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学玉

作品数:19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文艺
  • 4篇叔本华
  • 2篇叔本华哲学
  • 2篇文革
  • 2篇文学
  • 2篇文艺理论
  • 2篇小说
  • 2篇美学
  • 2篇非理性
  • 1篇德国古典哲学
  • 1篇德银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新释
  • 1篇学史
  • 1篇严歌苓
  • 1篇样板戏
  • 1篇艺术
  • 1篇艺术风格
  • 1篇战斗精神

机构

  • 11篇皖西学院
  • 3篇安徽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6篇余学玉

传媒

  • 9篇皖西学院学报
  • 2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学术界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文革”文艺的创作范式被引量:3
2004年
文章通过对《纪要》这一“经典”文献的解读以及对“样板戏”文本的具体分析 ,归纳出“文革”文艺独特的创作范式。这一创作范式以“三突出”为核心 ,包括“党性原则”论、“阶级斗争”论、“根本任务”论、“主题先行”论、“题材决定”论以及“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等 ,构成了一个系统工程。它既是时代政治的产物 ,又具有悠长的历史渊源。在这一创作范式指导和规约下的“文革”文艺 ,效忠于政治权力话语 ,充当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 。
余学玉
关键词:文艺理论创作范式样板戏《纪要》
问题与对策——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反思与总结被引量:1
2007年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本科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的写作,可以使本科学生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提高他们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根据近年来指导与管理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实践,在分析、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加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和提高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所裨益。
余学玉
由理性向非理性过渡的桥梁——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评述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生命意志本体论、直观主义认识论和悲观主义人生观.其中'直观高于理性'是其学说之精髓.他的美学思想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命题是审美'观审'说.审美观审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超功利性,二...
余学玉
关键词:叔本华哲学美学思想文艺美学
文献传递
“乡间的生死,泥土的气息”——台静农短篇小说《红灯》赏析
2009年
皖西籍作家台静农是现代著名乡土小说家,其代表作之一的《红灯》,通过德银娘悲惨命运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二十世纪初皖西乡村社会的闭塞落后以及人们精神生活的愚昧与迷信,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德银娘深沉博大的母爱。小说描绘了一幅具有皖西地方色彩的民情风俗画,有力地表现了"乡间的生死",洋溢着浓郁的"泥土的气息"。
余学玉
关键词:红灯
“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论《咆哮了的土地》的文学史地位被引量:1
2011年
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突破了以往创作"粗暴的呐喊"的弱点,注重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人物情感的层次性,注重对生活环境的描写,呈现出较为浓郁的泥土气息和乡村情调。更为重要的是,《咆哮了的土地》在题材、人物、结构等方面的创新与经验,被后来的"红色经典"创作广泛借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本范式。从这种意义上说,《咆哮了的土地》堪称是"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余学玉
关键词:蒋光慈
“媚美”与“眩惑”——叔本华与王国维美学范畴比较之一被引量:1
2006年
叔本华在优美和壮美之间又提出“媚美”这一美学范畴,这是他对美的形态分类的一大贡献。这一范畴的提出是与他的人生观和艺术观紧密相连的。王国维的“眩惑”与叔本华的“媚美”在内涵上具有相通之处,同时又包容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文章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既说明了它们的贡献与意义,又指出了它们作为特定历史语境产物的局限性。在理解和使用这对范畴时,我们不能将其合理的内核绝对化。
余学玉
关键词:叔本华
论韦素园的文艺理论成就被引量:2
2012年
"未名四杰"重要成员之一韦素园,"宏才远志,厄于短年"。他以抱病之身"实地劳作",甘为人梯,生前虽然未有诗文结集出版,但在文艺理论方面却有独到的思考,造诣很深。对此,学界一直未能给予高度重视。今年是韦素园诞辰110周年、逝世80周年的特殊年份。文章拟对韦素园的文艺思想、文艺理论观点进行初步的挖掘、梳理、总结,一者以补缺漏,再者以示纪念。
余学玉
关键词:文艺理论
论“文革”“革命大批判”的主要特征被引量:1
2006年
在极“左”政治的强力控制下,“文革”文艺与政治高度一体化。文艺自身没有运动,政治运动支配着文艺运动。作为文艺活动的一部分,“文革”文艺批评也不能不充当政治斗争的工具,沦落为“革命大批判”的武器,为极“左”政治服务。批评家主体意识普遍丧失,批评理论资源奇缺,致使文艺批评既不具有“科学性”,也不具有“文学性”,彻底丧失了自己的本体特性。
余学玉
关键词:文艺批评
文艺学建设的新成果——评顾祖钊先生的《文学原理新释》
2001年
余学玉
关键词:文艺学审美反映唯物文学原理新释反映论
台静农与皖西民歌被引量:5
2013年
台静农上世纪20年代回故乡霍邱收集整理了大量民歌,后来选择其中的113首情歌结集为《淮南民歌集》刊印。这些情歌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表现手法看,都具有明显的皖西地域特色,事实上属于皖西民歌。另外,台静农对民歌理论和收集方法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他对皖西民歌的收集整理做出了很大贡献。
余学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