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文权

作品数:157 被引量:503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农业科学
  • 30篇经济管理
  • 22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生物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7篇茶叶
  • 25篇发酵床
  • 23篇微生物
  • 22篇生物发酵
  • 22篇微生物发酵
  • 20篇生物发酵床
  • 20篇微生物发酵床
  • 20篇茶树
  • 18篇茶园
  • 14篇土壤
  • 13篇乌龙茶
  • 13篇茶园土壤
  • 10篇铁观音
  • 10篇白茶
  • 8篇垫料
  • 8篇农业
  • 8篇鲜叶
  • 8篇柑橘
  • 6篇杂交
  • 6篇茶鲜叶

机构

  • 119篇福建省农业科...
  • 29篇福建省农业厅
  • 14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广东工业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福州市第一医...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 1篇宁波市食品检...

作者

  • 157篇余文权
  • 29篇陈常颂
  • 25篇黄勤楼
  • 25篇陈源
  • 24篇尤志明
  • 23篇刘波
  • 23篇单睿阳
  • 20篇李兆龙
  • 16篇陈玉真
  • 16篇王峰
  • 15篇钟秋生
  • 15篇史怀
  • 15篇林郑和
  • 14篇杨道富
  • 14篇陈志辉
  • 14篇蓝江林
  • 13篇陈林
  • 13篇游小妹
  • 13篇陈华
  • 11篇唐建阳

