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炜源

作品数:153 被引量:423H指数:11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生物学
  • 76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3篇抗体
  • 39篇基因
  • 31篇单链
  • 29篇单链抗体
  • 29篇细胞
  • 21篇蛋白
  • 19篇尿激酶
  • 18篇免疫
  • 18篇杆菌
  • 17篇人源
  • 16篇大肠杆菌
  • 14篇人源化
  • 13篇疫苗
  • 13篇纤维蛋白
  • 12篇噬菌体
  • 12篇尿激酶原
  • 12篇菌体
  • 12篇克隆
  • 9篇可溶性
  • 9篇可溶性表达

机构

  • 143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北京生物工程...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肿瘤研...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52篇俞炜源
  • 62篇孙志伟
  • 29篇刘志刚
  • 27篇王双
  • 25篇林建波
  • 24篇余云舟
  • 18篇黄翠芬
  • 11篇黄莺
  • 10篇袁清安
  • 9篇杜韫
  • 9篇韩素文
  • 8篇黄培堂
  • 8篇黄君健
  • 8篇刘珊
  • 7篇王国力
  • 7篇杜威世
  • 7篇张锦超
  • 7篇胡宝成
  • 6篇刘彦仿
  • 6篇安怀杰

传媒

  • 51篇生物技术通讯
  • 2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7篇生物工程学报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病毒学报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2011中国...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Journa...
  • 1篇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 12篇2004
  • 7篇2003
  • 15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11篇1999
  • 6篇1998
  • 7篇1997
  • 6篇1996
  • 2篇1994
  • 4篇1993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尿激酶原cDNA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高效表达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通过构建高效表达载体,改进转染方法,与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共扩增等手段在CHO细胞内高效表达了人尿激酶原(Pro-UK)cDNA。首先将pro-UK cDNA插入到SRα启动子的下游,构建成表达质粒pMG10102,在COS-7细胞内进行暂时性表达,结果表明此启动子的表达水平比SV40早期启动子高约5倍。然后将质粒pMG10102和pSV2-dhfr线性化后用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CHO-dhfr^-细胞,经一系列筛选后获得20个能表达pro-UK的细胞克隆,纤维蛋白溶解平板法(FAPA)测定表达水平为12.5—100IU/10~6 cells/d.再经MTX加压共扩增,得到9株高表达细胞系,其中最高的表达水平达到400—500IU/10~6 cells/d。经2—3个月连续传代,表达水平未下降,表明细胞株是稳定的。Western Blot分析证明细胞分泌的重组pro-UK具有与天然pro-UK相同的分子量,而且培养液中不加蛋白酶抑制剂时,分泌的重组UK大部分为单链(60%以上)。
程度胜俞炜源韩素文李秀珍李风知胡宝成方继明黄翠芬
关键词:尿激酶原CDNA基因工程
介导乙酰胆碱诱发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受体的特性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针对血管内皮细胞上是否存在M受体的疑点 ,从基因水平和信号转导机理上探讨介导乙酰胆碱 (ACh)诱发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受体的特性。方法 以新鲜分离和传代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为实验材料 ,比较两种内皮细胞M1~M5受体mRNA的分布状况、ACh诱发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环腺苷酸 (cAMP)含量变化。①设计高选择性、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采用点杂交方法对内皮细胞M1~M5受体mRNA进行分析 ,并通过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确证点杂交的实验结果 ;②以Fluo 3和Fura 2为荧光探针 ,用共聚焦和荧光光度仪测定内皮细胞 [Ca2 + ]i 变化 ;③内皮细胞cAMP含量采用12 5I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结果 在新鲜分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存在M1~M4 受体mRNA ,内皮细胞经传代培养后仅检测到M4 受体mRNA ;1和 10μmol·L- 1ACh能够引起原代培养内皮细胞 [Ca2 + ]i增加 ,最大增加量为 12和 19nmol·L- 1;ACh激活原代培养内皮细胞的钙离子信号 ,表现为单次或连续2次的钙振荡 ,具有异时性和快速耐受的特点 ;此外 ,随ACh浓度增加 ,原代培养内皮细胞cAMP含量均呈微弱增加趋势 ;ACh不引起传代培养内皮细胞[Ca2 + ]i 浓度的改变 ,但能浓度依赖地降低cAMP含量。结论 新鲜分?
王莉莉张锦超丁建花俞炜源汪海肖文彬
关键词:内皮细胞乙酰胆碱细胞内钙
工程抗体的体外成熟被引量:3
2002年
工程抗体在诊断或治疗方面有其优点,但制备的各种工程抗体的亲和力通常较原亲本抗体的低。为方便在体外迅速地改善工程抗体的生物特性,目前已发展了一系列针对抗体库构建。
刘志刚俞炜源
关键词:工程抗体体外成熟
proUK-KGDW融合基因在CHO细胞中的高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新型高效的proUK-KGDW融合基因的分泌型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将该载体线性化后转染CHO/dhfr-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然后挑取表达水平较高的克隆进行MTX加压扩增,以提高proUK-KGDW杂合体的表达水平,经2~3轮MTX加压扩增,获得多株表达水平超过10μg/(106细胞·24h)的稳定的高表达细胞株,为proUK-KGDW杂合体的制备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杜韫刘志刚林建波徐桂清俞炜源
关键词:重组蛋白
