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8例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检测在提高直肠癌病理分期及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行根治性手术的48例直肠癌患者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进行SLN定位检查,SLN行常规病理检查,并进一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微转移的检测。[结果]48例患者共检出SLN108枚,占淋巴结总数的12.22%(108/884)。经HE/IHC/PCR检查,48例患者中,SLN转移者共38例,无转移者10例,SLN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率为79.17%(38/48)。常规病理前仅SLN阳性2例,检测微转移后仅SLN阳性12例,10例患者病理分期由Dukes’B期上升到C期。[结论]应用CK-20蛋白或其mRNA表达检测同位素示踪法所检出的直肠癌SLN微转移情况,具有较高的预测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并有助于提高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 王长辉丁印鲁张建良刘勇
- 关键词:直肠肿瘤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病理分期
- 术中同位素示踪法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在直肠癌中的应用研究
- 2007年
-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首先接受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淋巴引流的首个或数个淋巴结。目前对直肠癌SLN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我们应用^99mTC标记的硫胶体(^99mTC-SC)示踪法对48例直肠癌的SIN进行定位检查,探讨SLN定位活检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 张建良丁印鲁傅勤烨王敬源唐思锋王建新赵鸿鹏刘勇许复郁胡三元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直肠癌^99MTC标记淋巴引流SLN
- 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骨髓显像与预后的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利用99Tcm 硫胶体骨髓显像对不同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显影骨髓进行半定量分析 ,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观察 2 7例重型再障 (SAA)及 2 5例慢型再障 (CAA) 99Tcm 硫胶体全身骨髓显像分布类型 ,按骨髓分布及活性分级计算显影骨髓量值 (M ) ,一年内重复显像并随访 3年。结果 :SAA全身骨髓分布不均匀及灶状增生现象少见 ,骨髓不显影及总量减少者占 73 .1 % ,SAA Ⅰ型及SAA Ⅱ型骨髓M值分别为 1 .39±1 .68;1 .81± 2 .0 2 ,均明显低于CAA(3 .91± 1 .39;t =5 .2 5及 4 .2 0 ,P <0 .0 0 1 ) ,1年内骨髓分布类型及显影骨髓量无明显改变。当M值 >3时 ,患者 3年治疗有效率为 80 .0 % ;当M值≤ 3时 ,患者 3年治疗有效率为 1 4 .8% ;M值≤ 1时 ,患者死亡率占 93 .3 %。结论 :结合M测定及显像骨髓分布特点有助于再障分型的进一步确定 。
- 刘勇张一帆夹访贤康福贾士铨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再生障碍性贫血预后
-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再分化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评价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再分化甲状腺癌、提高摄碘功能的作用。方法32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病例(24例分化型,8例失分化型)。全反式维甲酸剂量(1.0~1.5)mg/(kg·d),治疗时间6周。^131I口服72小时后进行全身显像。使用美国pho/gamma HP型γ照相机,通过ROI半定量方法测定转移灶每像素的放射性计数,比较ATRA诱导前后转移灶摄取放射性变化;采用超声、X线或CT判定转移灶大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G。结果^131I治疗后不同部位转移灶平均可测摄碘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2例经ATRA诱导后.14例(43.8%)病灶^131I摄取增高,7例(20.8%)无明显变化;6例(25%)^131I摄取降低。8/27例诱导后转移灶缩小,12例无变化,7例增大。病灶摄^131I的变化与病理类型无关。诱导后血清TG测定降低12例(40%),增高11例(36.7%),无变化7例(23.3%)。血清TG水平与摄碘能力改变无关。具有两项指标(病灶摄碘增高、病灶缩小和血清TG降低)及以上改变12例,占37.5%。结论初步表明ATRA治疗能够在诱导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再分化以及失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的转化中产生作用,可使部分甲状腺肿瘤细胞恢复或增高摄碘功能。ATRA是诱导治疗失分化甲状腺癌的一项有效方法,而且副作用小。
- 刘勇贾士铨张一帆郝卫东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药物疗法维甲酸放射性核素治疗
- 滤泡状甲状腺癌转移灶^(131)I的代谢速率
- 2003年
- 目的:研究治疗剂量条件下,滤泡状甲状腺癌转移灶的131I代谢规律。方法:采用γ照相机对滤泡状甲状腺癌患者癌转移灶行1~8d、16d、24d的图像采集,观察转移灶内每个象素放射性计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通过曲线拟合求解代谢参数。结果:滤泡状甲状腺癌转移灶131I代谢均呈单指数代谢规律。分化型滤泡状甲状腺癌不同部位的骨转移灶代谢速率相近;不同器官(肺、骨)的转移灶代谢速率有差异,骨转移灶快于肺转移灶。低分化的滤泡状甲状腺癌转移灶131I代谢速率快,主要表现为生物代谢。结论:转移灶的131I代谢速率能够反映病灶的生物学特性,是定量研究甲状腺癌转移灶较好的指标;也可作为病灶治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 张一帆贾士铨刘勇王朝晖夹访贤韩建奎李彪朱承谟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核素显像代谢清除率
