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俊

作品数:36 被引量:17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肝炎
  • 11篇病毒
  • 10篇细胞
  • 9篇肝炎病毒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7篇丙型
  • 7篇丙型肝炎
  • 6篇慢性
  • 6篇丙型肝炎病毒
  • 5篇凋亡
  • 5篇细胞凋亡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结核
  • 4篇蛋白
  • 4篇结核病
  • 4篇教学
  • 4篇传染
  • 4篇传染病

机构

  • 35篇中南大学
  • 4篇佛山职工医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武警广东省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全俊
  • 17篇范学工
  • 13篇谭德明
  • 9篇谢建萍
  • 9篇胡国龄
  • 7篇鲁猛厚
  • 5篇胡大林
  • 5篇谢玉桃
  • 4篇李宁
  • 4篇刘菲
  • 4篇刘国珍
  • 4篇黄燕
  • 4篇李聪智
  • 3篇彭仕芳
  • 3篇廖建坤
  • 3篇潘一峰
  • 3篇周建亮
  • 2篇王爱民
  • 2篇侯周华
  • 2篇沙新平

传媒

  • 5篇中国感染控制...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肝脏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酸依米他韦联合索磷布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评估100 mg或200 mg磷酸依米他韦与索磷布韦联合给药12周在基因1型、非肝硬化、初治或以干扰素为基础经治失败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活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平行、开放、连续给药的Ⅱ期临床试验。采用区组随机方法,以"初治"或"经治"为分层因素,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到磷酸依米他韦100 mg+索磷布韦400 mg组(100 mg组)或磷酸依米他韦200 mg+索磷布韦400 mg组(200 mg组)中,连续给药12周,停药观察24周。测定受试者HCV RNA水平,对于接受研究药物治疗但未实现持续病毒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的受试者,监测并说明HCV耐药病毒株的比例及变化情况。研究期间通过监测不良事件、体格检查、安全性实验室检查、12-导联心电图,以及生命体征来评价安全性和耐受性。主要终点是停药后12周时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分类变量使用描述性统计量,连续变量使用8个要素描述性统计量;采用描述统计法并按照HCV基因亚型及治疗组进行总结;安全性数据都采用描述统计法并按照治疗组进行总结。结果2017年7月31日至2018年9月26日共筛选174例受试者,成功入组129例受试者,127例完成研究。100 mg组64例,200 mg组65例。129例受试者中18.6%是经治患者,所有受试者HCV基因型均为1b型。127例(98.4%)受试者在治疗结束后12周时HCV RNA均低于定量下限[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94.51%~99.81%],其中100 mg组63例(98.40%,95%CI:91.60%~99.96%),200 mg组64例(98.50%,95%CI:91.72%~99.9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2,P=0.989 2)。初治患者105例(98.10%)获得SVR12(95%CI:93.29%~99.77%),经治患者24例(100.00%)获得SVR12(95%CI:85.75%~100.00%)。试验过程中未发生治疗期间病毒学失败(包括突破、反弹和疗效不佳)、治疗结束后复发等情况。基线Sanger测序结果显示,HCV NS5A的Y93位点仅见Y93H/Y或Y93H突变,其总�
罗碧芬金晶兰饶慧瑛宁琴侯金林白浪杨永峰郑素军毛小荣全俊杨东亮张伦理赵彩彦贾战生张复春龚作炯林锋王贵强罗琳邓莉谢洪明李静张英俊魏来
关键词:病毒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流程的构建及评价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诊断流程(简称湘雅流程),评估其准确度。方法纳入2020年1月23日至2月3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排查COVID-19的≥12岁人群连续队列,按时间顺序分为试验库和验证库;记录该队列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流行病学史及发热,检测血常规及流感抗体。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评价罹患COVID-19的可能性(第1类和第2类被认为CT-COVID-19阳性,可能为COVID-19),评估肺受累范围。按国家卫健委推荐诊疗方案(简称卫健委方案),采集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在试验库中计算流行病学史、发热、血淋巴细胞降低及CT检出核酸阳性的效能,多指标构建COVID-19诊断的湘雅流程,检验湘雅流程及卫健委方案检出核酸阳性的效能,最后在验证库内验证湘雅流程的效能。结果共纳入382例排查者,其中试验库261例、验证库121例;男192例(50.3%)、女190例(49.7%),中位年龄35岁(范围:15~92岁),有流行病学史183例(47.9%)、发热275例(72.0%)、血淋巴细胞降低212例(55.5%),胸部CT异常114例(29.8%),CT-COVID-19阳性43例(11.3%),咽拭子核酸阳性30例(7.9%)。胸部CT检出核酸阳性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50与0.704,准确度(0.809)均高于流行病学史(0.660)、发热(0.532)及血淋巴细胞降低(0.596)(P=0.001、0.002、0.003)。湘雅流程与卫健委方案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均为1.000),但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后者(0.872比0.765、0.778比0.592,均P<0.001)。湘雅流程需检测核酸的人数少于卫健委方案(31比64例),相差率为51.6%,核酸检测阳性率为64.5%(20/31)。在验证库中,湘雅流程筛选疑似病例的准确度为0.967,核酸检测阳性率为76.9%(10/13)。结论湘雅流程能预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结果,在流行期内可作为湖北省外地区≥12岁人群筛选COVID-19疑似病例的参考,但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
熊曾傅蕾周晖刘进康王爱民黄燕黄勋易斌吴静李春辉全俊李敏冷月爽罗维军胡成平廖伟华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对HepG2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 (HCV C)蛋白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首先运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有HCV 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 ) ,然后利用脂质体介导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 ,经G4 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epG2细胞 (HCV C转染HepG2细胞 ) ,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其中有HCV C蛋白表达。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 1)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 (MTT)法检测HCV C转染HepG2细胞、空白质粒转染HepG2细胞和未转染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率 ;经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 3组细胞的细胞周期 ;( 2 )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 3)经端粒重复扩增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RAP ELISA)法检测上述 3组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  ( 1)HCV C转染HepG2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空白质粒转染HepG2和未转染HepG2细胞增殖率 ;HCV C转染HepG2细胞S期所占百分率高于未转染HepG2细胞S期所占百分率 ;( 2 )HCV C转染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无HCV C转染细胞凋亡率 ;( 3)上述 3组细胞端粒酶活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 1)HCV C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 2 )HCV C蛋白促进HepG2从G0 /1期进入S期 ,从而可能促进细胞生长增殖 ,抑制细胞凋亡 ;( 3)
