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吉发

作品数:119 被引量:278H指数:8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文化科学
  • 35篇政治法律
  • 21篇经济管理
  • 21篇哲学宗教
  • 5篇社会学
  • 2篇艺术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政治
  • 23篇文化
  • 18篇主义
  • 12篇文化产业
  • 11篇政治实践
  • 10篇马克思主义
  • 9篇教育
  • 9篇价值观
  • 8篇哲学
  • 8篇社会主义
  • 6篇社会
  • 5篇邓小平
  • 5篇政治文明
  • 5篇维度
  • 4篇大学生
  • 4篇陕西文化
  • 4篇生态
  • 4篇视阈
  • 4篇丝绸之路
  • 4篇文化治理

机构

  • 106篇长安大学
  • 7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西安公路交通...
  • 4篇西安公路学院
  • 2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 1篇西京学院
  • 1篇陕西日报社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117篇刘吉发
  • 17篇陈怀平
  • 8篇金栋昌
  • 6篇吴绒
  • 4篇杨均华
  • 4篇肖涵
  • 2篇岳红记
  • 2篇李宗云
  • 2篇周玉琴
  • 1篇周树智
  • 1篇何炼成
  • 1篇王玉樑
  • 1篇赵林栋
  • 1篇廉永杰
  • 1篇张洪彬
  • 1篇何俊生
  • 1篇张薇
  • 1篇李忠
  • 1篇常莉
  • 1篇刘进田

传媒

  • 8篇理论导刊
  • 8篇长安大学学报...
  • 5篇内蒙古社会科...
  • 5篇唐都学刊
  • 4篇社会主义研究
  • 3篇政治学研究
  • 3篇人文杂志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经济师
  • 2篇商场现代化
  • 2篇社会科学家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陕西省行政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技术与创新管...
  • 2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商业时代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9篇2003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权力边界与职责担当:文化治理的“三元”主体格局建构--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被引量:5
2015年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维护公民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协商民主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在"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中,其"平等""包容"的价值诉求、"交往""商谈"的实践特质和"批判""整合"的思维取向,契合了我国文化建设中"多元治理"的改革诉求和时代趋势。本文提出在打破"全能政府"和"超级保姆"的同时,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元文化治理主体格局,以保持三者权力结构与作用边界的动态平衡;并以协商民主的"宪政体制"框架、"双轨制"机制和"公共理性"原则为导向,以控制政府权力、培育社会组织、规范市场力量三大维度为切入点,界定各治理主体的外在权力作用边界和内在职责担当,最终实现"强公共领域""弱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提升文化治理的整体管理效能。
陈怀平吴绒刘吉发
关键词:文化治理协商民主公共领域私人领域
从广义维度看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的历史形态被引量:2
2010年
政治实践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从立体结构的视角来看,政治实践发展的主流形态表现为"社会政治实践—国家政治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轨迹;而从政治主体的视角来看,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的历史发展表现为"氏族型政治实践—阶级型政治实践—人民型政治实践—人类型政治实践"整合性推进的历史沿革。
刘吉发
关键词:政治实践阶级政治
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疏厘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践相结合是建党初期我党各项工作的重心。早期共产党人通过理论教育、媒介宣传及实践斗争等途径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进程。
刘景刘吉发
关键词: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背景下中日韩自由贸易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两大风向标: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二战后,区域组织如雨后春笋席卷整个世界。区域组织发端于共同的地缘,蔓延于周边,扩散于跨区。欧洲联盟被公认为区域一体化的样板工程,成就举世瞩目,开启了区域一体化的先河,历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签署宪法条约等12个经济一体化的关键阶段。迄今为止,演变成了一个区域经济、政治和军事的混合型组织。
杨均华刘吉发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贸易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日韩经济货币联盟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又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发展,从而建构了不断创新的开放体系.马克思...
刘吉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献传递
论人生建构
2002年
从人生设计、能力开发和理性建构三大维度论述了建构人生的伟大工程 ,指出了战略思维是人生建构的深层内涵。
刘吉发
“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时代定位
2002年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时代主题 ,决定了“三个代表”形成的历史必然。“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党性原则的逻辑重心 ,从阶级性向先进性和民族性的双向位移。“三个代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
刘吉发
关键词:党建理论
邓小平的民主法制观探析
2003年
邓小平的民主法制观,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阐明了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和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何俊生刘吉发
关键词:邓小平民主法制
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时代坐标
2003年
从高等教育培育人才、传承文明和服务社会的三维功能结构出发,论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时代坐标,进而指出培育创新人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主体定位,高扬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文化定位,关注社会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实践定位。培育创新人才、高扬时代精神和关注社会生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三维坐标,也展示了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的三大维度。
刘吉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创新
理解党的政治建设三维向度被引量:1
2020年
从逻辑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从根本上讲是党的政治关系建设,从核心角度来看是党的权力关系的时代重塑,党的领导权具有战略地位的至上性、社会空间的全面性、运行机制的集中性三大基本特质,从而标识着党的权力关系的三位一体。从实践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是从严治党与政治建党的辩证统一,也是内部建设与外部建设的有机融合,同时也是文化路径与制度路径的二维互动,从而表征着党的建设实践的核心工程。从价值维度看,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党的政治权力的手段价值,目的性价值是最终实现人民群众政治权利,最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坐标。
刘吉发何梦焕
关键词:政治建设政治关系从严治党政党文化执政能力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