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毅

作品数:37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建筑科学
  • 7篇水利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污染
  • 9篇纳米
  • 6篇纳米SIO2
  • 5篇石英砂
  • 5篇微污染
  • 5篇污染物
  • 5篇纳米SIO
  • 4篇助凝
  • 4篇滤料
  • 4篇混凝
  • 4篇供水
  • 4篇城市
  • 3篇絮凝
  • 3篇十二烷基硫酸...
  • 3篇水处理
  • 3篇酸钠
  • 3篇活性炭
  • 3篇粉末活性炭
  • 3篇改性
  • 3篇改性石英砂

机构

  • 28篇广东工业大学
  • 18篇中水珠江规划...
  • 3篇水利部珠江水...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国市政工程...
  • 1篇深圳市开天源...

作者

  • 34篇任毅
  • 20篇李冬梅
  • 7篇阮彩群
  • 6篇黄辉
  • 6篇周倩倩
  • 5篇刘春柳
  • 4篇蒋树贤
  • 4篇王和平
  • 3篇王贤平
  • 3篇李绍秀
  • 3篇梅胜
  • 3篇何娜
  • 2篇叶挺进
  • 2篇肖许沐
  • 2篇韩妮妮
  • 2篇刘贝
  • 2篇杨翾
  • 2篇李国浩
  • 2篇谢海旗
  • 1篇杜青平

