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丽野

作品数:74 被引量:153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哲学宗教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哲学
  • 10篇主义
  • 10篇恩格斯
  • 9篇马克思主义哲...
  • 7篇术数
  • 7篇文化
  • 6篇周易
  • 6篇马克思主义
  • 5篇黑格尔
  • 4篇儒家
  • 4篇删节
  • 4篇社会
  • 4篇市场经济
  • 4篇古代哲学
  • 4篇费尔巴哈
  • 3篇阴阳
  • 3篇影像
  • 3篇哲学史
  • 3篇政治
  • 3篇政治理论

机构

  • 56篇浙江工商大学
  • 6篇杭州商学院
  • 5篇浙江省政法管...
  • 4篇中共浙江省委...
  • 4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74篇何丽野
  • 1篇贺艳秋
  • 1篇王来法

传媒

  • 9篇社会科学
  • 8篇浙江社会科学
  • 8篇思想政治理论...
  • 6篇哲学动态
  • 6篇哲学研究
  • 5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中共浙江省委...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教学与研究
  • 2篇周易研究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观察与思考
  • 1篇求索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现代哲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灭”与“实现”哲学的辩证关系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在马克思那里,"消灭"与"实现"哲学是相互依赖、转化的关系。马克思通过研究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发现了无产阶级对于"消灭、实现哲学"的意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不仅仅是物质利益意识,更是关于人的现实的平等的自我意识,无产阶级的解放因此也是人的普遍解放,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也因此与仅仅着眼于物质利益的"粗陋的共产主义"区别开来。这对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何丽野
关键词:哲学阶级意识
马克思在农民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及其意义——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一段删节说起被引量:8
2010年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著述中的删节增补和改写内容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本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却长期被忽视的方面。从文本的修改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某些问题看法的变化。马克思在1869年的版本中,曾经对1852年版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一段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进行过修改。这个修改反映了由于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变化发展,欧洲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而造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农民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上认识的变化过程,也体现了马克思在理论问题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何丽野
关键词:农民问题
马克思要“消灭”和“实现”的是什么哲学?被引量:6
2014年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提出“消灭、实现哲学”的思想,学界对此一直众说纷纭。柯尔施曾最早指出,马克思在这里的“消灭哲学”是“把消灭哲学作为消灭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现实的一.个部分,哲学是这个现实的观念上的构成部分。”[1]所谓“实现哲学”则是指马克思自己的哲学唯物辩证法。[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基本上采用这个观点,如认为是指马克思“正在形成中的新型哲学”[3]或者“哲学社会主义理论”[4]。
何丽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哲学批判社会主义理论唯物辩证法社会现实黑格尔
运动、事物的“本来面目”与《周易》卦象被引量:1
2011年
寻找再现事物"本来面目"的语言一直是哲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关于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何;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再现这个"本来面目"。事物是运动的,运动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但传统概念语言只能显示事物的线性关系,无法显示非线性的关系,从而无法再现事物的运动。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传统的以《周易》卦象为代表的象思维对我们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何丽野
关键词:非线性《周易》
阴阳思想与五行思想的结合过程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阴阳思想与五行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结合时间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结合”的日常语言意义是指两者平等地互相交融、贯通。汉代的阴阳五行思想不能说实现了结合。从五行排列的次序的变化看 ,真正的结合是宋代周敦颐完成的。阴阳思想与五行思想的结合 ,不仅标志着古代中国宇宙观的完成。更体现了中国哲学适应封建社会的政治需要 ,把封建伦理道德与礼法制度由外在规范变成内在于人 ,并将其与“自然之天”完全结合的过程。
何丽野
关键词:阴阳思想宇宙观言意封建伦理道德日常语言
马克思的游戏、语言和“用法”被引量:1
2009年
后现代对现代性的批判有一个"语用关系"的轴线。语言实现了从"指称论"到"游戏说"的转变,这个转变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有特殊的意义。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通常从哲学纯学术的角度着眼。然而,马克思实际从事的是社会批判和改造社会的斗争,游戏的性质的不同,造成马克思语言的"用法"也不同。我们应当从马克思所从事的这三者统一的游戏中去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和语言,并由此拓展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研究。
何丽野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
象的思维:说不可说——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方法论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认为 ,“象”的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以“象”来把握“存在” ,并以对“象”的解说来把握存在本质的方式。“象”的思维不同于一般的形象思维 ,它的产生源于本体论之“说不可说”。它所给出的“象”不同于一般的事物形象。它通过“象”所给出的存在本质也不同于抽象思维所给出的本质。“象”的思维不仅存在于哲学 ,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相比于西方哲学“是”的思维 ,“象”的思维诚然有自己的缺点 ,但也有自己的优点。在今后的时代中 ,“象”的思维应当有自己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何丽野
关键词:形而上学方法论哲学史古代哲学哲学本体论
《周易》卦象的和谐思想——基于“履”、“咸”、“泰”、“恒”四卦象及其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和谐"是《周易》的中心思想。但以往对《周易》和谐思想的研究,多限于《传》中抽象的论述。本文从《易经》的四个卦象"履"、"咸"、"泰"、"恒"入手,分析四卦的卦象和爻象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的逻辑结构及其体用关系。大致说来:"履"(即"礼")、"恒"(即巩固礼法制度)皆为体。从逻辑上说,"履"是前提,"恒"是目的;"咸"、"泰"即上下颠倒以达到相"感"是达到和谐的方法,皆为用。此四卦所表示的社会阶层的和谐思想,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何丽野
关键词:周易卦象
从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语境反思马克思哲学被引量:1
2009年
何丽野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语境斯大林模式
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构物质本体论
1999年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述为物质本体论,不过是重复了旧唯物主义的结论,只是强调了物质世界对人的先在性、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它没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没有显示出马克思主义...
何丽野
关键词:人化自然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本体论自在自然自然存在物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