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春年

作品数:34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3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电气工程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8篇纳米
  • 114篇复合材料
  • 114篇复合材
  • 87篇石墨
  • 82篇石墨烯
  • 61篇纳米管
  • 54篇碳纳米管
  • 40篇金属
  • 38篇电池
  • 35篇铝基
  • 34篇多孔
  • 34篇硝酸
  • 30篇碳源
  • 30篇铝基复合材料
  • 29篇原位合成
  • 29篇离子
  • 29篇离子电池
  • 29篇催化
  • 27篇合金
  • 26篇锂离子

机构

  • 346篇天津大学

作者

  • 346篇何春年
  • 333篇赵乃勤
  • 285篇刘恩佐
  • 144篇李家俊
  • 114篇何芳
  • 101篇马丽颖
  • 56篇沙军威
  • 50篇李群英
  • 14篇张淼
  • 13篇杜希文
  • 11篇张翔
  • 10篇秦凯强
  • 10篇秦戬
  • 9篇周静雯
  • 7篇李伟
  • 7篇朱杉
  • 7篇康建立
  • 6篇韩铁龙
  • 5篇初飞
  • 5篇陈龙

传媒

  • 2篇金属学报
  • 2篇铸造技术
  • 2篇兵器材料科学...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第一届中国国...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8篇2022
  • 19篇2021
  • 27篇2020
  • 58篇2019
  • 38篇2018
  • 37篇2017
  • 29篇2016
  • 27篇2015
  • 28篇2014
  • 22篇2013
  • 2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3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位合成碳纳米管表面负载氧化铜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合成碳纳米管表面负载氧化铜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配制碳纳米管和硫酸铜晶体的混合溶液。(2)碳纳米管表面化学沉淀得到氧化铜/氢氧化铜混合物:将碳纳米管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加热至90℃‑10...
赵乃勤戎旭东师春生何春年何芳刘恩佐马丽颖
文献传递
一种在纳米多孔铜上直接生长螺旋碳纳米纤维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纳米多孔铜上直接生长螺旋碳纳米纤维的方法。该方法过程包括:先制备纳米多孔铜基体;将硝酸镍和硝酸钇两种溶液按照体积比进行混合得到的混合溶液;将纳米多孔铜基体与混合溶液浸渍混合获得前驱体;经过化学气相沉积法...
赵乃勤张迪师春生康建立刘恩佐何春年
文献传递
基于增强相构型设计的石墨烯/Cu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铜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功能特性及力学性能,在电子、电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类理想的增强相,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以及二维结构特征。相比于其他如颗粒增强相、晶须增强相,石墨烯与Cu的性能匹配性更好,同时其在Cu基体中的分布结构具有更强的可设计性,可显著改善铜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因此利用新工艺实现石墨烯分布构型的调控设计成为当今铜基复合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石墨烯在Cu基体中分布的构型(均匀构型、层状构型以及网络构型)及其相应的制备工艺,讨论了石墨烯构型对于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石墨烯构型设计的新思路,以及特殊构型石墨烯/Cu复合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领域。
赵乃勤郭斯源张翔何春年师春生
关键词: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
铜掺杂普鲁士白类似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掺杂普鲁士白类似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普鲁士白类似物的化学式为:Na<Sub>1+δ</Sub>Cu<Sub>x</Sub>Mn<Sub>y</Sub>[Fe(CN)<Sub>6</Sub>...
李家俊郭立超赵乃勤刘恩佐师春生何春年何芳马丽颖
文献传递
尖晶石晶须原位增强铝合金基复合材料时效强化的研究
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综合性能,彼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同时该类复合材料能够保持铝基材料的易加工性,可以通过常规的热处理方式进行调整与强化.为探索热处理加工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对基体内原位...
周阳于镇洋赵乃勤师春生刘恩佐何春年江潮
关键词:铝合金基复合材料原位生长时效处理
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制备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粉末
碳纳米管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被普遍认为是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相。然而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具有极大的表面积,造成其难以被均匀分散在基体上,从而影响了复合材料最终的性能提升。为了克服传统混合方法的缺陷,本文采用了一种简单...
杨旭东赵乃勤师春生刘恩佐何春年
关键词:碳纳米管化学气相沉积原位复合
文献传递
磷酸锰锂和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锰锂和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磷酸滴入氢氧化锂溶液,制得磷酸锂,再将锰盐、铁盐加入磷酸锂分散液中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进行热合反应,得到磷酸锰锂或掺铁磷酸锰锂,将其与硝酸钴...
师春生王毅赵乃勤何春年刘恩佐李家俊
文献传递
铝基复合材料的高温蠕变性能研究进展
2023年
近年来,随着铝基复合材料(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AMCs)常规力学性能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室温力学性能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得到应用。然而,在高温环境下,AMCs长时间服役后以蠕变损伤的形式发生宏观失效,且微观组织对蠕变损伤的影响尚不明晰。因此,结合AMCs增强相具有设计多样性的优势,调控增强相种类、含量、尺寸、界面结合强度、构型设计等参数是优化其抗高温蠕变性能的关键策略。为了深入理解AMCs的蠕变机制并分析提高抗高温蠕变性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重点综述了AMCs的蠕变变形行为和高温蠕变性能,讨论了具有潜力的材料制备策略,可为抗高温蠕变AMCs的设计与研发提供指导。
杨寿奎张翔赵冬冬何春年赵乃勤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蠕变性能蠕变机制增强相
三维石墨烯网状结构负载碳包覆锡纳米材料及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网状结构负载碳包覆锡纳米材料及制备与应用。该材料由碳包覆锡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到三维石墨烯网络上构成,其制备过程包括:采用NaCl作为分散剂和模板,将其与金属锡源和碳源充分溶解混合,冷冻干燥并研细,...
何春年秦戬赵乃勤师春生刘恩佐李家俊
文献传递
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中空球状CeO<Sub>2-x</Sub>@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中空球状CeO<Sub>2‑x</Sub>@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SiO<Sub>2</Sub>球为模板,通过水热的方法在SiO<Sub>2</Sub>上生长CeO<Sub>2</Sub...
师春生刘华雄赵乃勤何春年刘恩佐何芳
文献传递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