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显威
-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泄油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泄油器,包括接箍、中心管、挡套、销钉、上下压帽、连接管、摩擦体和密封件,其特征在于中心管(2)上设置轨道,其上安置销钉(4)和上下压帽(5),上压帽(5)的上端连接挡套(3),下端与连接管(6)和摩擦...
- 高建刚卜凡俭杜丙国王天正付显威纪新智
- 文献传递
- 覆膜砂防砂工艺中钻塞钻头的改进
- 2003年
- 覆膜砂防砂施工过程中,填砂施工和钻塞施工一直采用两趟管柱分别完成。但是通过对单面刮刀钻头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因素在钻进过程中的影响程度,对原钻头进行大胆改进,设计出集注砂和钻塞于一体的大水眼防砂钻头。用改进后的钻头进行施工,既可提高施工质量,又可以实现简化工艺、缩短周期、降本增效的目的。
- 彭建光卜凡俭付显威
- 关键词:钻塞破岩钻头
- 一种应用连续抽油杆机械切割卡管的工艺方法
- 本发明涉及油井修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连续抽油杆机械切割卡管的工艺方法,包括五个步骤:一是在井口安装防喷器;二是利用连续抽油杆作业设备把连续抽油杆和通径规放入油井进行一遍通井工序;三是通井工序结束后,提出通井工具;四...
- 付显威叶明王嘉敏蒋泽伟徐光明王继飞周磊周宏斌张荣文王宁波李志响
- 文献传递
- 考虑位置随机性的固体颗粒起动临界流速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水平井钻井、砾石充填及冲砂等作业都涉及到固液两相流动的固体颗粒起动问题。液流作用下颗粒的起动与其在床面上的沉没位置有关,沉没位置的随机性导致颗粒起动的随机性。引入颗粒无因次沉没度随机变量,将其概率密度视为均匀分布,考虑颗粒重力、水流推力、上举力、水柱静压力和粒间粘结力以及各力臂与沉没度的关系,通过力矩平衡分析,建立了考虑颗粒起动随机性的临界流速公式。结合无因次沉没度的概率分布函数,在临界流速与颗粒起动标准之间建立了定量关系,为一定颗粒起动标准下的临界流速计算提供了实用公式。用得出的公式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0.001~10mm粒径范围内两者吻合较好。
- 赵东伟董长银张琪付显威
- 关键词:临界流速沉没度砾石充填水平井钻井静压力概率密度
- 空化初生研究综述被引量:17
- 2006年
- 空化初生历来就是水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国内外空化及空化初生的判断标准及方法、影响因素(气核含量及分布、粘性、压强分布、来流紊流度、表面张力、流体介质等)以及对空化初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 王福霞赵丽付显威宋学燕侯春玉
- 关键词:影响因素流场
- 油管丝扣清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工业使用的油管丝扣清洗装置,用于油田修井作业现场对油管丝扣的清洗,以保证下井油管的清洁。本实用新型有外扣清洗装置和内扣清洗装置,用于清洗油管外丝扣的装置,其外扣清洗刷连接安装在清洗体与压帽之间。用...
- 孙永壮王应新李德林杜丙国王维东吕凤平付显威
- 文献传递
- 试压阀总成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压阀总成,包括阀体(2)、阀球(1)、阀座(3)和接头,其阀体(2)一端与接头(5)相连,阀座(3)设置于阀体(2)的内腔,座在接头(5)的上端,阀球(1)与阀座(3)相接触,构成密封幅。本实用新型...
- 高建刚杜丙国付显威邵宣涛苏兴贵李晓海
- 文献传递
- 采油井下整体式桥阀
- 一种采油井下整体式桥阀,由阀座、滤套、凡尔罩、阀盖、凡尔球、球座、阀盖密封环、球座密封环、螺钉组成,本实用新型呈圆筒形,在阀座上部设有公螺纹,上内部设有球座,凡尔球坐在球座上,球被与阀座螺纹相连的凡尔罩所限位,在阀座中部...
- 张峻王利军袁谋郝兴马俊生付显威张万泉尹文军
- 文献传递
- 新型旋转油管泄油器的研制被引量:7
- 2003年
- 针对传统泄油器现场使用存在的缺点 ,研制了新型旋转油管泄油器。新型旋转油管泄油器主要由中心管总成、换向总成、摩擦总成和密封泄油总成组成 ,与传统泄油器相比 ,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和成本低等特点 ,并且能够有效地消除管内下入工具对泄油器正常使用的影响 ,同时可根据施工需要 ,反复实现开启与关闭的转换。现场应用表明 ,该工具使用范围广 ,可靠性强 ,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场技术难点。
- 杜丙国付显威
- 关键词:有杆抽油泵技术指标封隔器石油机械
- 高压水射流破岩比能演化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采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和岩石动态损伤模型,在对高压水射流破岩过程模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射流破岩比能演化机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冲射流载荷的衰减阶段,由于岩石卸载的阻力较小,卸载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利用较为充分,使得脉冲射流的破岩比能明显小于连续射流;因为旋转射流的每一质点均具有三维速度,易于在岩石表面形成拉伸和剪切破坏。且回流的干扰较少,提高了射流的能量利用率,使得破岩比能也明显低于连续射流,且随着切向速度与轴向速度比值的增大,旋转射流破岩比能逐渐减小。
- 倪红坚王瑞和韩来聚付显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