- 骨髓增殖性疾病全身骨髓分布变化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用99Tcm 硫胶体显像观察骨髓增殖性疾病 (MPD)全身骨髓分布改变及特点的临床意义。方法 患者 85例 ,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IMF) 4 0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 15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 5例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GL) 2 5例。99Tcm 硫胶体使用剂量 370~ 5 5 0MBq(2~ 5mL)。结果 全身骨髓分布异常占 88.2 % ,可见骨髓显像呈增强型、抑制型及抑制伴扩张型异常表现。中心性骨髓 (CBM)抑制率及外周性骨髓 (PBM)扩张率分别为 6 1.2 %及 5 6 .5 %。IMF骨髓抑制型较增强型外周血象降低程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CGL患者CBM抑制及PBM扩张程度均随病情缓解而减轻。各疾病间PBM扩张形态有一定差异。结论 胶体骨髓显像的不同类型与MPD外周血象、临床病程及病情缓解状态有关 ;骨髓显像有助于MPD的鉴别诊断 。
- 刘勇张一帆夹访贤康福贾士铨
- 关键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殖性疾病放射性核素显像硫同位素
- 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通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失分化甲状腺癌,并对其诱导分化的指标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15例失分化甲状腺癌,其中滤泡状癌5例,乳头状癌8例,滤泡乳头混合性癌2例。口服ATRA1~1.5mg·kg^-1·d^-1,持续治疗30d或60d,分别测定ATRA诱导分化治疗前后转移灶的摄碘变化、转移灶的大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5例患者经ATRA诱导分化治疗,7例病灶的^131I摄取增高;7例转移灶缩小;12例测定Tg的患者中,同时具有Tg降低、病灶摄碘增高和病灶缩小或无变化的4例,占33%。结论ATRA对失分化甲状腺癌有一定疗效,并值得进一步研究。
- 张一帆贾士铨李彪刘勇王朝晖朱承谟
- 关键词:维甲酸甲状腺肿瘤诱导分化碘同位素
- PTC术后^(131)I清甲后刺激性Tg水平对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TC)转移灶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603例经甲状腺全切术行^(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后6个月的PTC患者,将患者分为M0组(无转移)、M1组(颈部淋巴结转移N1a)、M2组(颈部淋巴结转移N1b)、M3组(肺转移)、M4组(骨及其它脏器转移),比较5组间sTg的差异,通过M1组、 M2组、M3组+M4组与M0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诊断界值点(DCP)评估sTg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M0组sTg为0.34(0.04,2.79)ng/ml、M1组sTg为8.40(4.00,18.88)ng/ml、M2组sTg为39.22(22.48,62.29)ng/ml、M3组sTg为375.09(158.64,464.00)ng/ml、M4组sTg为313.29(117.63,464.00)ng/ml,除M3组与M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1组sTg ROC的AUC为0.858,DCP为1.8 ng/ml(灵敏度0.725、特异度0.896);M2组sTg ROC的AUC为0.986,DCP为12.18 ng/ml(灵敏度0.958、特异度0.947);M3组+M4组sTg ROC的AUC为0.999,DCP为32.45 ng/ml(灵敏度1.000、特异度0.976)。结论 sTg对PTC术后^(131)I清甲后是否转移以及转移程度有较高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 王洋洋颜文龙贠灿华王晨华刘勇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甲状腺球蛋白碘放射性同位素
- 外周性骨髓残留白血病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利用^99mTc硫胶体全身骨髓显像结合穿刺细胞学对外周性骨髓进行研究,以证实外周性骨髓残留白血病的存在。方法:成人急性白血病42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48例;静脉注射^99mTc硫胶体550~740MBq30min内行全身前、后位骨髓显像。常规骨髓穿刺部位取自髂骨,外周骨髓穿刺取自胫骨上端干骺线部位。结果:成人急性白血病未缓解期外周显像骨髓扩张率为73.1%,扩张部位以膝、踝关节多见(74.5%、51.9%);缓解期发现30.9%外周扩张骨髓有高于缓解标准的白血病细胞存在;中心性骨髓及外周骨髓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42.5±31.28)d和(72.15±3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骨髓未显影组及儿童白血病缓解期内未发现外周骨髓残留白血病。随访外周骨髓扩张病例组10个月以内复发者74.4%,较无扩张病例组复发者13.6%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骨髓扩张、外周骨髓发生骨髓局部残留白血病并不是一种少见现象。外周骨髓达缓解时间较中心骨髓明显延迟是外周骨髓残留白血病存在的原因。外周性骨髓残留白血病的发现对白血病缓解标准的解释、指导临床对其诊断、提高白血病治疗缓解率有重要的价值。
- 刘勇贾士铨陈春燕刘岱
- 关键词:白血病残留白血病骨髓放射性核素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