传媒

  • 20篇茶叶学报
  • 14篇福建农业学报
  • 10篇福建茶叶
  • 9篇茶叶科学
  • 6篇福建农业科技
  • 5篇中国茶叶
  • 5篇茶叶科学技术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计算机与数字...
  • 1篇有线电视技术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中国农技推广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11篇2019
  • 19篇2018
  • 23篇2017
  • 9篇2016
  • 19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 4篇2001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快速检测柑橘三萜、生物碱和酚类物质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柑橘三萜、生物碱和酚类物质的方法,通过配制34种物质的标准品,取新鲜柑桔果皮或果肉用80%甲醇溶液进行萃取三次,合并上清液,然后通过UPLC‑DAD‑FLD共同检测,可同时检测柑橘中的多甲氧基黄酮、...
陈源余文权
基于遗传算法的安溪铁观音品质快速评价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为探究一种快速无损的安溪铁观音品质评价方法,利用遗传算法(GA)对茶样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进行筛选,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建立全谱段的PLS定量模型与GA-PLS模型。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全谱段光谱在经过平滑+二阶导数+归一化处理后,PLS模型预测性能最高,建模结果为:校正集相关系数R_C=0.921,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0.543,验证集相关系数R_P=0.913,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P=0.665。选用近红外光谱6 670~4 000cm-1谱区,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参与建模数据点数从1 557缩减到408个。优选波段后,GA-PLS建模结果为:校正集相关系数R_C=0.959,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0.413,验证集相关系数R_P=0.940,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P=0.587。可见,GA-PLS模型的校正集和验证集的预测结果均优于全谱段PLS模型。结果说明,在传统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建模基础上,加入遗传算法进行波长筛选,能有效提高模型预测能力,实现方法学的创新研究,且GA-PLS品质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参考和推广价值,为提高我国茶叶品质的检测技术水平提供新的方法借鉴。
王冰玉孙威江黄艳余文权吴全金林馥茗夏金梅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遗传算法偏最小二乘安溪铁观音
新型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栏,包括一矩形空地,所述矩形空地的四周均设置有围栏,所述围栏包括两第一固定式围栏、两第二固定式围栏及两转动式围栏,所述矩形空地沿宽度方向分割为一垫料活动区以及一水泥斜面活动区,两所...
李兆龙余文权黄勤楼李永发章琳琍王群
文献传递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努力开创茶叶工作新局面——谈谈发展茶叶对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战略的几点看法被引量:3
2001年
冯廷铨余文权
关键词:茶叶生产农民收入农科教结合
‘茗科1号’等5个福建乌龙茶品种的白茶适制性鉴定被引量:18
2019年
为探明福建乌龙茶品种的白茶适制特性,本试验综合比较了5个福建乌龙茶品种(‘茗科1号’、‘黄观音’、‘黄棪’、‘奇兰’、‘梅占’)和3个传统白茶加工用种(‘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福云6号’)在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采制白茶的感官品质,并对其鲜叶原料与成品白茶主要滋味和香气成分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适制乌龙茶品种制成白茶虽然在外形色泽方面不及传统白茶加工用种,但将其应用于开发花香型白茶具有较为明显的内质优势。2种不同适制特性的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白茶,其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均有明显提高。传统白茶加工用种鲜叶及其采制白茶以碳氢化合物为其主要特征或较高含量香气成分,而适制乌龙茶品种鲜叶及其制成白茶则富含醇类、醛类、酮类及酯类等多种花香成分。该香气组成分别与传统白茶加工用种和适制乌龙茶品种采制白茶的品质特征相符合。
陈林张应根张应根王丽丽王丽丽余文权
关键词:白茶乌龙茶茶树品种适制性
福建省典型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采集了福建省60份典型茶园表层土壤(0~20 cm),测定了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分析了土壤类型、植茶年限和海拔对土壤硒及有效硒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0.22~2.20 mg·kg-1,均值为0.73 mg·kg-1,有86.67%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土壤标准(>0.4 mg·kg-1);茶园土壤有效硒含量为5.21~448.86μg·kg-1,均值为62.98μg·kg-1;土壤硒活化率为1.10%~31.64%,均值为8.76%,硒有效程度较低。砂砾岩和凝灰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紫色砂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山地草甸土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最高,潮砂土和水稻土硒含量较低;成龄茶园和老茶园土壤全硒和有效硒含量较高,新垦茶园硒含量较低;中高海拔地区茶园土壤全硒及有效硒含量较高,低海拔地区茶园土壤硒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茶园土壤硒及有效性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pH对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红壤茶园和幼龄茶园有显著影响,有效磷对成龄茶园和中高海拔茶园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该区域茶园富硒土壤为发展天然富硒茶提供了物源保证,但硒有效程度不高,应针对不同类型茶园采取相应栽培措施(增施有机肥、改良剂和钙镁磷肥)来提高土壤有效硒。
余文权王峰陈玉真陈玉真尤志明单睿阳尤志明
关键词:茶园土壤土壤类型海拔
闽中茶园土壤和茶叶铁锰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了闽中大田县25个茶园表层土壤、4个剖面土壤样品及相应的茶叶样品(一芽二叶),分析了茶园土壤和茶叶的铁锰含量、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田县茶园土壤全铁、有效铁、全锰和有效锰含量均值分别为61.08g·kg^(-1)、144.42mg·kg^(-1)、258.97mg·kg^(-1)和33.72mg·kg^(-1),全铁和有效铁含量丰富,而全锰和有效锰含量较低,约50%茶园土壤存在缺锰现象;茶园土壤全铁剖面分布不明显,但在20~40cm土层出现富集现象;有效铁、全锰和有效锰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pH值、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茶园土壤全铁和有效铁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全锰和有效锰则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关系密切。茶叶中铁平均含量为164.52mg·kg^(-1),锰平均含量为849.73mg·kg^(-1),茶叶对锰的富集系数远高于铁;茶叶铁含量与土壤有效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茶叶锰含量与土壤全锰和有效锰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茶叶对铁、锰的富集能力随着土壤铁、锰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陈玉真单睿阳王峰林栋良臧春荣陈常颂尤志明余文权
关键词:茶园土壤剖面分布影响因素
茶叶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孙威江杨芳余文权郭玉琼郭素枝高峰张翠香
探明了不同茶类和不同区域茶叶农药残留及分布的特点;明确了水胺硫磷、八氯二丙醚、氰戊菊酯等是当前福建农药污染主要来源;制定绿茶绿色食品卫生质量标准一套;建立一套符合福建茶园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的标准。探明鲜叶中的Pb与土壤pH...
关键词:
关键词:茶叶
安溪茶产业发展特点及思路被引量:8
2008年
福建省安溪县地处厦漳泉结合部,居山而临海。全县土地面积3057.28平方公里,人口111万,是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安溪产茶历史已有1000多年,自古就有“闽南茶都”的美誉。
余文权
关键词:茶产业土地面积主产区乌龙茶铁观音发源地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和色谱技术判别茶叶发酵程度及区别茶类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和色谱技术判别茶叶发酵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HPLC方法测定茶叶中20种化合物并进行数据变换处理;利用二维数据所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辨别分析预测模型对未知茶叶样品中发酵程度和六大茶类的区别进行...
陈源余文权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