ag_2O两相微粒有一部份还原形成了单一的金属Ag超微粒子。
李建刘存业梁一平任洪湘邓昭镜刘昌信
关键词:超微粒子溅射法晶体结构
溅射沉积在非晶碳膜基底上的银超微粒其自然演化的TEM分析(Ⅱ)──Ag、Ag/Ag_2O超微粒的硫化
1995年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溅射沉积在非晶碳膜基底上的银超微粒的长期观察发现,在自然环境下,Ag/Ag_2O与还原形成的Ag两类微粒相继开始硫化演变.两类微粒均经过Ag_2SO_4中间过程逐渐变成了Ag_2S_2O_7微粒.同时粒径也进一步变大,出现大微粒“吞噬”小微粒的现象.观察结果还表明,在碳膜基底上还原形成的Ag超微粒较Ag/Ag_2O超微粒稳定,粒径变化也较慢.
李建梁一平任洪湘刘昌信
关键词:超微粒碳膜硫化溅射沉积
由溅射法制备的银超微粒的俘获凝聚过程
1994年
在线度空间内,从唯象度度,且在线性近似条件下,建立了超微粒密度的线度分布函数所满足的场方程.进而对溅射具体情况分析了场方程的具体解.最后,利用所求得的具体解模拟了实测的溅射俘获凝聚过程.
邓昭镜李建任洪湘刘昌信
关键词:俘获溅射法超微粒
线性插入法在分光计实验中的应用
1996年
将摄谱线性插入法测波长的原理应用到分光计上,通过测谱线角(即谱线角位置参量),从而直接用线性方程计算出光波长的实验方法与结果.
戴波刘昌信张和民
关键词:分光计波长衍射
混合液体的折射率被引量:1
1991年
从斯涅尔定律出发,由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推导出混合透明液体折射率的简便计算公式.实验测量表明,该计算式在一定范围内是适用的.
张和民平荣刚刘昌信
关键词:折射率
溅射沉积在非晶碳膜基底上的银超微粒其自然演化的TEM分析(Ⅰ)─Ag/Ag_2O超微粒的还原富集被引量:1
1994年
氩气中溅射沉积在非晶碳膜基底上的银超微粒最初为内部是Ag、表层是Ag_2O的Ag/Ag_2O超微粒。对存放于自然环境中的样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21天时物相结构未变,微粒仅出现团聚生长。在40天时,一部份微粒的Ag_2O表层被还原,形成了纯金属Ag超微粒,一部份微粒仍为Ag/Ag_2O超微粒。这两种微粒出现分离富集现象。
李建梁一平任洪湘刘昌信
关键词:超微粒碳膜TEM溅射沉积
用TEM分析溅射法制备Ag超微粒的空间分布
1993年
用透射电镜对在氩气中电离溅射沉积于碳膜上的Ag超微粒进行了直接研究。通过明场象和电子衍射观察分析发现,在溅射入射角为60°时,经不同的出射角收集,形成的超微粒的粒径、粒径分布、形态和物相结构各有不同。
李建梁一平任洪湘刘昌信
关键词:透射电子显微镜超细粉
对由溅射法制备的银超微粒的粒径分布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主要研究由溅射法制备的Ag超微粒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与溅射收集角的关系.我们的结果是:在给定的溅射条件下,不同的溅射收集角,可以得到不同分散度的超微粒,这对制备具有确定分散度的超微粒而言是一个颇有意义的结果.
任洪湘邓昭镜李建刘昌信穆峰
关键词:溅射法超微粒粒径
柑桔皮上青霉菌繁殖规律的渗流理论模拟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利用渗流理论对柑桔皮上青霉菌繁殖的实验规律提出了理论模拟.所得结果表明,由理论模拟得到的渗流几率曲线P_∞(T)与青霉菌繁殖的实验曲线R(T)符合得较好.
邓昭镜刘昌信郑瑞伦
关键词:柑桔保鲜青霉菌繁殖渗流
紫外辐照对柑桔电学频率特性等参量的影响被引量:2
1992年
由于化学药物保鲜柑桔的不足,人们已对物理方法保鲜产生兴趣。保鲜的基本目的在于防止柑桔腐烂和使其营养成分保持不变。从生理角度讲,就是要延缓它的代谢过程。众所周知,由于新陈代谢作用,柑桔的结构和成分不断变化,必然要在果实和果汁的物理性质上反映出来。从物理角度讲,要保鲜,就要使它的结构、成分尽可能保持不变。
郑瑞伦吴兴源刘昌信
关键词:紫外辐射柑桔频率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