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治坤 作品数:58 被引量:614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历史地理 更多>>
龙门山地区地貌起伏是否已达动态平衡? 强震对地貌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i)造山运动,对地貌隆升做贡献(e.g.,Bilham et a1.,2001a, b;Meade,2010);ii)剥蚀作用,强震会造成大量山体滑坡、垮塌等对地貌隆升起负作用(e.g.,O... 任治坤 张竹琪 戴福初 尹金辉 张会平西宁盆地浅层滑脱面与地震关系探讨 被引量:3 2008年 滑脱面空间特征的研究可以反映次级浅断裂与区域深断裂之间的构造关系,在西宁盆地中,第三纪地层在NNE向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沿近NW向发生弯曲褶皱变形。利用平衡剖面方法,通过对垂直构造走向的一条剖面进行反演,得到西宁盆地的滑脱面深度在4~5km,并向南倾,与物探资料得到的盆地沉积盖层的底界位置和形态基本相同。因此得出盆地沉积盖层的变形方式以柔皱褶曲为主,并沿沉积盖层底界进行滑脱。同时根据区域地震背景分析,认为在西宁盆地浅滑脱的结构面不具备强震的发震条件。 张军龙 田勤俭 李智敏 任治坤 郝凯关键词:西宁盆地 滑脱面 平衡剖面 铲式逆冲断层的地貌约束:以东天山尤路都斯盆地巴音背斜构造为例 被引量:3 2023年 将地表河流阶地变形特征与运动学模型、地貌年代相结合,可以推测出地下断层几何形态、断层变形量与变形速率.定量限定天山山间盆地不同褶皱冲断带的几何形态、运动学和变形速率是研究天山挤压应变吸收作用的关键.在天山东部的尤路都斯盆地内,开都河横穿巴音背斜构造发育并保存了较为完整的三级河流阶地.通过详细的野外考察发现,处于巴音背斜构造后翼位置的河流阶地具有宽阔、连续和逐渐倾斜的特点,符合通过翼部旋转运动而褶皱变形的铲式逆冲断层模型,其深部根植于平面断层斜坡.基于该运动学模型并结合阶地年代,得到巴音背斜构造下伏断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为(0.35-0.06)~(0.35+0.16)mm/a,地壳缩短速率为(0.23-0.04)~(0.23+0.10)mm/a.对比尤路都斯盆地北部那拉提断裂的构造应变和GPS速率揭示的东天山南北向总地壳缩短速率,认为巴音背斜构造的变形作用占尤路都斯盆地总变形作用的15%~20%,进而容纳了~2%的东天山南北向地壳应变.东天山内部的山间盆地在天山变形量分配中占据重要作用. 武登云 任治坤 吕红华 刘金瑞 雷惊昊 包国栋 张志亮 哈广浩关键词:河流阶地 构造地质学 侧向侵蚀相关的走滑断裂滑动速率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6 2014年 断层滑动速率是活动构造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反映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参数之一.随着测年技术不断发展和测年精度大幅度提高,全新世甚至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的年轻地质体的位错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断层滑动速率计算.用走滑断裂带上地质体实测年龄计算滑动速率,会受到2种因素影响:1)累积位移时间是否与所测地质体年代相符合;2)地质体位移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侵蚀.在利用全新世地质体计算断层滑动速率时,应将侧向侵蚀的影响剔除.因此,文中提出1种计算走滑断层滑动速率的新方法——差值法.走滑断层上河流阶地演化与断层位错分析表明,在阶地拔河高度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阶地拔河高度与年龄按比例进行计算.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计算滑动速率的精度,但是需要至少有3级不同阶地的拔河高度、年龄以及位错信息.若阶地拔河高度近似呈等差排列,即各级阶地上侧向侵蚀量近似相等的情况下,利用高-低阶地累积位错量之差与对应阶地年龄差来计算滑动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述2种因素对滑动速率的影响.应用差值法计算得到阿尔金与昆仑断裂的滑动速率为4.7~ 8.8mm/a,与前人获得的地质学滑动速率、测地学滑动速率、缩短速率以及强震复发周期结果一致. 任治坤 张竹琪 陈涛 王伟涛关键词:全新世 断层滑动速率 差值法 基于GPS速度场研究鄂拉山断裂现今滑动速率和闭锁状态 被引量:11 2020年 鄂拉山断裂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右旋走滑断裂,前人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厘定了其万年尺度的长期滑动速率,但对其现今运动学特征的认识仍不足.本文利用近二十年获取的GPS速度场,以贝叶斯理论作为断层滑动反演的理论框架,采用MCMC(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构建鄂拉山断裂的运动学模型,探讨该断裂的现今震间滑动速率和闭锁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鄂拉山断裂的闭锁深度约为15 km,深部的滑动速率为5.0±1.5 mm·a^-1,反映了断层两侧地壳的整体相对运动速率.尽管当前研究区的GPS观测台站分布相对稀疏,但仍可以探测出断层闭锁状态沿走向的变化.在断层中段,由于几何形态的变化,形成了强闭锁的凹凸体,闭锁系数达到0.6~0.7;断层的南段和北段有明显的蠕滑特征,计算得到的闭锁系数仅为0.2~0.3.进一步计算凹凸体上由于滑动亏损产生的等效地震矩积累率为2.35×10^17 N·m/a,等同于M W5.6地震的能量水平.最后,针对研究区域GPS台站分布稀疏的局限,本研究基于滑动模型的误差最小化准则,给出有限资源条件下的GPS台站优化增设方案. 