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治宇
- 作品数:46 被引量:28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6例耐利奈唑胺肺结核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探讨耐利奈唑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痰液和支气管冲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已完成药物敏感性试验(DST)的菌株,共18144株,共筛查出耐利奈唑胺...
- 叶锦泉邝浩斌覃红娟冯治宇汪敏袁园吴迪
- 文献传递
-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4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23年
- 目的研究含贝达喹啉(BDQ)方案治疗48例耐药肺结核[包括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R-TB)、耐多药肺结核(MDR-TB)、广泛耐药肺结核(XDR-TB)/准广泛耐药肺结核(Pre-XDR-TB)]患者的疗效及使用贝达喹啉后Q-T间期(QTc)延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50例接受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纳入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2例失访,最终纳入48例完成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贝达喹啉联合背景方案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痰菌情况、肺部病灶变化、心电图QTc、治疗失败情况。结果48例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气促、咯血、盗汗消瘦、纳差等,经治疗24周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或消失。48例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中,8周末痰涂片转阴率为81.25%(39/48),痰培养转阴率为85.42%(41/48),24周末痰菌转阴率为97.92%(47/48)。可见使用贝达喹啉治疗8周内痰菌能否转阴是使用贝达喹啉治疗24周痰菌能否转阴的关键。48例完成24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分别在治疗第12周和24周复查胸部CT,动态观察胸部病灶变化,12周后肺部病灶吸收率为100.00%(48/48),其中显吸占8.33%(4/48),吸收占91.67%(44/48),无不变和恶化病例;有空洞的37例患者中缩小占59.46%(22/37),闭合占18.92%(7/37),不变占21.62%(8/37)。24周后肺部病灶吸收率为100.00%(48/48),其中显吸占50.00%(24/48),吸收占50.00%(24/48),无不变和恶化病例;有空洞的37例患者中缩小占37.84%(14/37),闭合占48.65%(18/37),不变占13.51%(5/37)。从2个阶段影像学变化可以看出,使用贝达喹啉组成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可以促进肺部病灶的吸收,空洞的缩小或闭合,即使是治疗24周后痰菌无法转阴的患者,肺部病灶亦可吸收。48例患者中25例心电图监测出现QTc延长(QTc≥450 ms),占52.08%,发生率较高。在基线心电图QTc均正常的患者�
- 冯治宇黄艳霞汪敏黄显林张宏袁园邝浩斌
- 关键词:Q-T间期延长耐药肺结核
- 抗氧化剂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随机开放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NAC)在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中的作用,为预防性护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2014.7月至2016.7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初治肺结核196例,分组如...
- 覃红娟谭守勇邝浩斌张宏汪敏叶锦泉袁圆冯治宇陈泽莹
- 关键词:抗氧化剂抗结核药物肝损伤
- 文献传递
- 56例耐利奈唑胺肺结核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19年
- 探讨耐利奈唑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痰液和支气管冲洗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已完成药物敏感性试验(DST)的菌株,共18144株,共筛查出耐利奈唑胺肺结核患者共56例,纳入耐利奈唑胺组;在该数据库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非耐利奈唑胺肺结核患者56例为对照组。根据病案记录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接触史、治疗史、痰涂片菌株负荷量、影像学资料、菌株对H、R的DST结果,回顾性对比分析耐利奈唑胺与非耐利奈唑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 结果:耐利奈唑胺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0.31%(57/18144)。56例耐利奈唑胺患者和56例非耐利奈唑胺患者的临床特征如下:耐利奈唑胺患者以中年为主,两组间年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463)。耐利奈唑胺组男性38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2.1:1;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19例,男女比例1.9:1;两组间性别分布无统计学意义(X2=0.04 ,p=0.841)。耐利奈唑胺组无肺结核接触史54例,有接触史2例;对照组56例均无接触史;两组间肺结核接触史分布无统计学意义(X2=0.509,p=0.476)。耐利奈唑胺组初治34例,复治22例;对照组初治44例,复治12例;两组间治疗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3,p=0.04)。耐利奈唑胺组耐多药30例,非耐多药26例;对照组耐多药13例,非耐多药43例;两组间耐多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09,p=0.001)。耐利奈唑胺组涂片阴性22例,涂片(1+)13例,涂片(2+)8例,涂片(3+)8例,涂片(4+)5例;对照组涂片阴性14例,涂片(1+)11例,涂片(2+)12例,涂片(3+)13例,涂片(4+)6例;两组间痰菌量分布无统计学意义(X2=4.026,p=0.403)。耐利奈唑胺组双肺病灶广泛并空洞形成28例;双肺病灶广泛无空洞形成13例;仅双上肺病灶4例;单侧病灶11例;对照组双肺病灶广泛并空洞形成28例;双肺病灶广泛无空洞形成11例;仅双上肺病灶9例;单侧病灶8例;
- 叶锦泉邝浩斌覃红娟冯治宇汪敏
- 关键词:利奈唑胺药物耐受性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