全俊胡国龄范学工李宁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HEPG2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端粒酶活性
抑制性寡脱氧核苷酸对肝损伤小鼠pSTAT4、pSTAT6和T-bet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抑制性寡脱氧核苷酸(suppressive oligodeoxynucleotide,Sup ODN)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肝损伤小鼠兔抗鼠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动子4抗体(pSTAT4)、pSTAT6和T-bet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Balb/C小鼠40只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NS,空白对照)组、环孢菌素A(CsA)组(阳性对照)、Con ODN组(对照ODN)、Sup ODN组(实验组)。ConA(20mg/kg)尾静脉注射Balb/C小鼠造模,造模同时分别给予Sup ODN、Con ODN、CsA或NS 0.3 mL腹腔注射,分别于干预后8 h和24 h摘取小鼠脾脏,提取蛋白检测pSTAT4、pSTAT6和T-bet的表达。结果无论是干预后8 h还是24 h,Sup ODN组pSTAT4及T-bet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S、Con ODN及CsA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均P<0.01);而pSTAT6蛋白表达水平,Sup ODN组与NS、Con ODN及CsA组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 Sup ODN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转录因子pSTAT4和T-bet的表达,抑制小鼠Th1型免疫应答,最终实现其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全俊刘悦晖范学工李宁
关键词:刀豆蛋白ABET肝损伤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促进肝细胞衰老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肝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对HepG2.2.15细胞、HBx沉默HepG2.2.15细胞(HepG2.2.15-HBx-si)及HBx过表达HepG2细胞(HepG2-HBx)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采用Western Blot对肝细胞衰老相关蛋白进行检测;对比分析HBx对肝细胞衰老的影响。结果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比例:HepG2.2.15组为(0.480±0.096),HepG2组为(0.016±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pG2.2.15-HBx-si组为(0.278±0.065),对照组HepG2.2.15-HBx-nc组为(0.329±0.0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HepG2-HBx组为(0.319±0.033),对照组HepG2-HBx-con组为(0.064±0.0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衰老蛋白:HepG2.2.15组和HepG2-HBx组肝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及p21表达量均高于其对照组,HepG2.2.15-HBx-si组肝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及p21表达量低于HepG2.2.15-HBx-nc组。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HBx促进肝细胞衰老。
熊莹晖傅永明周鹏程王晓芳黄泽炳全俊胡兴旺范学工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接受DOTS化疗方案的涂阳TB病人近期预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胡大林谭红专刘明莲陈家伟林修寿夏旭荆春霞全俊
关键词:HIV流行病学DOTS预后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蛋白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本实验旨在研究HCV-C蛋白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论:(1)含有目的基因HCV-C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被稳定转染入肝癌细胞HepG...
全俊
关键词:细胞凋亡端粒酶细胞周期TRAILFAS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7
1999年
全俊范学工
关键词:胃肿瘤病因学幽门螺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现状及新型治疗药物被引量:2
2022年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既往也称非典型分枝杆菌,是分枝杆菌属中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自美国胸科协会1990年首次发布指南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对NTM的重视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的进步,截至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90余种NTM,它们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环境中,如土壤、江河湖泊、社区及医院的供水系统等[1]。根据NTM在培养基中形成菌落所需时间,可将其分为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RGM,形成菌落时间小于7 d)和缓慢生长型分枝杆菌(SGM,形成菌落时间大于7 d,甚至可达12周),这一分类与临床诊疗息息相关[2]。人体感染最常见的NTM亚种,在RGM中主要是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MABC)、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等,在SGM中主要是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蟾分枝杆菌等[3-4]。
张威全俊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流行病学新型治疗药物药敏试验
大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实践与体会被引量:15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如何快速、有序、系统、优质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是综合医院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指南和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既往经验,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出台有力的防控举措,实现了一线医务人员零感染,医院内疫情零播散,确诊患者医院内零死亡的目标。本文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实践与体会进行介绍。
吴静黎杨芬雷光华王庆红黄燕全俊李春辉李敏李园园王爱民李丹
关键词:医院感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