简慧子 王丽凤 任治坤 龚文瑜 李彦川 刘金瑞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河西走廊西端花海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1 2022年 花海断裂是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阿尔金断裂系北侧花海盆地内的一条活动断裂,对该断裂活动性的认识不仅有助于评估该区的地震危险性,而且对深入理解青藏高原向北扩展过程中块体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遥感解译与地震地质调查表明,花海断裂仅局限于花海盆地内,长度约25 km。断裂走向NNW,南端起自花海镇以南,向北经小泉、大泉、双泉子后穿过山水河,向北逐渐消失在北山山前大型冲积扇前。地貌上,花海断裂南部表现为线性延伸的断层陡坎,北段构成了风成砂丘与冲洪积扇的界线。在断裂北段跨断层陡坎进行了探槽开挖,探槽揭露和光释光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该断裂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的时间距今约5万年,全新世以来没有明显的活动迹象,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结合陡坎位错分析,花海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垂直滑动速率小于0.03 mm/a。区域大地构造动力学背景分析表明,花海断裂是在青藏高原向北扩展作用下盆地内形成的次一级活动断裂,是高原外围块体对青藏高原向外扩展的响应。 哈广浩 朱孟浩 闵伟 任治坤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机载激光雷达扫描揭示海原断裂带微地貌的精细结构 被引量:69 2013年 第四纪地貌体的位错精确测量是活动断裂研究的基础,提高地形数据的分辨率是关键.激光雷达三维扫描(LiDAR)是一种快速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先进有效方法.在我国一条标志性的大型活动断裂——海原断裂带上成功开展了机载激光雷达扫描,覆盖128km的区段,获取了高密度的激光点云数据和达0.5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实现了对海原断裂带的微地貌形态和断层几何的高清晰度三维再现.高密度大范围的三维激光扫描促进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复发规律的精细化研究. 刘静 陈涛 张培震 张会平 郑文俊 任治坤 梁诗明 盛传贞 甘卫军关键词:海原断裂 差分GPS方法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9 2007年 使用差分GPS方法,测量西宁盆地内部各级阶地参数,对比野外阶地特征,探讨区域新构造时期活动特征,以及西宁城市周缘活断层的分布及活动特征。通过这一区域的实践,认为DGPS方法能够快速、精确的获得区域内阶地面的坐标和高程,是确定弱活动或隐伏断裂的可行方法。南川河断裂错断T3、T4、T5阶地,断裂的活动时间为T3阶地形成后,T2级阶地形成前的0.10 Ma B.P.至0.05 Ma B.P.。垂直断距15~20 m,最小垂直活动速率约为0.30mm/a。 张军龙 田勤俭 李智敏 任治坤 郝凯关键词:活断层 阶地 后差分GPS测量则木河断裂地震微地貌特征 被引量:14 2007年 地震微地貌是研究古地震的重要证据。发生在则木河断裂带上的1850年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在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得以保存完好。研究区内地形起伏大,断塞塘、断层陡坎、鼓包等微地震地貌特征明显,在三维视图内可直观反映测量区内的这些地貌特征。利用后差分GPS方法测量断裂活动形成的地震微地貌,水平测量精度可达0.5 m,DEM精度可到一个像元1m,是定量化研究地震微地貌的一种新方法。测量结果表明,大箐梁子顶部七条干沟对应多次古地震事件;大箐梁子顶部鼓包被断裂断错,断塞塘沉积区向南迁移,鼓包最新断错约4 m,大箐村南山坡形成50 cm高断层陡坎。说明大箐梁子一带地震活动性较强,且以挤压构造为主。 任治坤 田勤俭 张军龙关键词:地表破裂带 活动速率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提取活动构造定量参数 被引量:19 2018年 近年来,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快速获取断裂带上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数据已成为1种重要的技术手段。文中首先介绍了1种简单高效且成本较低的新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SfM(Structure from Motion)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作业流程,并选取青海茶卡盆地北缘断裂上1个典型的断错地貌点进行了无人机航空影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最终生成了空间分辨率为6.1cm的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点云密度高达273点/m^2,覆盖面积达0.463km^2。其次,利用地形剖面分析方法提取了平行于断层方向的地形剖面和坡度剖面等数据,结合基于DEM生成的等高线图和坡度图,对复杂的多级地貌面进行了精细的解译和定量研究。最后,基于地貌精细解译的结果,通过DEM提取的地形剖面数据确定了T_1—T_3阶地的垂直位移分别为(1.01±0.06)m、(1.37±0.13)m和(3.10±0.11)m,T_4和T_5阶地垂直位移的下限分别为(3.77±0.14)m和(5.46±0.26)m,获取了通过传统遥感影像难以直接获得的垂直位移信息,展示了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艾明 毕海芸 郑文俊 尹金辉 袁道阳 任治坤 陈干 刘金瑞关键词:无人机 摄影测量技术 DEM 断错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