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芝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医院感染
  • 2篇碳青霉烯
  • 2篇青霉烯
  • 2篇综合征
  • 2篇基因
  • 2篇杆菌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病毒
  • 2篇不动杆菌
  • 1篇型特异性引物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检查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综...

机构

  • 9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刘文芝
  • 5篇解莹
  • 3篇谢晨
  • 3篇刘群
  • 2篇崔铁军
  • 2篇王红旗
  • 2篇刘贺
  • 1篇刘宇飞
  • 1篇张丽
  • 1篇陈晓燕
  • 1篇于健
  • 1篇魏越
  • 1篇潘立雪
  • 1篇杨小舟
  • 1篇赵薇
  • 1篇张艳红
  • 1篇隋怡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体阳性血清HBV DNA检测及A_(83)变异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为了解HBV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的检出及HBV前C区变异的存在 ,以进一步分析前C区A83变异株感染对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变进展的影响。方法 在实验中肝功能及病毒标志物的检测采用常规方法 ,乙肝病毒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前C区A83变异的检测采用错配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5 0 0份血清中 86份出现抗原阴性而抗体阳性 ,其中HBVDNA阳性 2 1例 ,在 2 1例标本中前C区A83变异株为 4例。结论 在HBeAg阳性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前C区A83变异 ,前C区A83变异是引起乙型肝炎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刘文芝
关键词:抗体血清学检查HBV-DNA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鞍山中心医院丙型肝炎病毒亚型的分布状态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鞍山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的情况。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逆转录巢式PCR法对鞍山地区抗HCV和HCV RNA均阳性的患者共189例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189份抗HCV和HCV RNA均阳性血清中基因型分别检测出了1b和2a型,未发现混合型感染,其中11份为阴性。结论鞍山地区基因型有1b型和2a型两种型,未发现其他亚型,1b型(53%)和2a型(47%)基本相等。
张艳红解莹谢晨刘文芝魏越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型特异性引物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GS及传统病原学培养方法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3年6月8—22日5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微生物采样及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mNGS结果回报所需时间短于培养所需时间[(3.92±1.05)d VS (6.24±0.25)d,P<0.001]。5例患者的标本培养分离出CRAB,mNGS检测结果显示均检出OXA-23耐药基因,经专家综合判断4例患者为医院感染,1例患者为标本污染。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此事件考虑为医院感染暴发。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暴发时环境中CRAB检出率为51.30%(59/115),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手与呼吸机表面,实施多学科联合感染控制措施后,医生手卫生依从率及呼吸机消毒落实率分别由40.83%(49/120)、33.33%(16/48)提高至82.61%(95/115)、83.33%(30/36)。患者预后良好,后续监测未发现新病例,此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mNGS具有精准度高、耗时短、准确率高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医院感染暴发防控及耐药基因组研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持续提高消毒效果及手卫生依从率是防控CRAB感染的重要手段。
范鹏超刘贺巴婧翀刘文芝
关键词:耐药基因
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患者的病因,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及肝肾综合征的诱因,比较Ⅰ型、Ⅱ型肝肾综合征发病前后的血肌酐、血钠和尿量变化。结果肝肾综合征的发病率为8.46%;全部为肝硬化患者;其中大量腹水者14例,自发性腹膜炎或其他部位感染者11例,上消化道出血者9例,大量放腹水(>2 000 ml/次)而未采取补充有效血容量5例,中等量以下腹水且无上述诱因者14例,肝移植失败后诱发肝肾综合征1例。Child-Pugh B级5例,Child-Pugh C级49例。结论肝功能储备状态差;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有诱因,血肌酐值明显升高,尿量减少明显,血钠减少。
刘文芝张丽陈晓燕赵薇谢晨
关键词:肝硬化肝肾综合征肝功能衰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7例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确诊的17例SFTS患者的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及可能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17例SFTS患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5~9月份,高峰在6~8月份;危重型9例,普通型8例。死亡6例(均为危重型),病死率为35.29%。SFT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及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死亡患者主要为高龄合并有基础病、高热、血小板下降明显者,病程早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SFT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对于高龄、血小板迅速下降、存在基础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重型患者提示病情危重,预后差应高度重视。
隋怡刘文芝刘群于健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浅谈脂肪肝的降脂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病,多伴有高脂血症,大部分需要降血脂治疗。由于降血脂药物的不恰当使用,有时反而造成脂肪肝的加重以及肝功能的损害。因此,应在治疗原发病、控制饮食、增加运动3个月后,未达到满意效果的患者中,选择适当的降血脂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肝功能变化。
谢晨解莹刘文芝
关键词:脂肪肝降血脂治疗肝功能
核苷类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情况,探讨应用核苷类药物预防性抗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40例肿瘤内科及血液内科住院的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至少化疗前1周予核苷类药物口服,至化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对照组化疗前仅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出现HBV-DNA升高时再予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至化疗疗程结束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发生率、血清病毒学指标(乙型肝炎五项定量、HBV-DNA)及肝生化学指标差异;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后4、12周、化疗结束时、化疗结束后24周的HBV激活率随着化疗周期的延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后4周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生化学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12周、化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生化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24周,两组患者血清病毒学指标、肝生化学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药物治疗可以诱发恶性肿瘤患者HBV再激活,且随着化疗周期的逐渐延长,激活率呈上升趋势,所以化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及HBV-DNA;化疗前予核苷类药物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HBV再激活发生率。
杨小舟崔铁军解莹王红旗刘群刘文芝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肿瘤化疗核苷类药物
2013年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掌握医院感染发生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重要病原体的检出率。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2013年医院感染病原菌、感染部位和抗菌药物使用状况,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资料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12月17日0∶00-24∶00 1 882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5例、67例次,感染现患率3.45%、例次感染率3.56%;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38.46%;共培养出1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株占68.75%、革兰阳性菌3株占18.75%;调查当日有523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27.79%,一联使用446例占85.28%、二联使用75例占14.34%、三联使用2例占0.38%;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中预防性用药占0.38%、治疗性用药占99.62%。结论现患率调查基本反映医院感染实际情况,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抗菌药物使用合理。
解莹刘文芝王红旗刘群崔铁军潘立雪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
一起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事件的调查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调查某院发生的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暴发事件,并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对2022年2月9—14日该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院感监测软件预警的6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可能污染的环境样本进行微生物采样、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持续监测干预后患者及环境CRAB检出情况。结果6例检出CRAB的患者,其中医院感染4例,定植2例。病例1、3、4、5来源CRAB,除对替加环素和左氧氟沙星中介外,其他全耐药,耐药谱一致。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暴发时CRAB检出率为20.00%(40/200),分别从床单元、设备仪器、医务人员及保洁员手中检出CRAB,且药敏结果与患者来源菌株一致。采用提高接触隔离落实率,严格执行手卫生,采取全院多科室联合的感染防控培训及督导等针对性干预措施,持续3个月对该科室进行CRAB目标监测,结果发现3—5月CRAB感染率分别为25.00%(12/48)、18.75%(9/48)、12.50%(6/48),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56.00,P<0.05);连续环境卫生学采样,均未分离出CRAB,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接触隔离落实不足、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手卫生执行不到位,以及环境清洁不彻底可能是导致此次CRAB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及时识别,调查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范鹏超刘贺刘宇飞解莹刘文芝
关键词: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重症监护病房手卫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