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振宇

作品数:18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6篇颅内
  • 4篇动脉瘤
  • 4篇神经导航
  • 3篇血管
  • 3篇外科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减压术
  • 3篇出血
  • 2篇电生理
  • 2篇电生理监测
  • 2篇动脉
  • 2篇入路
  • 2篇三氧
  • 2篇三氧化二砷
  • 2篇神经电
  • 2篇神经电生理
  • 2篇神经电生理监...
  • 2篇切除

机构

  • 17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大庆龙南医院

作者

  • 17篇付振宇
  • 11篇肖玉强
  • 9篇王晓民
  • 7篇赵江
  • 6篇唐海涛
  • 5篇鲁春鹤
  • 5篇曹振宇
  • 5篇王玉春
  • 3篇王凯
  • 2篇郄福忠
  • 2篇陈岩
  • 2篇王智
  • 2篇杨冬梅
  • 2篇张良玉
  • 2篇张磊
  • 1篇邢立举
  • 1篇付立旗
  • 1篇彭玲波
  • 1篇刘波
  • 1篇孙希明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4例颅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2006年
一、资料与方法 2002-2006年1月手术治疗74例颅底脑膜瘤,男性31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13~76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其中起源于内侧型蝶骨嵴和前床突的35例,起源于鞍隔、鞍结节的19例,起源于鞍旁、海绵窦的9例。岩斜区脑膜瘤11例。临床主要表现包括:颅神经功能障碍,如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球运动障碍,面部麻木,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头痛;感觉、运动障碍;癫痫;本组患者中有2例无临床症状,在体检中发现病变。全部病例均行MRI检查,本组资料中肿瘤最大径为2.0~10.0cm,其中直径大于3.0cm的53例。全部病例均在术前应用神经导航技术模拟个体化的手术入路,在全麻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
肖玉强付振宇
关键词:颅底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眼球运动障碍岩斜区脑膜瘤神经导航技术显微手术切除
高龄病人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目前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三叉神经痛,应用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是对于高龄病人,由于考虑到是否能耐受手术的原因,也经常选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本文拟对75岁以上的高龄三叉神经痛病人施行微血管减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作者对从2000年6月~2003年12月期间25例患有三叉神经痛的高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并且对这些病人进行了电话随访。本组病人平均年龄为79.4岁(75~88岁),所有病人都接受了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对照组为平均年龄为42.3岁(17~50岁)的病人。结果在两组中初始疼痛有96%的病人得到缓解。没有手术死亡率。平均随访时间为44~52个月。老年组和对照组分别的疼痛缓解率为78%和72%,不再需要药物治疗(P=0.74)。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对于老年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的经验表明微血管减压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年轻组无明显差异。
付振宇赵江王晓民郄福忠肖玉强
关键词: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高龄病人手术死亡率疼痛缓解率
神经导航显微外科治疗颅底中央区脑膜瘤(附35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应用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进行显微外科治疗的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针对不同类型的颅底中央区脑膜瘤,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设计个体化的手术入路,术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避免损伤重要结构,进行有效的肿瘤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包括动眼神经麻痹1例,脑内血肿1例(行血肿清除术后恢复良好),脑脊液漏1例,颅内感染1例。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2年,次全切除者中复发2例。结论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设计个体化的手术入路,术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精细操作,颅底中央区脑膜瘤大多可以获得成功的手术切除。
肖玉强付振宇王智
关键词:神经导航颅底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
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丘脑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检测下脑室外引流对重型丘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1例重型丘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组(n=22)与手术组(n=29)。非手术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术组在非手术组治疗基础上在全身麻醉下行侧脑室型颅内压检测下额角穿刺引流术,血肿破入侧脑室且侧脑室铸型的行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机械通气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情况。结果手术组患者病死率13.8%(4/29),明显低于非手术组的40.9%(9/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组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7例(31.8%),行气管切开5例(22.7%);手术组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8例(27.6%),行气管切开6例(20.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DL分级比较,非手术组患者Ⅰ级0例,Ⅱ级3例(13.6%),Ⅲ级3例(13.6%),Ⅳ级4例(18.3%),Ⅴ级3例(13.6%);手术组患者Ⅰ级2例(6.9%),Ⅱ级5例(17.3%),Ⅲ级9例(31.0%),Ⅳ级7例(24.1%),Ⅴ级2例(6.9%),手术组分级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内压检测下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丘脑出血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鲁春鹤付振宇宋宏伟崔岩陈昌刚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脑室外引流
神经生理监测在介入治疗合并动脉狭窄或痉挛的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通过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治疗合并血管痉挛或狭窄的颅内动脉瘤来讨论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28例患者在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时出现波形变化,并对神经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中患者电生理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及时调整,如扩容、提高血压、解痉甚至暂时停止手术进程等措施,使术者顺利完成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将手术并发症减至最小。结果28例患者中术前有10例狭窄,18例血管痉挛。术中由于载瘤动脉狭窄,有4例患者神经电生理波形出现明显下降,在18例血管痉挛的患者中,有14例出现波形下降50%,给予及时扩容、提高血压、解痉甚至暂时停止手术进程等措施,所有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波形均恢复正常。术后3例患者遗留神经功能缺损,随访72h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治疗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唐海涛赵江鲁春鹤王晓民王玉春付振宇范春红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测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治疗血管痉挛血管狭窄
神经导航引导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附17例报告)被引量:10
2006年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在神经导航引导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17例,术后常规行放射治疗,定期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肖玉强付振宇
关键词: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神经导航单鼻孔
颅内外血管搭桥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付振宇肖玉强
关键词: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缺血性卒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缺血性疾病病理生理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颞叶沟回疝的显微减压手术治疗
2008年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与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手术治疗公认的方法首先考虑切除引起占位效应的病变.而关于去骨瓣减压尚存在争议:其他保守方法则包括过度换气、渗透性利尿剂、脑脊液引流和巴比妥冬眠疗法等。通过对颞叶直接的切除手术.能够使动眼神经减压,中脑、大脑后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得到充分减压.从而改善病人的预后。目前.此项手术国内开展的不多.且大都是在肉眼直视下开展。本研究应用显微手术技术施行选择性颞叶切除.力求挽救病人的生命、保留功能。
付振宇曹振宇赵江王晓民肖玉强
关键词: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显微减压术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切除中央区附近动静脉畸形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观察神经导航系统对中央区附近动静脉畸形手术定位的意义。方法在神经导航下完成12例中央沟附近的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结果导航系统对12例患者的定位误差为0.9~2.0mm,平均1.4mm。对全部血管畸形进行了全切。手术未对患者重要神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结论借助神经导航系统可明显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王晓民杨冬梅赵江王玉春付振宇朴庆华尚晓琳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神经导航系统切除手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出血发生率的评估被引量:2
2005年
王晓民杨冬梅付立旗邢立举付振宇王青
关键词:分流术后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实质出血成人患者并发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