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婷婷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表面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U
  • 4篇力学性能
  • 4篇合金
  • 4篇力学性
  • 3篇等静压
  • 3篇热等静压
  • 3篇扩散偶
  • 3篇
  • 2篇动态力学性能
  • 2篇镀层
  • 2篇硼化锆
  • 2篇热压
  • 2篇热压烧结
  • 2篇绝热剪切
  • 2篇绝热剪切带
  • 2篇二硼化锆
  • 2篇NB
  • 2篇TI合金
  • 2篇ZRB
  • 2篇MO

机构

  • 17篇中国工程物理...
  • 11篇表面物理与化...
  • 3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核包头核燃...

作者

  • 18篇刘婷婷
  • 8篇张鹏程
  • 7篇庞晓轩
  • 6篇王庆富
  • 4篇何立峰
  • 3篇孙长龙
  • 3篇刘朋闯
  • 3篇尹昌耕
  • 3篇王小英
  • 2篇刘云明
  • 2篇蒋春丽
  • 2篇陈丕恒
  • 2篇巫祥超
  • 2篇谢东华
  • 2篇陈建刚
  • 2篇任大鹏
  • 2篇张羽廷
  • 1篇李嵘
  • 1篇肖红
  • 1篇叶林森

传媒

  • 9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陶瓷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压烧结ZrB_2/Ni复相陶瓷的显微结构
2014年
采用热压烧结法在1 950℃/50 MPa/1 h工艺条件下分别对二硼化锆(ZrB2)粗粉、高能球磨超细粉及两者均添加Ni烧结助剂的4种粉末进行烧结。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定不同烧结体的密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EDS)研究烧结体形貌及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纯相ZrB2粗粉的烧结致密化过程为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的球形颗粒切面接触及烧结颈传质;球磨细化后纯相ZrB2粉体的烧结致密化主要得益于粉体表面积及烧结活性的增大;金属Ni烧结助剂对ZrB2粗粉及细化粉体的烧结致密化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对ZrB2粗颗粒而言,Ni元素主要分布在粗颗粒交界处或残留孔隙内,起到增大ZrB2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及烧结颈传质速率的作用;对ZrB2超细粉而言,Ni元素主要分布在ZrB2晶界处,促进了ZrB2晶粒间的互扩散及微细孔隙的进一步缩小。
庞晓轩刘朋闯刘婷婷李强王庆富张鹏程
关键词:ZRB热压助剂显微结构
大气环境中铈氧物组成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EDS)研究了大气环境中铈氧化物的组成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中铈的氧化物主要由Ce2O3,Ce7O12和CeO2构成,氧化初期主要是Ce2O3,随着氧化时间增加,大部分Ce2O3逐渐转变为Ce7O12,而在局部微裂纹集中处直接生成CeO2,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Ce7O12逐渐转变为CeO2,240 h后Ce7O12几乎完全转变为CeO2;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表明Ce7O12主要以连续致密氧化膜存在,而CeO2则出现大量微裂纹,这种变化与两者密度上的差异有关。
陈丕恒李嵘李炬罗丽珠蒋春丽刘婷婷
关键词:CEO2稀土
U-Mo/Nb扩散偶中扩散系数的测定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包覆热轧法制备了U-Mo/Nb固相复合扩散偶。分别在760和790℃下对U-Mo/Nb固相复合扩散偶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扩散热处理。用能谱法(EDS)测定了扩散偶中主要元素在一维扩散方向上的分布;根据实验初边界条件建立了U-Mo/Nb的半无限长扩散偶模型,并用误差函数法获得了扩散方程的解析式。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UMo合金中U元素在Nb基体中的扩散系数。结合实验方法分析认为计算结果基本合理。
庞晓轩尹昌耕陈建刚孙长龙刘云明刘婷婷
关键词:扩散偶DIFFUSIONCOUPLE固相复合解析式函数法
钨合金性能对侵彻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钨合金高速侵彻Q235钢板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FEM),获得钨合金弹头侵彻过程速度变化及钨合金弹头变形、损伤和破坏演变规律,系统研究钨合金性能对侵彻过程的影响,表明钨合金密度、屈服强度和失效应变对弹头侵彻速度和破坏方式有显著影响,而钨合金硬化参量和应变率敏感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钨合金侵彻过程的认识,同时为制备侵彻性能优异的钨合金也提供了理论依据。
