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仪德刚

作品数:80 被引量:176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1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历史地理
  • 8篇文化科学
  • 8篇理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1篇蒙古族
  • 11篇古族
  • 8篇技术创新
  • 6篇知识
  • 6篇情报
  • 5篇竞争情报
  • 5篇技术竞争情报
  • 5篇弓箭
  • 4篇新中国
  • 4篇译著
  • 4篇食品
  • 4篇晚清
  • 4篇路线图
  • 4篇考释
  • 4篇机器人
  • 4篇技术路线图
  • 3篇元代
  • 3篇制造业
  • 3篇装备制造业
  • 3篇自主创新

机构

  • 68篇内蒙古师范大...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内蒙古建筑职...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呼和浩特职业...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长沙长泰机器...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科技部
  • 1篇广东省科学技...
  • 1篇中国科技交流...

作者

  • 76篇仪德刚
  • 16篇王猛
  • 8篇赵新力
  • 7篇齐中英
  • 7篇武月清
  • 3篇薄芳珍
  • 3篇李海静
  • 3篇张昕妍
  • 2篇张阳阳
  • 2篇杨漾
  • 1篇陈峰
  • 1篇罗秀豪
  • 1篇郭世荣
  • 1篇尹晓冬
  • 1篇张帅
  • 1篇赵俊杰
  • 1篇赵筱媛
  • 1篇关晓武
  • 1篇付邦红
  • 1篇郑彦宁

传媒

  • 10篇内蒙古师范大...
  • 9篇广西民族大学...
  • 6篇科技管理研究
  • 4篇农业考古
  • 3篇力学与实践
  • 3篇自然辩证法通...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美食研究
  • 2篇中国软科学
  • 2篇科技和产业
  • 2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工程研究(跨...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情报学报
  • 1篇中国科技史料
  • 1篇党的文献
  • 1篇前沿
  • 1篇科技与企业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13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工记》之“成规法”辨析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角弓制作与习射实践,发现《考工记》"弓人为人"里的"合九而成规"(即"成规法")可以重新解读,认为其意并非9张角弓在上弦时首尾相接组成一个整圆,按郑玄及贾公彦的注释可以推理出其本意是指在角弓下弦后的反曲状态,但依据这些注释所给的数量关系和实际效果相比较,发现这种后人的注释仍有不切实际的内容.因此推断《考工记》中的"成规法"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用以界定天子、诸侯和士兵的一种礼制规范.
仪德刚
关键词:考工记礼制
中国古代计量“功”的方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2016年
对中国古代算书中关于运输劳费计量和徭役分派的算题,和以《营造法式》为主的古代建筑营造文献中关于搬载运输功限定额的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古人对搬运活动中的"功"的计量与今日物理中做功的计算相当,在计量对象、自变量的选取,以及对自变量间定量关系的处理上是一致的.但因中国古代对"力"以及"功"的抽象描述尚不成熟,致使这样的计量方法仅限于相同搬载运输方式下劳动量大小的定量比较.此外,工程营造实践中对于"功"的计量的诸多细节考量和对计量原理的调整,反映出中国古代的做功计量带有显著的经验特征.
张阳阳仪德刚
北京“聚元号”弓箭制作方法的调查被引量:12
2003年
"聚元号"弓箭铺是清朝末年北京东四大街"弓箭大院"里十七家弓箭铺之一,且是目前所知北京惟一完整保存传统制作工艺的弓箭铺。"聚元号"弓是以猪皮熬制的胶把水牛角、竹子、牛筋等材料粘制成一体的传统反曲弓,其形制属于清代满族弓,具有弓较大的特征。现今传统弓箭制作行业已经退出了市场,但今年七十多岁的"聚元号"经营者杨文通师傅在家里亲传手艺给他的三儿子杨福喜,使这种手艺得以保存。
仪德刚张柏春
关键词:清朝末年
蒙古族奶茶制作工艺考释及其现代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奶茶是蒙古族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传统饮料,在蒙古族生活、生产过程中有着悠久历史,其传统制作工艺已经相当完善成熟。根据文献资料,对蒙古族奶茶制作技艺形成的历史时期及蒙古族饮茶的起源时间进行了辨析。通过实地调查,对当前草原牧民掌握的传统奶茶制作工艺流程及具体制作技术进行了有效记录,并对当前蒙古族饮用奶茶过程中呈现出的茶文化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王猛仪德刚
关键词:蒙古族奶茶茶文化
传统马头琴配制电子拾音器技艺调查
2019年
20世纪60年代以来,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经过一系列工艺和演奏上的改革,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现代品格的标准化民族乐器.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马头琴的制作技艺,记录加装电子拾音器的马头琴的制作技艺,及时了解当下马头琴制作工艺新变化,对比其与传统马头琴、木面马头琴制作工艺的差别,以突出其工艺创新.“电马头琴”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有助于新时代蒙古族文化的推广和弘扬.
刘婷坤胡阿菁仪德刚
从科学计量学的方法看建国以来党的科技理论与政策创新
文章用统计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共产党自建国以来的科技理论、科技政策的形成及创新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证。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执政的三个时间段,从新中国科技理论、政策的初创、形成、创新、延迟等发展规律,看科技理论、政策对中国...
仪德刚赵新力
关键词:统计分析中国共产党
苏联专家援建包头钢铁公司考略
2021年
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是“一五”时期苏联重点援助钢铁项目之一,由苏联黑色冶金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从选址到1号高炉出铁,都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的。基于档案等文献资料对苏联专家从1953年参与包钢筹建到撤走的七年时间所做的具体工作进行了梳理,认为苏联专家援建包钢是包钢得以建立的重要因素,对于苏联钢铁技术向中国的转移起到了关键作用。苏联专家在包钢工作期间帮助包钢推广和采用了新技术,对加快包钢建设速度、节约原材料和国家资金、保证工程质量等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包钢的后期发展打下了基础。
武月清仪德刚
关键词:苏联专家技术援助
杨维:新中国的第一代工程师和包钢的创建者被引量:1
2017年
1953年至1962年间,杨维作为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首任经理,负责包钢的筹建工作,主持、参与了包钢选址、厂区规划、集结人员、培养人才、争取外援等大量工作,带领第一批员工开始大规模建设。通过史料分析,梳理了苏联冶金技术向中国转移期间,杨维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工程师在包钢创建初期所作的贡献。
武月清仪德刚
关键词:冶金史
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与成效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中国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主要是以技术引进为主。尤其是在建国以后,我国经历了五次阶段分明的技术引进高峰期。这些引进的技术为我国开创工业领域、巩固国防、推进产业升级和进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技术创新也正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的。文章对新中国技术引进的五个重要阶段进行了成效分析和对比,提出了新时期提高我国技术引进效率、服务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仪德刚李海静赵新力
关键词:新中国技术引进技术创新
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被引量:4
2011年
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西部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其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历史上曾为开发西部和国防安全做出过重要贡献。目前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基础。总结归纳出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七个历史特点和三条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当今西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六条建议。
杨漾仪德刚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历史经验西部大开发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