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第四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人工优化设计并合成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第四结构域基因,并与噬菌体gⅢ蛋白N端结构域基因融合,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融合蛋白。结果表明合成了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第四结构域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可溶性融合表达,可溶性表达产物占细菌总蛋白量的36%左右;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表达产物能与His单抗(重组蛋白羧基端带有6×His)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以上结果表明获得了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第四结构域,为利用人抗体库进行筛选抗炭疽毒素的人源性中和抗体奠定了基础。
余燕孙志伟沈应柏俞炜源陈学英
关键词: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中和抗体
日本脑炎病毒SA14-14-2E蛋白结构域Ⅲ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表达日本脑炎病毒囊膜蛋白(E蛋白)结构域DⅢ区,了解其作为亚单位疫苗的可能性,本研究根据SA14-14-2病毒株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90195)设计两条引物,以全长JEV感染性克隆pBR-JTF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JEVE蛋白DⅢ的cDNA片段,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JEDⅢ,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融合表达。融合蛋白为可溶性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75%。用纯化后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和BALB/C鼠,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噬斑减少实验,及乳鼠攻毒实验验证JEDⅢ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Western blotting及ELISA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纯化的JEDⅢ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可以获得高达1:7×105滴度的抗JEV特异性抗体;JEDⅢ蛋白免疫BALB/C鼠,可以获得1:8.2×104滴度的抗JEV特异性抗体。并且获得1:256滴度的中和抗体,乳鼠攻毒实验能达到75%的保护效果。以上结果说明本研究表达、纯化的重组JEDⅢ蛋白,免疫小鼠以及兔后,能产生抗JEV的特异性抗体,中和性抗体,能够保护部分乳鼠接受毒种的攻击,抗原性及免疫原性较好,有进一步开发研制成亚单位疫苗的潜能。
黄莺刘珊杨鹏杜韫孙志伟俞炜源
关键词:日本脑炎病毒E蛋白亚单位疫苗
A型肉毒毒素Hc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水平表达及免疫原性(英文)被引量:11
2007年
对A型肉毒毒素受体结合区Hc基因的全序列进行优化和人工合成,获得了全长1287bp,编码429aa的Hc基因。以pTIG-Trx为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Hc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及纯化,该表达水平可占可溶性全菌总蛋白的36%~53%,经一步亲和层析纯化可获得电泳级纯度的目的蛋白,在常规培养条件下,产量达到30mg/L以上。然后,纯化的重组蛋白Hc免疫小鼠后能够诱导产生高滴度特异性的抗体,也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小鼠体内A型肉毒毒素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小鼠血清中含高滴度的体内中和抗体。结果表明,利用本实验的原核表达系统不仅能够高水平可溶性地表达A型肉毒毒素受体结合区Hc,而且重组H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用于制备治疗性抗毒素和作为亚单位候选疫苗用于预防A型肉毒毒素中毒。
余云舟孙志伟王双俞炜源
关键词:肉毒毒素可溶性表达免疫原性
基于DNA和RNA的双功能Semliki森林病毒复制子载体的构建被引量:8
2005年
以semliki森林病毒衍生的复制子载体pSFV1和辅助载体pSFVhelper2为骨架,用CMVIE和T7启动子替换SP6启动子并在3′UTR下游插入BGH转录终止子,构建了基于DNA和RNA的复制子表达载体pSMCTA和辅助载体pSHCTA。在DNA和RNA二种递送方式上证实该表达载体可高水平表达外源基因,与辅助载体共转染可制备具有感染能力并能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病毒颗粒。构建的基于DNA和RNA的双功能复制子载体显著地提高SFV载体应用范围,在体外可用于高水平表达外源基因及大规模制备重组病毒颗粒,在体内也可用于研制复制子疫苗和基因治疗载体。
余云舟孙志伟俞炜源
2个表达单元间相互位置和转录方向对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质粒表达载体中2个表达单元间相互位置和转录方向关系对表达的影响,找出利于2个表达单元表达的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以全抗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轻重链方向不同的2种相互关系的单质粒表达载体pIRESdhfrA和pIRESdhfrB,转染CHO-dhfr-细胞后,对瞬时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以pIRESdhfrA和pIRESdhfrB为基础,构建了瞬时表达载体pIRESdhfrA-sv40ori和pIRESdhfrB-sv40ori,在COS-7细胞中进行了瞬时表达水平的比较。构建了基于CHO定点细胞系的稳定表达细胞株,对pIRESdhfrA和pIRESdhfrB进行稳定表达水平的比较。结果:在CHO-dhfr-的瞬时表达水平比较中,pIRESdhfrB转染的细胞表达水平是pIRESdhfrA转染细胞的2.18倍。与pIRESdhfrA-sv40ori在COS-7细胞的瞬时表达水平相比,pIRESdhfrB-sv40ori是其表达水平的2.3倍。pIRESdhfrB-FRT构建的CHO定点细胞平均表达水平是pIRESdhfrA-FRT构建的CHO定点细胞的11.6倍。结论:在构建的真核细胞质粒表达载体pIRESdhfr中,2个表达盒的启动子头-头转录方向关系比头-尾方向关系更利于重组蛋白的表达。
安怀杰俞炜源孙志伟
治疗性抗体研究进展
2007年
从20年前美国FDA批准第一个治疗性抗体上市到今天治疗性抗体年销售额突破150亿美元而成为整个生物制药领域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治疗性抗体的发展顺利完成了从低谷到颠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青涩到成熟的转变,目前正以更加令人振奋的势头向前发展。治疗性抗体的出现为人类与疾病的抗争写下了亮丽的一笔。本文就治疗性抗体的历史与发展现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研制技术方法、治疗应用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抗体作为治疗性药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阐述。
王双孙志伟俞炜源
关键词:治疗性抗体美国FDA生物制药销售额实验室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