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延刚

作品数:3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陈撄宁
  • 4篇袍哥
  • 4篇高校
  • 3篇道家
  • 3篇文化
  • 3篇仙学
  • 2篇道教
  • 2篇育人
  • 2篇哲学
  • 2篇儒家
  • 2篇教育
  • 1篇担当
  • 1篇当代新道家
  • 1篇道藏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家文化
  • 1篇道统
  • 1篇道统论
  • 1篇道学

机构

  • 30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警安职业...

作者

  • 30篇刘延刚
  • 4篇潘昱州
  • 2篇张首先
  • 1篇张省
  • 1篇章曰春
  • 1篇罗华文
  • 1篇徐华
  • 1篇蒋斌
  • 1篇胡国芳
  • 1篇胡萍
  • 1篇韩晓娟
  • 1篇潘昱洲
  • 1篇李博
  • 1篇刘昌明

传媒

  • 12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网络财富
  • 1篇中国宗教
  • 1篇教育评论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国道教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时代人物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撄宁仙学思想的道统论色彩被引量:1
2006年
继承自家文化的道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普遍的心理历程,陈撄宁创立仙学与历史上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是一种“经学忧患意识”形态之道统论的体现。在道教人才极其缺乏的近现代史上,其“提倡仙学,舍我其谁”的豪迈气魄和以道为本、仙道救国的思想体现了他作为近现代史上道家文化大师勇于担当的主体自觉之道统论色彩,代表了道家文化现代重构的宏大声音。
刘延刚
关键词:陈撄宁仙学思想道统论
文化视阈下的地震灾后宗教重建问题
2014年
宗教是历史的钥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四川、青海、云南大地震都涉及宗教问题,灾后宗教重建须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高度进行引领,要将宗教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全面考量,既要注重物质的层面,又要注重精神的层面,既要弘扬传统又要讲究创新,既要体现政府的组织功能,也要体现社会的整合力量,既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又要避免负面影响。
刘延刚
关键词:文化宗教灾后重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陈撄宁学派被引量:1
2007年
关于陈撄宁学派这个问题,前人鲜有论及者,张广保先生在《明清内丹思潮与陈撄宁学派的仙学》一文中似乎肯定陈撄宁学派的存在,他说,陈撄宁高举“仙学”的大旗,以《扬善半月刊》和《仙道月报》为阵地,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仙学”,在他周围渐渐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之士,形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仙学学派。那么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个学派呢?笔者认为,虽然在表面上似乎并没有这一学派的存在,但实质上以仙学为旗帜,陈撄宁确实拥有不少追随者,
刘延刚
关键词:陈撄宁学派志同道合仙学追随者内丹
试论袍哥与四川盐文化传播
四川盐文化有深厚的底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袍哥是盐帮的主体,在私盐贩运方面处于垄断地位。由于袍哥讲求信义,群众基础好,社会联系面广,"袍哥能结万人缘"。"上齐红顶子,下齐讨口子",都有袍哥的江...
刘延刚唐兴禄
《易传》的成书年代与作者新说被引量:1
2011年
《易传》除《杂卦》而外,均成书于孟子、荀子之后,司马迁之前,其成书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系辞》、《文言》、《彖传》、《象传》、《序卦》、《说卦》、《杂卦》。作者除《说卦》为汉初方士儒,《杂卦》为汉武帝以后的汉儒所作外,其他基本上是战国末至秦、汉初的子夏后学所作。《易传》的出现体现了百家争鸣以来,儒家"以神道设教"构建儒家化形上学的努力。
刘延刚潘昱洲刘昌明
关键词:易传成书年代
道家文化现代转型的杰出代表陈撄宁先生被引量:1
2008年
一代道学大师陈撄宁先生自幼好学,一生致力于道教养生学研究与实践,在民国年间曾办报、办刊、办学,大力提倡其新仙学思想,解放后任中国道协领导,提倡和推行道教学术研究,为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了开拓性的巨大贡献,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视野下来审察,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也只有新儒家的冯友兰和新佛学的太虚大师,堪与其匹。
刘延刚
关键词:陈撄宁道教养生学
传承创新 服务育人——应用转型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工作理念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高校图书馆要顺应转型的大势,研究审视图书馆工作,转变工作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助力高校的转型发展。本文从传承文化是图书馆的核心职能和价值所在、开拓创新是"图书馆+"时代的必然选择、服务育人是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宗旨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在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传承创新、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
刘延刚徐华
关键词:传承创新服务育人
论陈撄宁对道教与科学之关系的调适被引量:4
2009年
宗教如何适应现实社会,应对西方科技的挑战?陈撄宁先生调适道教与科学的关系,将道教的神仙养生术独立出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仙学体系,认为仙学与科学相近,并援科学以改造仙学,弘扬道教的神仙养生之术。这是一个宗教改革家为挽救道教而采取的迂回战术,既坚持传统的仙道学说,又把科学融入仙学。这也是道教神仙学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必然道路。
刘延刚
关键词:陈撄宁仙学道教
我国城乡人口单向流动的场域机制及其运作逻辑被引量:2
2008年
我国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单向性人口流动给城市和农村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减少这些消极后果,导致这种流动的各种因素就成了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从宏观的层面、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城乡人口流动的场域机制,可以发现这种流动是由农村人口在城乡利益场域关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所拥有的有效资本的状况决定的,是一种策略性行为。
蒋斌刘延刚
关键词:人口流动
独抱一“人”究始终——李培湘先生的《人的哲学研究》的解读
2012年
人学是二十一世纪的显学,李培湘先生则早在四十多年前的探索就开始涉足其间,他集四十年之力而卓然成家的《人的哲学研究》给学术界树起了一座标杆:执着、新锐、前瞻、融通、应用是学问之道的创新之源。全书以"人性理论的历史研究"、"人的本质、素质和人的主体性研究"、"人的民主自由研究"、"人的认识问题研究"、"人的教育问题研究"、"人与社会及唯物史观研究"对"人"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哲学解读,是人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其精博宏大的治学之道,对我们当今学人大有启迪。
刘延刚
关键词:创新之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