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瑕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4篇动脉
  • 3篇动脉导管
  • 2篇导管未闭
  • 2篇动脉导管未闭
  • 2篇心动描记术
  • 2篇心动图
  • 2篇心肌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肿瘤
  • 2篇未闭
  • 2篇腺性
  • 2篇腺性膀胱炎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膀胱
  • 2篇膀胱炎
  • 2篇产儿
  • 2篇超声心动描记

机构

  • 8篇华市人民医院
  • 3篇浙江省台州医...

作者

  • 9篇余瑕
  • 7篇刘志聪
  • 7篇蔡洁
  • 2篇林仙方
  • 1篇戴文娟
  • 1篇黄洁
  • 1篇刘天
  • 1篇郑宁
  • 1篇徐小伟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2015年浙...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腺性膀胱炎与肿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正>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与肿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我院经膀胱镜活检及手术证实同时做过超声检查的腺性膀胱炎病人59例,男48、女11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49.28±25.31)岁,病程半年-19年。临床...
刘志聪童建卿蔡洁余瑕
文献传递
超声误诊心肌淀粉样变性1例
<正>患者男,73岁,因'反复胸闷气促2年,加重10余天'入院。查体:血压82/58mmHg,心率80次/分,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3/6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超声心动图检查:双房扩大,左右心室不...
余瑕刘志聪蔡洁徐小伟
文献传递
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合并二叶式主动脉瓣超声表现1例
<正>病例患者女,30岁,以慢性鼻炎、双侧下鼻甲肥大入院,拟手术治疗。平素无明显不适。查体:胸骨右缘2-3肋间闻及双期Ⅲ-IV级杂音。ECG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冠脉CTA:冠状动脉窦部扩张。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右心...
蔡洁刘志聪童建卿余瑕
文献传递
腺性膀胱炎与肿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
刘志聪童建卿蔡洁余瑕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肿瘤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的价值
<正>目的探讨高频超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的价值。方法 170名早产儿(孕周<37周),均在出生后24 h内入院,高频及常规超声心动图连续观察动脉导管,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出生后24 h内完成,以后每天随访观察...
余瑕林仙方刘志聪蔡洁
文献传递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鉴别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全新的评价组织硬度的成像模式,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ARFI)属于弹性成像的一种,根据该原理开发的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可无创评估人体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本研究探讨VTQ技术在鉴别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变中的价值。
戴文娟刘志聪蔡洁童建卿郑宁余瑕刘天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触诊超声弹性成像慢性
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一个正常且必要的结构,一般在婴儿出生后不久自发关闭,在出生几周后仍开放则为异常现象。动脉导管未闭对生理及临床的影响主要是由导管的大小和病人自身心血管基础状态决定的。多数研究表明及早处理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可改善患儿预后,药物治疗有肯定效果,但治疗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故目前主张对该病的治疗应有选择性。因此,预测新生儿动脉导管自发性关闭对于指导临床合理选择病例、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探讨其发病机制及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余瑕刘志聪蔡洁
关键词:新生儿动脉导管超声心动图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血栓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合并左心室附壁血栓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DCM患者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左心室有无血栓形成分为无血栓组和有血栓组,对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栓组共18例(9.6%),与无血栓组相比,该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低,(28.9±9.8)%vs(36.4±6.6)%(、11.3±3.3)%vs(17.1±5.2)%,左心房内径(LA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较大,(48.6±4.1)mm vs(43.2±5.1)mm、(61.7±4.7)mm vs(51.8±5.3)mm;中重度二尖瓣反流(MR)发生率较低(22.2%vs 70.5%,均P<0.01)。结论 DCM患者LAD及LVIDs较大、左心室心肌收缩力下降明显者易导致左心室附壁血栓形成;二尖瓣中重度MR有对抗左心室血栓形成的作用。
余瑕黄洁林仙方
关键词:血栓形成心室超声心动描记术
高频超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的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的价值。方法 170名早产儿(孕周<37周),均在出生后24 h内入院,高频及常规超声心动图连续观察动脉导管,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出生后24 h内完成,以后每天随访观察至第7天,若此期间发现动脉导管已经闭合,则不再继续随访检查。其中16名早产儿动脉导管出生7 d内未自然关闭,为动脉导管早期未自然关闭(早期PDA)组,另从7 d内自然关闭组中随机选取32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高频探头及常规心脏探头测量动脉导管内径、左房前后径与主动脉根部内径比值(LA/AO)。结果早产儿动脉导管于24、48、72 h内自然关闭率分别约18.8%(32/170)、61.2%(104/170)、78.8%(134/170),7 d内达90.6%(154/170),即早产儿出生后早期动脉导管自然关闭率约90.6%(154/170)。高频超声对动脉导管二维及彩色血流长度完整显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82%(39/48)vs 46%(22/48),P<0.001,100%(48/48)vs 77.1%(37/4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频超声测得早期PDA组动脉导管的内径大于对照组[(2.08±0.4)mm vs(1.09±0.22)mm,P<0.001],以1.55 mm为临界值,预测早生儿出生后7 d内动脉导管自然关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90.6%,准确性为66.5%。结论高频超声能明确诊断早产儿PDA,在精确显示动脉导管结构上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动脉导管内径越大,早期自然关闭可能性越小。
余瑕林仙方刘志聪蔡洁
关键词:早产动脉导管未闭超声心动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