传媒

  • 3篇人民珠江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水利规划与设...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净水技术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水利技术监督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水利发展研究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力条件对混凝处理含表面活性剂原水的影响
2010年
以含1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浊度为20NTU的高岭土悬浊液为研究对象,投加聚合铝(PAC)进行强化混凝实验,结果表明:PAC的最佳投药量为30~40mg/L,偏碱性条件有利于浊度去除,而偏酸性条件SDBS去除率较高;混合阶段搅拌速度对SDBS去除率影响显著,G=265 s^(-1),T=30 s,而絮凝阶段搅拌时间是影响浊度去除的主要因素,G=23 s^(-1),T=25 min。这时余浊低于0.5 NTU,SDBS去除率达56%,絮体大而密实,不易破碎,分维值较高。纳米SiO_2能进一步改善最优水力条件下PAC的强化混凝效果,SDBS去除率可高于70%。
阮彩群李冬梅任毅
关键词:强化混凝微污染水力条件
饶平县第二水厂三期扩建工艺设计被引量:3
2020年
文章分析饶平县第二水厂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上移取水口降低原水水质安全隐患、优化混合与消毒方式补齐净水工艺短板、新增排泥水处理装置设施达到环保要求。同时,介绍了第二水厂原地扩建的工艺流程与总体布置,并设计了净水处理与排泥水处理的相关工艺参数与设备配置方案。
任毅陈志铎
关键词:水厂扩建排泥水处理设计特点
南方城区某优质水厂供水量与耗电量关系预测模型
2016年
目前,关于水厂供水量与耗电量关系的定量研究较少。对此,以南方某优质水厂2012~2014年供水量和耗电量生产数据为基础,引入季节指数平滑法改进传统灰色模型,预测具有季节性周期变化的月生产数据,分别建立了出水泵耗电量、净水工艺耗电量、综合楼耗电量以及优质水厂出水泵供水量的季节-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四个模型精度较高且稳定性较好,对应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6.18%、4.82%、4.46%、6.12%,相对误差的方差分别为0.05、0.04、0.03、0.03。引入表示供水量与耗电量之间关系的特征参数即能量强度,结合各模型的计算结果预测优质水厂能量强度,建立了能量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真实数据吻合良好,平均绝对误差为4.49%,相对误差的方差为0.03。结研究果可为优质水厂日后设备维护、更新及未来水厂二期建设提供依据。
梅胜袁林李冬梅黄明珠刘贝任毅
关键词:供水量耗电量
纳米SiO_2对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微污染原水的助凝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以含微污染有机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高岭土悬浊液为研究对象,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与纳米SiO2,借助在线显微摄像技术与分形理论,探讨了纳米SiO2作为水处理剂的絮凝作用、助凝效果以及形态学特性.结果表明:①PAC与纳米Si02单独使用时,PAC对无机高岭土颗粒去除效果好;而纳米SiO2对去除SDBS有利.②仅投加PAC,当pH为10时,SDBS去除率低于4%;当pH为5-6时,SDBS去除率可达50%.③不同pH下将纳米SiO:与PAC联用,SDBS去除率显著提高;以纳米SiO2为助凝剂,偏酸性环境有利于SDBS的去除,当pH为5时,SDBS去除率可达75%.④中性条件下,在PAC与纳米SiO2投加量比值为3时,纳米SiO2的助凝效果最优;纳米SiO2宜在投加PAC后40s时加入,絮体粒径大、结构强大、沉降性能好、分形维数值大、剩余浊度低,SDBS去除率高.
李冬梅任毅刘春柳李绍秀黄辉
关键词:强化絮凝微污染助凝
呼和浩特市大排水系统的构建规划与评估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综合研究呼和浩特市大排水系统的构建规划及控制措施,并对大排水系统在应对城市内涝灾害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总超标雨水量采用芝加哥降雨过程线水力模型法计算,呼和浩特市H排水分区的总超标雨水量为13.69万m3,通过超标雨水量积水程度判定,该区雨水子系统,有12个为内涝低风险区域,13个为内涝中风险区域,还有8个为内涝高风险区域,中、高风险区域的21个雨水子系统不达标,应构建大排水系统,采取调蓄、设置行泄通道等综合控制措施,以保持排水通畅;优先采用临时雨水调蓄控制措施,呼和浩特市H排水分区子系统内涝风险有1个从中降至低,1个从高降至中,其次采用单独设置道路行泄通道,有13个内涝中风险区域的设计重现期可实现50年一遇,采用道路行泄通道结合专用雨水调蓄辅助设施,7个内涝高风险区域的超标雨水量显著下降,内涝风险由高降至中,设计重现期实现50年一遇;大排水系统的构建规划与控制措施,可以使呼和浩特市H排水系统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全部达到50年一遇的目标,能有效提高该区抵御内涝灾害的能力。
任毅周倩倩李冬梅戴力群翁映标高琳游锦敏韩妮妮
关键词:城市内涝调蓄
氧化石墨烯-铁氧化物改性石英砂表面性能表征及其对腐殖酸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普通石英砂(RQS)滤料对腐殖酸(HA)的去除能力非常有限。以三氯化铁与氧化石墨烯(GO)为改性剂,对RQS进行改性,得到氧化石墨烯-铁氧化物改性石英砂(GO-IOCS),研究其吸附特性,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GO-IOCS对初始质量浓度低于5mg/L的HA溶液,吸附去除率高达98.57%,约为RQS的5倍;(2)GO-IOCS表面负载均匀密集的颗粒,且具有利于吸附的大量官能团(如-OH、C-O、C=O、Fe-O-C等);(3)GO-IOCS和RQS对HA的吸附动力学特性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前者对HA的吸附速率约为后者的3倍;(4)GO-IOCS对HA的吸附除了静电作用外,还包括离子交换作用。
李冬梅冯俊辉黄明珠黄俊任毅蒋树贤杜青平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三氯化铁改性石英砂
混凝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水力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以含1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20 NTU高岭土悬浊液为研究对象,投加聚合铝PAC进行强化混凝实验,探讨了水力条件对含SDBS废水处理效果及其混凝形态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偏碱性条件有利于浊度去除,而偏酸性条件下SDBS去除率较高;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废水余浊低,表面活性剂去除率较高,絮体大而密实,不易破碎,分维值较高;助凝剂纳米SiO2能进一步改善最优水力条件下PAC的强化混凝效果。
阮彩群李冬梅任毅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废水混凝水力条件纳米SIO2
高校实验人员工作模式、考核机制及其效益的探索被引量:3
2009年
介绍我国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工作模式、考核机制及其效益探索的新观点。
阮彩群任毅
关键词:高校实验人员
一种新型金属氧化物铁铜复合改性石英砂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金属氧化物铁铜复合改性石英砂滤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是以三氯化铁和硫酸铜为改性剂,同时采用微波技术对石英砂进行改性,制备得到金属氧化物铁铜复合改性石英砂滤料。本发明制备的改性石英砂滤料能够有效吸附...
李冬梅杨翾王逸之李国浩任毅刘贝梅胜
文献传递
建筑废弃料对改良土壤蓄渗效果的试验及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解决我国华南地区土壤质地黏重、渗透性能极差,无法及时排干随着不透水路面剧增而增长的城市径流雨水的问题,依据生物滞留池典型构造原理制备实验室自制滤柱装置,通过测试不同重现期下滤柱装置的下渗曲线,以评估不同粒径级配的建筑废弃料对土壤蓄渗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符合华南地区土壤特征和降雨条件的最优建筑废弃料粒径级配为5~9mm,且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蓄渗改良效果更为明显,产渗流时间也显著提前;在SWMM中构建LID生物滞留池模块,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模型率定,可为生物滞留池提供合理设定参数。研究成果拓展了建筑废弃料在低影响开发措施中的应用,以期为华南地区大规模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土壤蓄渗改造提供科学参考和评估工具。
周倩倩李阿婷饶宇锐任毅王和平
关键词:径流调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