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肾炎
  • 4篇戊二醛
  • 3篇肾小球
  • 3篇肾小球肾炎
  • 3篇管路
  • 2篇毒剂
  • 2篇血清
  • 2篇血液灌流
  • 2篇血液灌流救治
  • 2篇药物
  • 2篇药物中毒
  • 2篇中毒
  • 2篇尿毒
  • 2篇尿毒症
  • 2篇尿毒症患者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免疫
  • 2篇消毒

机构

  • 15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作者

  • 16篇兰天飚
  • 4篇郭四恒
  • 4篇刘非凡
  • 4篇张丽华
  • 3篇车华
  • 3篇王晓卫
  • 3篇陈志松
  • 2篇司斌
  • 2篇蔡逊
  • 2篇任星峰
  • 1篇文建玲
  • 1篇王旭荧
  • 1篇郭赤
  • 1篇李小平
  • 1篇王晗莹
  • 1篇胡泰洪
  • 1篇向光大
  • 1篇辛华雯
  • 1篇李涛
  • 1篇李敬安

传媒

  • 4篇透析与人工器...
  • 2篇中国药师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汉职工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管路端液体中微量戊二醛的检测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建立用HPLC测定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端管路流出液体中微量戊二醛浓度的方法 ,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微量戊二醛的来源以及微量戊二醛的清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流出液体 2 0mL ,与二硝基苯肼柱前衍生化 3h ,过滤 ,进样 2 0 μL。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柱 ;柱温 :2 9℃ ;流动相 :乙腈 磷酸 (6 0∶40 ) ;流速 :1mL·min-1;检测波长 :36 5nm。结果 血透患者上机前静脉端管路流出液体中存在有微量的戊二醛。结论 HPLC方法能简便 。
刘非凡李小平张丽华兰天飚郭四恒王颖群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戊二醛血液透析消毒剂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001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对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红细胞受体花环率(E—C3bRR)测定尿毒症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观察HD对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尿毒症患者的E-C3bRR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尿毒症患者经HD治疗2月后,其E-C3bRR明显升高(P<0.01)。结论:HD可改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车华兰天飚王旭荧
关键词:红细胞免疫血液透析
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30例 ,治疗组静滴阿奇霉素 2 5 0mg ,qd ,疗程 5d。对照组静滴头孢噻肟钠 2g ,qd ,疗程 7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率分别为 90 .0 %与 80 .0 %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89.3%与 6 2 .1%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 6 .7%。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
宋兰堂司斌兰天飚
关键词: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细菌性感染
慢性肾炎并发双肾包膜下积液1例报告
1995年
我科于1992年7月收治一例慢性肾炎伴慢性肾衰并发双肾包膜下积液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王×,男,25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乏力,腰胀1月入院。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蛋白尿(++~+++),血压高(21.3/13.3kPa,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经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出现浮肿,高血压,蛋白尿。
潘红明邓涤兰天飚
关键词:肾包膜下积液慢性肾炎慢性肾衰肾周积液肾小球肾炎双下肢浮肿
复用透析膜及管路吸附戊二醛含量的监测
2000年
刘非凡张丽华郭四恒兰天飚王晓卫陈志松
关键词:戊二醛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患者大剂量泼尼松治疗后肝组织学特点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经大剂量泼尼松治疗后患者肝组织学特点。方法 :采用HE、银浸Gomori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了 16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患者使用大剂量泼尼松后 ,其肝组织病理变化和HBcAg、B7 1表达情况。结果 :16例患者肝组织炎性损害轻微 (G1,S0~S1) ,呈现大量毛玻璃样细胞 ,12例患者肝脂肪变 ,以大泡性为主。全部检测标本均呈HBcAg胞核强表达 ,仅 1例呈B7 1胞浆弱表达。 结论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经大剂量泼尼松治疗后 ,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轻微 ,以肝细胞呈毛玻璃样变。
任星峰李敬安杨群葛娅胡泰洪兰天飚
关键词: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泼尼松大剂量肝组织学
肝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动静脉内瘘术后早期血栓形成
2015年
目的:研究肝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预防动静脉内瘘(AVF)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99例行AVF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d×7 d;观察组术中在游离动脉端与静脉端分别推注1 500 u肝素钠,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d×7 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和4周AVF血栓形成率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AVF血栓形成率分别为3.4%和0;术后4周分别为4.8%和0.67%,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肝素联合低分子肝素可降低AVF术后早期血栓形成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安全性较好。
范星林利任星峰彭隽兰天飚
关键词:肝素低分子肝素慢性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滚珠折叠式手术转运床板的设计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制简洁、方便且小巧的经济型滚珠折叠式手术转运床板,以便手术患者的院内转运。方法:采用折叠与滚珠滑动技术,设计一种重量轻、体积较小的手术转运床板,方便科室使用与存放。结果:该滚珠折叠式手术转运床板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经医院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设计与制造简洁、重量轻、体积小和使用方便的手术转运床板,不仅方便大型医疗机构使用,也能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医院,该设计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会产生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郭赤兰天飚李涛郑诗强苏东东
关键词:折叠滚珠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β_1和M_2受体自身抗体的变化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M2受体和β1受体自身抗体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发病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M2受体和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用ELISA技术检测66例CGN患者、58例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M2和β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CGN组β1和M2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1%和48.5%,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19.0%和20.7%)及正常对照组(17.5%和15.0%)(P<0.01).结论:血清中M和β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CGN发病有关.
赵林双廖玉华王敏向光大候洁乐岭兰天飚王旭王平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受体自身抗体
加替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感染性疾病临床对比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片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 0例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例 ,口服加替沙星片 2 0 0mg ,bid ,对照组 2 5例 ,口服氧氟沙星片 2 0 0mg ,bid。疗程均 7~ 14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 84.0 %与 80 .0 % ,有效率 96.0 %与 88.0 % ,细菌清除率 10 0 .0 % (2 0 2 0 )与 90 .5 % (19 2 1) ,不良反应发生率 2 0 .0 %与 2 4.0 %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加替沙星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兰天飚吴笑春辛华雯司斌吴江平余爱荣
关键词:加替沙星氧氟沙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