董平刘婷婷张鹏程李强
关键词:钨合金侵彻有限元分析
U-Ti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分段式霍普金森杆(SHPB)及材料试验机测试了3种时效状态的U-Ti合金在室温下的静动态力学曲线,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U-Ti合金动态压缩后的剪切断裂特征,采用XRD分析了动态压缩前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3种状态的U-Ti合金都产生了应变速率强化效应;当应变速率约为2 500 s-1时,U-Ti合金发生了剪切断裂;断口出现取向性的韧窝且在局部区域的韧窝非常细小,以及烧蚀变形。动态压缩使3种状态的U-Ti合金的晶粒取向改变。
刘婷婷张鹏程何立峰
关键词:剪切
高应变率下U-5.7Nb合金的绝热剪切变形
2009年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实验和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U-5.7Nb合金在应变率范围(102/s?104/s)内的变形特征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U-5.7Nb合金的动态屈服强度明显高于其静态屈服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效应;当U-5.7Nb合金应变率为4300/s,试件在应变达到64%时发生剪切破坏。材料内部形成了明显的绝热剪切带,剪切带在与压缩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呈环形,这与动态压缩过程中应力分布不均匀有关。
王小英何立峰白彬巫祥超刘婷婷唐县娥张丽徐芳赵利芳
关键词:动态力学性能绝热剪切带
Si和UO_2芯块表面ZrB_2薄膜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2
2015年
Zr B2薄膜作为可燃中子毒物在反应堆上得以应用。本研究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Si(111)和UO2芯块表面制备了Zr B2薄膜。利用扫描电镜(SEM)对薄膜的表面与截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X射线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谱(XPS)对薄膜的物相及成分进行了表征,采用热循环以及划痕法对膜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能进行考核。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为Zr B2薄膜且膜层较为纯净,基本只含有Zr和B 2种元素;Zr B2膜层和UO2基体结合性能良好,膜层生长致密均匀;膜层破坏的临界载荷约为455 m N。
刘朋闯刘婷婷庞晓轩王庆富张鹏程王志刚
关键词:二硼化锆磁控溅射
U-Mo/Nb扩散偶中固态相变行为分析(英文)
2011年
采用包覆热轧法制备了U-Mo/Nb固相复合扩散偶。在790℃下对U-Mo/Nb固相复合扩散偶进行了扩散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扩散偶的扩散层,采用能谱法测定了扩散层中不同固溶体相的组成。结果表明,30h热处理后扩散偶Nb金属基体一侧得到的3种形式U-Nb固溶体,分析认为扩散层中最终固溶体相组成与U晶型转变及其合金化因素有关。
庞晓轩刘婷婷尹昌耕孙长龙
关键词:扩散偶相变
热处理对U-Mo/Nb互扩散行为的影响
2009年
采用包覆热轧法制备了U-Mo/Nb固相复合扩散偶。分别在760℃和790℃温度下对U-Mo/Nb固相复合扩散偶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扩散热处理。用能谱法(EDS)测定了扩散偶不同热处理时间后的扩散层厚度;并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研究了扩散层厚度与热处理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2种温度下扩散层厚度与时间的拟合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庞晓轩尹昌耕陈建刚孙长龙刘云明孙旭东刘婷婷
关键词:U-MO合金扩散偶
铁掺杂对铝中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离子注入技术在铝中引入Fe、He两元素,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热氦脱附谱(THDS)研究Fe掺杂对铝中离子注入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的Fe在铝基体中主要以原子团簇形式存在。预先掺杂的Fe原子对He+注入铝的表面鼓泡和热脱附行为有重要影响。且影响程度与掺杂Fe的剂量有关:小剂量掺杂后,能有效抑制表面鼓泡现象,并使气体释放延迟;高剂量掺杂后,将加剧He+的注入损伤,出现剥落甚至重复剥落现象,同时使低温区域气体释放增强。原因是,小剂量Fe掺杂后,铝中形成了高He捕陷能力的第二相沉淀,抑制了氦泡的迁移和生长,从而影响了铝中的微观结构演化和气体释放特性;高剂量Fe掺杂后,又会使这种抑制作用减弱。
向鑫刘柯钊陈长安刘婷婷彭丽霞
关键词:铁掺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