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田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4篇X线
  • 4篇磁共振
  • 3篇肿瘤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血管成像
  • 2篇影像
  • 2篇影像诊断
  • 2篇肉瘤
  • 2篇乳腺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子宫
  • 2篇灌注
  • 2篇肝脏
  • 2篇MRI表现
  • 2篇病变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大子宫

机构

  • 14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14篇余田
  • 8篇潘爱珍
  • 7篇陈涛
  • 4篇徐志锋
  • 3篇黄慧玲
  • 3篇周嫦英
  • 3篇唐姗姗
  • 2篇李雪莲
  • 2篇叶亚君
  • 2篇陈颖瑜
  • 2篇李勤祥
  • 1篇陈瑞莹
  • 1篇陈平
  • 1篇高明勇
  • 1篇刘健萍
  • 1篇朱杏莉
  • 1篇雍昉
  • 1篇卢瑞梁
  • 1篇方挺松
  • 1篇贺小红

传媒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腮腺肿瘤MSCT灌注扫描结果:入选动脉和病灶ROI选择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入选动脉和病灶ROI选择对腮腺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Philips ADW4.5工作站自带的灌注扫描软件对12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MSCT灌注后处理分析.记录选择不同入选动脉和病灶ROI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增强幅度(PEI)等灌注参数;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并比较上述各组参数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腺淋巴瘤和非腺淋巴瘤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选取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和颈总动脉(CCA)为入选动脉时,BF、BV和PEI值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2、0.007和0.233,均P>0.05);当肿瘤取不同面积ROI时,上述各灌注参数值之间的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0.220、0.033和0.283,均P>0.05).选择ECA作为入选动脉、ROI为80%瘤体面积(S80%)时,PEI对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入选动脉和病灶ROI的大小对腮腺肿瘤灌注结果无明显影响;但选择ECA作为入选动脉、ROI取S80%可能有助于提高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效能.
徐志锋贺小红余田潘爱珍周嫦英雍昉
关键词:腮腺肿瘤腺淋巴瘤感兴趣区
多排螺旋CT子宫动脉血管成像对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子宫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经病理证实为巨大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与CTA检查。观察瘤体大小与生长方式及CT表现,分析CTA在巨大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自觉腹部有巨大包块,肿瘤最大体积为25.8 cm×20.3 cm×15.9 cm,平均体积为22.3 cm×16.1 cm×12.3 cm。CT平扫肿块表现均为不均匀密度,增强后强化不均匀,内部呈现漩涡状、斑片状混杂影。采用B超检查时有15例无法判断其来源,多平面重建(MPR)冠状位、矢状位检查时有9例无法完全明确来源,经CTA检查后本组病例中单侧子宫动脉供血4例,双侧子宫动脉供血46例,子宫动脉CTA后双侧子宫动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粗扭曲,并包围、缠绕肿块,末梢血管增多迂曲。结论 CTA用于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性,临床特征表现明显,很大程度提高确诊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唐姗姗余田潘爱珍王诚明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子宫动脉子宫肌瘤
罕见成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CT及MRI表现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罕见成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CT及MRI表现,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4例成人UESL的临床资料及CT、MRI图像,并结合文献报道。结果 CT/MRI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实性肿块,囊内不规则分隔,囊壁边缘见少许软组织密度/信号影,增强后软组织成分轻度渐进性强化。结论CT/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能反映成人UESL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余田方挺松陈涛
关键词:肝肿瘤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A多平面重建技术对纵隔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的CTA表现,评价CTA下多平面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经病理证实的纵隔型肺癌行CTA多平面重建,重点分析肿瘤-肺界面、瘤-纵隔界面、支气管受累情况及纵隔肺门淋巴结情况。结果:26例中8例位于右上肺,4例右下肺,12例左上肺,2例左下肺。21例肿瘤表现为分叶状,24例瘤-肺界面见'毛刺征',13例瘤-纵隔界面脂肪层消失,肿瘤与纵膈面宽基底接触并不同程度侵犯纵膈内结构,14例显示支气管变窄、闭塞,16例纵膈肺门淋巴结转移。结论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A下多平面重建能够较全面地反应肿瘤影像特征,为临床评估其切除性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陈涛黄慧玲余田
关键词:肺癌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不同MRI扫描序列对注射隆乳患者乳腺检查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MRI扫描序列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m ide hydrogel,PAMHG)注射隆乳患者乳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注射隆乳患者但临床怀疑合并乳腺病变患者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 WI/...
