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磊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法家
  • 2篇政治
  • 2篇商鞅
  • 2篇君主
  • 1篇早期儒家
  • 1篇正当
  • 1篇政治秩序
  • 1篇秩序
  • 1篇儒家
  • 1篇商君书
  • 1篇内在理路
  • 1篇去私
  • 1篇人道
  • 1篇人道思想
  • 1篇理路
  • 1篇教育
  • 1篇可替代
  • 1篇公共理性
  • 1篇公私
  • 1篇公私观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

作者

  • 7篇侯磊
  • 1篇戴庞海

传媒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管子学刊
  • 1篇殷都学刊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人民论坛(中...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中华优秀传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正当性视野下法家思想中的君主与法制
2015年
起于春秋后期,以政治功利目的为直接缘由的法家思想,力图建立一种新型政治结构下的统治秩序。从早期法家理论性的匮乏,到与黄老思想结合寻求法制秩序的正当性基础,再到韩非力求在法制秩序下对绝对君权的维护,这些都是法家对新型支配体系的辩护,及其在法制理性与君权本位之间所努力寻求的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平衡点。
侯磊
关键词:法家商鞅《管子》
春秋时期的政治平衡体与法家
2012年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或卿族之间,相对均势的格局产生了一种可称之为是政治平衡体的机制。这种政治平衡体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也决定了早期法家长期缓慢的发展和积累。
侯磊
关键词:春秋时期法家
高校国学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河南省为例
2019年
近年来"国学热"方兴未艾,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国学的学习与传播,各种各样的国学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校开展的国学教育因其师资质量与体制优势,决定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河南高校也在积极地加强国学教育,郑州大学嵩阳书院设立了国学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设立了国学方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是目前河南省内较为成功的高校国学教育。但其亦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优秀师资匮乏、高质量生源不足、无国学学位导致学生学习偏差这三个重大问题。解决以上三大问题,实现高校国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主要对策有:推行国学教师资格认证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严格筛选生源,减少"被调剂"名额;加强对外协作,增强专业吸引力;及早设置国学本科学位,等等。
戴庞海侯磊侯磊
关键词:国学教育
由“圣”而“庸”:韩非思想中的君主与秩序被引量:3
2014年
法家所关注的是一套客观化运作的官僚制秩序。这种秩序的建立必须依赖于君主极高的个人品质,秩序的运作又追求最大程度的排除君主个人因素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导致法家在君主和制度之间徘徊。这在韩非由"圣"而"庸"的政治秩序建构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是其乃至整个先秦法家思想的内在理路和深层结构。
侯磊
关键词:法家政治秩序
人道视野中的儒家内在理路——读《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2014年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马王堆帛书和郭店简为代表的大批文献的出土,简帛学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要论起简帛学的研究给学界带来的最大成果,莫过于思孟学派尤其是子思学说的浮出水面。子思作为早期儒家(指从孔子到苟子的儒家学派)发展史中,位于孔子和孟子之间的重要枢纽,对于认清早期儒家的发展历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孔德立博士的最新力作《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以子思为中心》(巴蜀书社,2010年版),正是以新出土的简帛为基础,结合深度挖掘传世文献的内涵,以“人道”为中心,通过对早期儒家人道思想形成与演变的考察,梳理了早期儒家思想史中的“内在理路”。
侯磊
关键词:儒家人道可替代
“任法去私”与商鞅的政治公共理性被引量:1
2013年
整部《商君书》的政治理念就是通过壹于农战而追求富国强兵,它最直接地规定了法家追求垄断和效率最大化的思想本质,确立了法家思想中公私观念的内涵。与此同时,商鞅这种强烈的功利性反倒催生出了"为天下位天下"的政治公共理性。这揭示出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公天下"思想,除了从黄老思想的脉络中来理解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视角和途径。
侯磊
关键词:商鞅《商君书》公私观念
宋国风俗刍议——从《管子·水地》篇谈起
2016年
继承殷人传统的宋国,在文化上明显有别于其他诸侯国。宋人偏笃理论的固执不仅影响到了宋国的风俗,也影响到了宋国的政治。春秋时期的宋国政治,便明显体现出了这种固执所带来的劲悍和倔强。通过现有的文献,能够看出传统农业经济对宋国民性的影响,更多的应是淳朴和平易,而非战国时期对宋人普遍性的偏见。宋国政治在春秋时期所体现出的劲悍与倔强的性格特征,到战国时期有没有发生转变?其与《水地》篇中所讲的宋国民性,是否存在着上传下效或者是互相呼应的关系?甚至是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些问题我们一时都难以解答。根据现有的史料,我们只能片段式的、分割式的从两个层面上对宋国风俗予以考察。
侯磊
关键词:风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