- 24例利奈唑胺导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周围神经炎病例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利奈唑胺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过程中出现的周围神经炎情况,为制定合理的耐多药肺结核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14年9月30日-2018年1月31日使用含利奈唑胺的抗结核治疗方案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7例,对治疗过程中利奈唑胺导致的周围神经炎及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出现周围神经炎24例,未出现周围神经炎23例,周围神经炎发生率为51%,两者基本资料对比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奈唑胺的累计用药时间的中位数(极小值-极大值)是150天(30-730),利奈唑胺剂量为1 200 mg/日者7例,600 mg/日者40例,两者周围神经炎的发生比例分别为4/7及20/40,未发现两者的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发病时间上,利奈唑胺剂量为1 200 mg/日者新增病例数最多的是开始用药的0~2月,而600 mg/日者新增病例数最多的是开始用药的0~5月,其后两者新增发病例数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发生周围神经炎的患者经停药及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后,其转归为痊愈6例,好转10例,不变8例,无加重、死亡病例。结论利奈唑胺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过程中导致周围神经炎的比例较高,但只要及时停药及积极处理,其预后较佳。
- 张宏邝浩斌覃红娟汪敏袁园叶锦泉冯治宇
- 关键词:恶唑烷酮类结核抗多种药物性周围神经炎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并发营养不良与肺部感染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患者并发营养不良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I选择2008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广州市胸科医院诊断为MDR-TB,且进行规律抗结核治疗1年以上的,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6例。根据研究对象治疗前营养状况,分成营养不良组(49例)和营养正常组(77例)。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析营养不良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26例MDR-TB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92.9%(117/126);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0.O%(49/49)和88.3%(6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P=0.033)。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肺部感染≥3次者分别占71.4%(35/49)和35.1%(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4,P=0.000)。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MDR-TB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与肺部感染次数之间呈负相关(r=-0.46,P=0.000)。结论MDRTB并发营养不良的患者易发生反复肺部感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尤其对BMI偏低者,要注意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 章志俊谭守勇邝浩斌覃红娟冯治宇李艳程武黄迪希黄盛晶
- 关键词:结核营养不良
-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疗效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CD4+淋巴细胞低下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Ⅰ,CD4+淋巴细胞正常者为对照组Ⅱ,3组均予以降糖和抗痨治疗,治疗组联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比较分析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结果:在强化治疗1个月末和2个月末,对照组Ⅱ痰菌阴转率均较高(59.0%、75.0%)。空洞缩小闭合率以治疗组最高(92.0%)。治疗有效率以治疗组最高(72.4%)。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的糖尿病并肺结核患者联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可促进痰菌阴转和空洞愈合。
- 李艳谭守勇邝浩斌刘志辉覃红娟冯治宇汪敏
- 关键词:结核糖尿病细胞免疫功能
- 初治肺结核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
- 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我院2008年住院的初治肺结核并2型糖尿病病人,病人入院第二天检测空腹的血脂情况;对照初治肺结核病人和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入院第二天检测空腹的
- 邝小佳覃红娟程武冯治宇邝浩斌
- 和胃法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的138例病人分为3组,治疗1组46例用养阴和胃法中药治疗;治疗2组46例用健脾和胃法中药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雷尼替丁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痊愈38例,占82.61%;有效6例,占13.04%;无效2例,占4.35%;总有效率95.65%。治疗2组痊愈40例,占86.95%;有效5例,占10.87%;无效1例,占2.17%;总有效率97.02%。对照组临床痊愈25例,占54.38%;有效14例,占30.43%;无效7例,占15.22%;总有效率84.78%。治疗后三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三组自身前后对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和胃法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确切有效。
- 劳献宁冯治宇江万航刘绍余
- 关键词:和胃法
- 老年人糖尿病与结核病并存临床特点的探讨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与结核病并存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 1 1 8例老年糖尿病并存肺结核患者与 69例非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对照分析。 结果 先患糖尿病后发现肺结核、肺结核并存空洞者、重症肺结核、有并发症者例数和病死率 ,老年组分别为 85例 ( 72 %)、68例 ( 57.6%)、66例( 55.9%)、61例 ( 51 .7%)、1 3例 ( 1 1 %) ;非老年组分别为 3 5例 ( 50 .7%)、2 5例 ( 3 6.2 %)、2 7例( 3 9.2 %)、8例 ( 1 1 .6%)、3例 ( 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分别为 P<0 .0 1和 P<0 .0 5)。 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并存结核病发病率高 ,易患空洞 ,病情严重且死亡率高 ;早期监测、预防与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 潘雪葵冯治宇
-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肺结核结核病并发症非老年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