卢瑞梁周新韩余田高明勇陈平
文献传递
炎症性肠病患者TPMT及NUDT15基因多态性与肠壁炎性反应及能谱成像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及核苷二磷酸连接的部分X型基序15(NUDT15)基因多态性与肠壁炎性反应及能谱成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中国籍IBD患者(IBD组)及60例健康对照组人群的外周血样本并提取DNA。使用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R139C的NUDT15基因的变体和TPMT*3C的TPMT变体进行基因分型。分析TPMT及NUDT15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治疗后肠壁炎性反应及能谱成像的相关性。结果 TPMT c. 719A> G中,IBD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AG和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NUDT15 c. 415C> T中,IBD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C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TPMT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肠壁炎性反应缓解率较AG和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NUDT15 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肠壁炎性反应缓解率较C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P <0.05)。TPMT 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CT能谱成像检出率较AG和GG基因型以及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NUDT15 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能谱成像检出率较CT和T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 <0.05)。结论 IBD患者中NUDT15的突变率高于TPMT。NUDT15多态性较TPMT多态性更能预测AZA引起的肠壁炎性反应和能谱成像检出率。
唐姗姗潘爱珍李勤祥余田陈颖瑜徐志锋叶亚君李雪莲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能谱成像
磁共振新技术诊断头颈部血管外皮瘤的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结合磁共振(MRI)影像新技术,提高头颈部血管外皮瘤(HPC)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17例HPC的MRI表现,其中17例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10例行磁敏感成像(SWI),5例行血管成像。结果:14例位于颅内,2例位于颈部,1例为颅内及颈部多发肿块。在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血管成像显示2例颅内病灶由颈内动脉供血,1例多发肿块由颈外动脉供血,颈内和颈外静脉引流;SWI均显示肿瘤周边及内部多发的静脉和出血灶;结论:HPC的传统MRI表现具有一些特点,MRI新技术可为诊断和鉴别诊断HPC提供更多依据,具有一定价值。
赖文佳胡海菁余田杜丽云吴梅鑫
关键词:血管外皮瘤扩散加权成像磁敏感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
罕见跖趾软骨黏液样纤维瘤X线及MR影像学诊断
2014年
目的:研究跖趾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X线及MR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跖趾骨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X线及MR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跖趾软骨黏液样纤维瘤有以下特点:(1)好发于青少年;(2)常达近侧关节面;(3)分叶状膨胀性骨质破坏,伴不完整硬化边;(4)内缘多发不规则短粗骨嵴;(5)X线上呈皂泡状;(6)MR信号不均,T2WI呈明亮高信号,间有不规则低信号区。结论:跖趾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易与其它良性骨肿瘤混淆,但仍有一定特征性,X线联合MR检查有助于该瘤的鉴别诊断。
余田潘爱珍陈涛
关键词: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影像诊断X线
应用MR波谱成像分析乳腺脂肪组织的脂质组份及其与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非侵入性快速地评估乳腺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比例,并分析该组份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对80名女性进行了MR乳腺扫描,采用了三维多重梯度回波序列进行MR波谱成像...
余田陈涛徐志锋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波谱
肾癌增强CT肾脏皮质厚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肾癌增强CT肾脏皮质厚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2月到2020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肾实质内病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肾癌28例(肾癌组)与肾良性病变50例(良性组),两组都给予增强CT检查,记录CT成像常规参数、肾脏皮质厚度,同时记录与检测患者的肾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癌组的BF、BV、PS值高于良性组,MTT值低于良性组,肾癌组的GFR值低于良性组,MVD计数与VEGF表达率高于良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的肾脏皮质厚度与肾皮质CT增强值都显著少于良性组(P<0.05)。在肾癌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FR、MVD、VEGF与肾皮质CT增强值、肾脏皮质厚度、PS、MTT都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皮质厚度≥0.51 cm、0.30-0.50 cm、<0.30cm为判断肾功能正常、轻度减退和重度减退的标准,符合率为67.9%。结论:肾癌的增强CT扫描是一种较为便捷、安全的方法,对肾脏皮质厚度进行测定,有助于对肾功能进行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唐姗姗潘爱珍李勤祥余田陈颖瑜徐志锋叶亚君李雪莲
关键词:肾癌肾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